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武則天墓為何萬人挖不動?千年來無人敢盜?說出來你別不信

但雖然老李不愛她,小李(即唐高宗李治)卻對她愛得死去活來,等到李治繼位之後,便上演了一出“廢王立武”的好戲,即將王皇后廢除,立武則天為皇后。但是權力慾望爆棚的武則天並不僅僅侷限在後宮之主這個位置上,她的理想是成為一國之君。

天授元年(即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時年67歲。武則天在朝執政長達十五年之久,82歲駕崩。武則天在世的時候,光鮮亮麗,威服四海,在死後卻給世人留下了重重迷霧。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她的陵墓——乾陵!

這座規模浩大的乾隆,是武則天與丈夫李治的合葬墓,在唐朝的“關中十八陵”中,有十七座帝王陵寢已經慘遭盜墓賊的毒手,墓中的金銀寶器被早已被盜掘一空,但唯獨武則天的乾陵卻完好無損!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問:“武則天的乾陵千百年來為何無人敢盜掘呢?”

實際上,武則天的乾陵不僅被盜掘過,而且每次被盜掘時,其盜墓賊的規模都不小。據史料記載,在唐高宗去世之後,武則天下旨將國庫裡三分之一的金銀為其陪葬。等到武則天去世之後,她的兒子唐中宗又將國庫裡三分之一的金銀作為陪葬,放進了乾陵地宮。因此可想而知,乾陵裡面的金銀寶器之多。根據一些文物專家推測,乾陵裡面的寶貝光重量就有五百噸之多。

因此在歷史上,不遭到盜墓賊光臨是不可能的,至於說不敢盜掘,那更是無稽之談了。那麼究竟是誰去盜掘過呢?

當然了,乾陵裡寶貝很多,千百年來遭到過無數次的盜掘,其中比較嚴重的盜掘活動有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盜掘活動發生在唐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其軍餉匱乏之際,他便決定盜掘乾陵,於是他便派出四十萬軍隊前去盜掘。但是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探索挖掘,卻始終沒有找到地宮的入口,只挖出了幾條四十多米深的大溝。

第二次盜掘活動發生在五代十國時期,耀州的節度使“溫韜”,因其盜掘的陵墓很多,故而被譽為是“史上最大的盜墓者”。當時他率領著幾萬人帶著鐵鍬等工具去挖掘,但其結果也跟黃巢一樣,什麼也沒撈著!

如果說前兩次盜掘是因為盜墓工具落後的原因,那麼第三次盜掘就完全是乾陵真的堅固了。這次的盜掘活動發生在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軍閥孫連仲派出一整個工兵團去挖掘。這一次,孫連仲的軍隊可不像黃巢或者是溫韜等人一樣用傳統的鐵鍬鐵鎬,而是用炸藥。不過即便如此,孫連仲最後也是一無所獲。

那麼這武則天的陵墓為何這麼堅固呢?為何數萬人都不能將其挖動呢?還有,這真正的地宮入口又在哪兒呢?

關於武則天陵墓為何這麼堅硬,實際上跟它的具體建制有關,因為我們知道,在太宗時期,開創了“依山為陵”葬制,乾陵則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梁山堅固,為其陵墓做了很好的保護。再加上人為地進行鞏固,封層,使得其地宮堅硬,且隱蔽。當然了,梁山體積龐大,如果不熟悉乾陵地宮的具體方位,而只是一味的挖掘的話,也很難做到。

不過在1958年的時候,當地幾個農民在放炮炸石的時候,無意間炸出了墓道口,經鑑定這就是乾陵地宮的地宮入口。其挖掘情況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的記載相同。

因此我們可以大致得出一個結論:乾陵千百年來雖然受到了無數次盜掘,但其地宮始終都沒有受到損害,其原因除了乾陵本身堅固之外,還與其地宮隱蔽有關。當然了,這也跟盜墓賊本身不熟悉乾陵建制有關,因為千百年來盜墓賊都沒有找到地宮入口,卻被幾個農民無意間發現了!但無論是什麼原因,只要沒被盜掘就已經是很幸運的了!

參考史料:《新唐書》、《舊唐書》、《武則天秘史》;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