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春秋時期的三家分晉是哪三家?三家分晉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資治通鑑》記載,韓、趙、魏三家本為晉國卿大夫,各自佔據一方,逐漸成為割據稱王的諸侯,戰國七雄自此現出雛形。大夫稱諸侯反映出彼時社會的巨大變化,標誌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已經日趨成熟。

韓康子、趙襄子、魏桓子原本是晉國的卿大夫,後來擁兵自重,勢力漸大,以致最終取代晉國公室,各自獨立為諸侯。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同時它也成為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標誌著歷史進入了兵戈擾攘、殺伐不斷的戰國時期。而晉則是春秋末期公室與私家之間展開激烈較量與鬥爭的必然結果。

史載,晉中期以來,卿位一直由19個卿大夫家族所佔據,他們不僅高居卿位,同時又手握軍權,大都是擁兵自重的高階將領。這19家世卿世祿的大夫之家在晉國掌控著軍、政、財大權,勢力日益膨脹,尾大不掉,並開始為爭權奪利而相互攻伐、兼併,到春秋晚期,只剩韓、趙、範、魏、中行、智氏六家實力最雄厚的卿大夫家族,這就是《史記》中所說的“六卿”。

周敬王二十七年(前493年),範氏、中行氏聯合鄭氏 , 發動了針對韓、趙、魏三家的戰爭 。趙大夫趙簡子在誓師動員時釋出命令,承諾凡是在戰鬥中立下軍功者,上大夫賞賜一縣之地,下大夫賞賜一郡之地,士賞地10萬畝,庶民以及商人(古人輕視工商業者)可以晉升為士,奴隸則可以獲得自由,成為庶人。經此激勵,韓、趙、魏聯軍士氣高昂,人人奮勇殺敵,大破範、中行、鄭三家軍隊,終於大獲全勝。

周敬王三十年(前490年),範氏、中行氏慘敗後,逃出了晉國。趙簡子乘勢將邯鄲據為己有,其餘地區則為晉國公室所有。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5年),智、韓、趙、魏四家欲聯手瓜分原先範氏、中行氏的屬地,晉出公不同意,四家便合兵擊晉,趕跑了晉出公,勢力最大的智伯另立晉哀公為傀儡諸侯王,自己掌控了政權,又出兵吞併了原屬範氏、中行氏的土地。從此,智、韓、趙、魏四家成為晉國最強大的四支力量。

周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智伯率三家聯軍大舉攻趙。他自己為中軍,韓軍為右路,魏軍為左路,兵分三路直撲趙氏而來。

趙襄子雖然謀勇出眾,但畢竟寡不敵眾,於是率軍退守晉陽,並以此為根據地與三家對抗。晉陽是趙氏的舊有封地,趙家在此經營已久,又經過能吏尹鐸的有效治理,民心歸附,非常支援趙襄子,這對趙軍長期堅守也是極為有利的。

趙襄子苦思對策,突然心生一計。他派相國張孟乘夜黑偷偷縋城而出,設法分化智、韓、魏三家聯盟。張孟潛入韓、魏大營,對韓康子和魏桓子說:智伯這人刻薄寡恩且貪得無厭,唇亡齒寒,假如滅掉了趙氏,那麼滅亡的命運馬上就會就會降臨到你們的頭上了。早前韓、魏被迫獻出土地人口,如今又被迫出兵參戰,早已萬分不情願,又見智伯專橫跋扈,也很擔心他滅趙後會將矛頭對準自己。為了自身利益,韓康子與魏桓子決心背叛智伯,與晉陽城裡的趙襄子聯合作戰。雙方約好日期,在某夜引水反攻智伯軍營,大水洶湧而來,迅速將智伯的軍營淹沒,智軍猝不及防,溺死者無數,倉惶間,智伯劃一艘小船逃跑,被從城中衝出的趙襄子截獲擒殺。趙襄子乘勝滅掉了智氏一族,並依約與韓、魏兩家平分了智氏的封地與人口,並分別建立了獨立的政權。

週考王三年(前438年),晉哀公病歿,晉幽公即位。此時的晉國已經衰弱異常,晉君無力轄制趙、韓、魏三位卿大夫,對其畏之如虎,反而向三家行朝拜禮。韓、趙、魏乾脆毫不客氣地肢解並瓜分了晉國的土地,只把絳城和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做棲身之所。

這就是“三家分晉”之由來。

此後,韓、趙、魏被史家稱為“三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國。《史記》記載,到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韓哀侯、趙敬侯、魏武侯聯手滅掉了晉國,並徹底瓜分了晉國的全部土地,還把當時的晉國國君晉靜公貶為庶民,逐出絳城。此後,春秋五霸排第二的晉國名實俱亡,完全為韓、趙、魏三家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