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帝王,一個出身貧困家庭,為了吃飽活下去

導讀:縱觀中國五千年華夏文明史,有名有姓的帝王有500多位,要是評選出一位最富傳奇色彩的帝王,那第一名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屬。一個出身貧困家庭的窮小子,自幼父母雙亡,為了吃飽飯活下去,朱元璋當過和尚要過飯,後來參加了起義軍,憑藉知人善任的本事,最後竟然一統江山成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便效仿前代帝王,開始尋找風水寶地,為自己修建陵墓,最終朱元璋看上了南京東郊的紫金山。根據《明史》記載,明孝陵從洪武十四年(1381)就開始修建,直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前後一共修建了17年之久。但按照民間傳說,明孝陵裡面埋葬的只有馬皇后一人,朱元璋的屍骨並不在明孝陵的地宮之中。

在南京城流傳這一句兒歌:老頭怕老太,小夥子買表姑娘戴,十三個城門出棺材。第三句兒歌中唱的就是朱元璋下葬時的故事,據說朱元璋在臨死之前,下旨給孫子建文帝,說自己死後,要安排十三支送葬隊伍,同時從南京十三個城門出發,這樣就沒人知道他真身葬在何處了。

當然疑冢的說法只是民間傳說,而正史中記載並沒有疑冢的說法。按照《明史》記載,朱元璋的地宮就在紫金山一處名叫獨龍阜的圓形山包下。考古專家分析,朱元璋是一個將死後看得重於生前的皇帝,從明孝陵宏大的規模就可以看出來,那麼埋在獨龍阜下的地宮一定同樣規模巨大。

由於史書失載,又缺乏必要的工程檔案資料,加之在民間還有朱元璋葬於南京朝天宮或北京萬歲山以及下葬時13個城門出殯等歷史記載和傳說,所以,幾百年來,明孝陵的地下玄宮一直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個謎。

考古專家表示,由於科技手段和法律的規定,明孝陵暫時不能發掘,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但這並沒有難倒考古工作者,他們還是尋找到了一種新的途徑,將明孝陵的地宮狀況和結構基本探察清楚了。

在明朝,皇帝生前居住的地方叫皇宮,死後長眠之地叫陵宮,也稱為神宮。按照明朝喪葬制度,皇帝死後要在陵墓中設定神宮監,負責管理皇帝的陵墓。通常神宮監的位置都在神宮旁邊,也就是緊挨地下的陵墓地宮。所以考古隊要尋找朱元璋地宮的位置,找到神宮監的具體方位是非常重要的。在連續幾年對明孝陵的鑽探研究中,考古隊發現了一處神宮監的遺址。

1999年,考古隊在明孝陵金水橋東側進行鑽探時,發現了一口磚頭砌成的水井,在水井四周發現了磚結構和石構件遺址,有大型柱礎暴露於地表。透過跟已經確定的孝陵別處的磚、石進行對比和比較,研究人員確定該處遺蹟與孝陵屬於同時期的建築。由於該處遺蹟是當時發現的靠近神宮的惟一建築,所以文物工作者猜測該建築很有可能就是神宮監的所在。

既然確定了神宮監的位置,那麼說明地下玄宮應該也在附近。於是考古隊立刻找來地震工程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採用無破壞性的精密磁測技術,並配合地面調查研究,終於揭開了一個隱藏達600餘年的謎團—一—查明瞭明孝陵地下玄宮的位置,確認朱元璋就葬在獨龍阜下數十米處,而且這座地下宮殿儲存完好,排除了過去流傳的地宮被盜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