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圍觀】百年古建築是如何防水的?看看古代的防水工程是怎麼做的?

在當代社會,房屋漏水是一件很不稀奇的事情。特別是每逢遭遇持續性暴雨,小居室的外牆估計又要開始滲水了,下班回去陽臺一準溼漉漉的,更可怕的是潮溼、發黴麻煩接踵而至。那些上了年紀的樓宇、老房子防水、防潮的問題更是讓人無處躲避。這不禁讓人思考那些屹立不倒百年古建築都是怎麼防水的呢?

1、六百年防水看故宮

按理說,傳統建築多數使用木料製作骨架,木料經水易腐蝕。北京城夏季雨水這麼多,古代匠人又是如何讓皇宮建築防水防雨的呢?

我們從上往下看,先看屋頂。

故宮的屋頂一眼望過去全是金光閃閃的琉璃瓦片,琉璃瓦表面有層釉質,不滲水漏水。而且屋脊兩側的坡度超過60°,而在簷部的坡度不足30°,利用陡坡使水急下,再巧用慣性衝出簷外。除了瓦這種材料,屋頂鋪瓦的工藝也很講究。

在房屋的木結構框架架好之後,檁條上有椽子,椽子上要鋪一層木板,這叫望板。望板上面還要鋪十幾二十釐米的黏土與秸稈的混合物,這叫泥背。最後才鋪瓦,而且瓦也不止一層,重重疊疊摞在一起。望板、泥背、瓦,每一層都能起到防水保溫的作用。

接下來看建築的結構材料——木支架。

木支架是古建築裡面的重要承重結構,不過,它也是怕日曬雨淋,如果雨水順著縫隙進入,容易腐爛。所以,中國建築很早就在木材上塗漆和桐油的辦法,既防水又能起到加固效果。高等級的建築還要加一層麻,塗幾層灰,最後上漆。經過這一系列保護措施之後,木柱固若金湯。

最後說說故宮的排水設施。

古建築的地基長期泡在雨水裡,很容易傾塌,所以排水非常重要。故宮的排水有明暗兩套系統,明排水就是透過各種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邊河中;暗排是透過地下排水道將水排到河裡。

故宮宮殿建築故宮地下有縱橫交錯的排水溝渠,分為南北向乾溝、東西向支線、涵洞、溝眼等系統。雨水透過地面的溝眼、錢眼,流淌進暗溝,依次進入東西向支線,再彙集到南北向乾溝,流入內金水河,最後匯入護城河。

當然,地勢高也是一個原因。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故宮就順應了這個走勢。整體上北高南低,保證城裡的水從北向南進入城外金水河,最終匯入整個城市的蓄水排水系統。

2、從千年古鎮古村落看江南民居防水

江南多雨,炎熱潮溼。為了房屋防水防潮,古人也是下足了功夫。

一是外牆上,使用不怕水浸,永久性強的磚牆建築,並在磚外刷白石灰。這樣既能防潮防蟲又能與水系地域綠色環境相互映襯,形成一種淡雅的美,就是大家看到的白牆黑瓦,小橋流水。

二是房屋結構上,多采用“四水歸堂”式。以傳統的“間”為基本單元,房屋開間多為奇數,一般三間或五間。每間面闊3~4米,居室牆壁高,開間大,前後門貫通,便於通風換氣。牆底部常砌片石,室內地面也鋪石板,一般底層是磚結構,上層是木結構,人多居住在樓上。各單體建築之間以廊相連,和院牆一起,圍成封閉式院落,為了利於通風,多在院牆上開漏窗,房屋也前後開窗。

三是排水通道上,充分利用江南河網密佈的特點,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比如,同裡古鎮,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線。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古鎮周莊水道可以直接通到宅院,主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上船。而在靠山臨水的安徽黟縣盧村,民宅依溪而建,小溪從上而下,貫穿整個村落,至村南匯入村外小河。

不難看出,我們的祖先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建築防水經驗,形成了“以排為主,以防為輔”,“多道設防,剛柔並濟”,“因地制宜,就地選材”等建築防水設計理念,加上對選材嚴苛,對施工質量嚴格控制,竣工後的屋宇數百年不漏。唐、宋、遼建築千年未翻修亦不漏,簡直是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