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打楚國為什麼非要六十萬軍隊王翦這事你們學不來

在戰國四大名將中,如果說誰的軍事水平最高,我想王翦怎麼也排不到第一,但如果說誰最有政治智慧,誰最懂明哲保身,甚至說誰的功勞最大,王翦絕對是當仁不讓的榜首。王翦是歷史上少有的做到了功蓋當代、位極人臣卻能善始善終、從容自如的武將。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肯定是“攻打楚國時非得問秦王嬴政要六十萬軍隊”的故事了,這個事情被後人衍生出了很多處世哲學,比如說自汙哲學等。

王翦為後世明智的名將立下了一個標杆——功名兩全、利祿雙收,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或許能夠達到王翦的標準的武將只有唐朝的李靖和郭子儀等寥寥數人而已。在“功高蓋主主必疑、位極人臣臣必妒”普遍政治邏輯鋪墊下,人們對於王翦這一“非凡”成就十分好奇,也歎為觀止,很多場合都會把王翦當作一種政治智慧的典範來加以比較和反思。

然而,我們也會在歷史長河之中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為什麼明明有王翦珠玉在前,後世的名將卻依然大多不得善終呢?他們難道連仿效王翦的意識和智慧都沒有嗎?這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按照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有一種成功是不可輕易複製的。

人往高處看,水往低處流,這是人性之中的常態。我們大多數人都習慣抬頭仰望,都喜歡仿效那些比自己更成功的人,這並沒有錯。但是,我們仰望也罷、仿效也好,我們任何一種自我的提升與改變都要結合自身的狀態和能力來進行,不能盲目、不能衝動,否則,類我者死,學我者生,很容易因為不得其要而得到一種更加負面、反面的效果。

言歸正傳,那為什麼王翦伐楚就非得問秦王要六十萬軍隊呢?為什麼這麼一個看起來很無理取鬧的舉動,歷史上很多人都學不到精髓呢?這裡面究竟有什麼玄機,且聽我一一道來。

事情之始末

雄才偉略的秦王嬴政在滅掉三晉、趕走燕王之後,那種感覺倍兒爽,根本就停不下來。於是,想挾百勝餘威,一鼓作氣地把荊楚也收入囊中,便找來於是找來身邊的重臣王翦和李信商議。

嬴政分別問兩人:“寡人想攻打楚國,你們各自需要多少兵馬能夠完成任務?”這擺明就是公開的競爭上崗或者能力測評嘛!李信當時還屬於滿腔激情的熱血青年,特別想向老闆證明自己,於是便搶答了:“這題不難,答案就是不大於20萬!”。面無表情的王翦則斬釘截鐵地說:“扯犢子,這起碼得60萬才行!”

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史記》

嬴政一聽,心裡開始嘀咕了。這老王翦和小李信是咋了?這不簡直就是抬槓嗎?一個僅僅需要20萬即可,一個非得需要60萬才行,你們兩的水平差距沒到這種幾何級數的地步吧?如果王翦的回答比較真實,那麼說明李信太輕狂了;如果李信的要求是合理的,那麼就說明王翦太膽小。嬴政沉默了一下,心中的小算盤上下一撥,最後決定拿出20萬的兵力讓李信去攻打楚國。

王翦一看事已至此,擺明就有點老闆看不起自己的味道了,不知道自己那張老臉往哪放!趕緊地,對嬴政說自己最近吃嘛嘛不香,得回家調理調理一下身體。嬴政擺了擺手,去吧!

被委以重任的李信就跟打了雞血一樣,可得好好表現一下自己。秋風掃落葉、高山滾大石,李信帶著20萬如狼似虎的秦軍剛開始簡直就如入無人之境一樣,一場又一場的勝利把李信和秦軍的心甜得跟蜜糖一樣。可惜,李信註定要成為秦末最大的背鍋俠之一,就在秦軍離楚國的首都越來越近的時候,李信突然回兵鄢、陳方向,楚國名將項燕率軍尾隨3天3夜之後,終於追上秦軍,把秦軍殺得大敗而歸。(這一段故事很複雜,責任不在李信,但需要另作解釋)

李信的失敗讓嬴政勃然大怒,咱大秦帝國的天威多久沒有遭受失敗的恥辱了?不出成績就換人,嬴政決定換個人去教訓楚國。可是,冷靜下來的嬴政又發現有點尷尬,青壯派裡最能打的李信、蒙恬已經被打敗了(蒙恬和李信一起);老年派裡最能打的王翦又被自己揶揄其膽小過;嬴政突然有一種無人可用的尷尬。

想來想去,嬴政覺得都是自家君臣,哪有什麼隔夜仇的,這事還得王翦去辦。於是,親自出馬去請王翦出山。但嬴政一請,王翦嘚瑟的毛病犯得更厲害了:“王啊,你看老臣這老胳膊老腿的,最近總感覺不利索了,不是這疼就是那疼,您還找別人吧,別因老臣而耽誤大事啊!”嬴政說:“少來,別裝了,這事就你了!”王翦沒辦法,只能出來上班了,但是他趁機向嬴政提出加工資的要求,要了大量的田地和豪宅。

嬴政哭笑不得,好歹也是我大秦帝國的高管了,我大秦帝國馬上就要成為壟斷公司了,你王翦如此貪財又為哪般呢?王翦一本正經地裝孫子,說是為子孫

王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眾。始皇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始皇大笑。——《史記》

王翦帶著60萬大軍,一邊走一邊派人給嬴政送信,王啊,您可千萬別忘記答應給老臣的賞賜啊。我這可是拿命博富貴啦!

後來,王翦帶兵到了戰場,每天帶著60萬大軍看節目,根本就不提打仗的事。這弄得項燕很是納悶和著急,最後在楚王的反覆催促下,冒險進攻,被王翦手到擒來,一直把楚國打到脫氣。(和長平之戰的邏輯很相似)

事情之邏輯

其實,上面這個故事,這麼一口氣說下來,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不同尋常的地方?這裡我稍微給大家梳理一下:

1、秦王嬴政為什麼要找李信和王翦同時商量伐楚大事?兵者,死生之大事也。一般地這種事,秦王要麼乾綱獨斷,要麼找王翦這樣的軍方大佬協商就可以了。嬴政把剛剛在對燕國的戰爭中才冒頭的李信也叫上,實際上釋放了一個訊號,秦國要可以培養青壯派軍方代表了。

2、秦王選擇李信正常嗎?大家可能會說,選擇李信不很正常嗎?李信的成本明顯低得多呀!而且秦王也有意培養青年將領呀!但是,有一個很常見邏輯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英明的老闆在可控的成本範圍內,往往是願意主動給辦事的屬下上保險係數的,因為失敗會是最大的成本。比如,你跟老闆說你幹個事要3天,聰明的老闆都會說:“給你4天,把這事給我幹好!”因為3天你幹成了,老闆浪費你一天的時間成本,要是你3天沒幹成,老闆啥都浪費了。所以,秦王選擇李信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假設我們把事情縮小10倍,李信需要2萬人,王翦需要6人,大家覺得秦王會選擇誰?但是,我還是要說秦王這次選擇李信是合理的,理由在後面。

3、秦王為什麼聽到李信和王翦的回答後會嘲笑王翦年老膽小?一代雄主秦始皇難道不知道李信和王翦的水平高低,難道真的因為王翦提的要求高就認為王翦便膽小了?顯然,這樣認為是太小看後來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了。嬴政當時心裡很是清楚誰的方案更可行、更保險,但是嬴政沒得選,只能用“誤以為”這種方式讓大家都有一個臺階下,同時順帶給血氣方剛的李信打點雞血。

4、秦王、王翦之間為什麼會產生一種難以言狀的尷尬?按道理來說,王翦已滅三國、敗一國,嬴政和王翦這對搭檔已經很是默契了,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前面那些敲敲打打的事情,這其實就是兩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因為王翦當時已經是軍中第一人,功蓋當代了,嬴政如果不及時提拔青年將領,秦國的人才梯隊、政治結構都會失衡,所以儘管知道這麼做王翦心裡不舒服,他也只能這麼做。而王翦本不應該對嬴政這樣的明君的安排有什麼怨言,但是伴君如伴虎,當你位極人臣的時候,你還表現出一副聖人模樣,基本是在自己給自己挖坑。所以王翦也必須表現得獅子大開口,然後被拒絕之後滿臉不高興的樣子。嬴政笑王翦人越老、膽越小,就是巧妙地打破了這種尷尬。

5、為什麼李信說只需要20萬人,而王翦卻咬定要60萬人?即便李信血氣方剛,但他也不敢拿軍國大事來開玩笑。也就是說李信要20萬人是基於對自己和對楚國的評估之後提出的要求,應該有一定的合理性。從後面的效果來看,也印證了李信的評估是合理的。別看李信戰敗了,因為戰敗根本就關他的事。那麼問題來了,能力、資格更勝一籌的王翦為什麼非要60萬呢?他不能也要20萬,或者30萬?事實上後來打楚國的時候,他那60萬也沒有全部派上用場。這就是王翦的聰明之處,他已經看出秦王在試探自己了,自己疲於應對,還不如主動出擊。王翦要的60萬兵力,幾乎是秦國當時所有的兵力了,秦王不可能輕易交給自己,所以自己無需再做選擇。

6、王翦為什麼在奪帥失敗後選擇稱病歸家呢?一個不缺功勞、不缺地位的老前輩被後生晚輩在自己面前得到了一次機會,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次機會是老闆有意給他的,作為一個老臣,正常會有這樣的反應嗎?大部分人即便心有不滿也會笑臉附和吧,為什麼王翦要這麼明顯地給嬴政“甩臉子”?這其實就是智慧之處,第一免得同事說閒話,懷疑這、懷疑那的;第二就是讓領導不難辦,不會覺得愧對自己;第三,自己也可以趁機避避風頭。

7、為什麼嬴政第二次去請王翦的時候,王翦還要裝病?本來這點戲碼大家心裡都門兒清,都到了開啟天窗說亮話的地步,你王翦還裝啥裝?其實不還是演戲給自己看,明知道這就是自己的事了,總還得裝模作樣做做樣子吧,不能因為當初不答應你的要求,你就病了;現在領導主動來找你,你的病馬上就好了。而且王翦這麼一裝,再提60萬的事,大家都不覺得尷尬。

8、王翦為什麼要反覆跟嬴政提良田豪宅的事?這個其實很好理解了,就是主動告訴秦王,別看我平時挺嘚瑟、功勞大、勢力強,但實際上我就這點出息,幹不成大事,也壞不了大事。您別把我當了卸了磨的驢給殺了,把我當耕完田的牛給養著就行。用王翦的原話就是“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總之,王翦向嬴政提出要60萬兵馬伐楚這件事,表面上看起來並不複雜,但是仔細去想,裡面的門道還是很多的,我也不一一在此分析了,因為歷史的邏輯更多還是靠大家自己去思索。比如,王翦為什麼不和李信都要20萬人,是出於保險?還出於退讓?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透過這件事可以看出王翦是一個真正老奸巨猾、人老成精的智者,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

事情之精髓

一般地,這樣的一個故事講了前面兩個部分,基本上算是把這個故事講完整了。但是,在此,我還想把這個故事推得更深入一點,這個深入點就是“為什麼王翦的智慧很少有很複製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我是很反感把成功案例簡單化或者用簡單邏輯去思考成功案例的。比如,看到某同學學歷不高、賺錢挺多,於是大呼少讀書更容易賺錢;又比如,看到劉邦從流氓當了皇帝,於是叫囂著流氓比君子更適合搞政治;

很多事情,我們不光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有了系統、深刻的認識之後,我們在借鑑、反思它的時候,才不會有失偏頗。王翦的故事,其實很多人只看到了其表面的結果,並沒有把握其內在精髓。

其實王翦處世哲學的核心就是,敢於自汙去明哲保身,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每一步都是關鍵,有一個環節沒有把握好,就會適得其反。

1、假設王翦遇到的君主不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而是像白起遇到秦昭襄王、李牧遇到趙王遷一樣,王翦敢這樣提過分的要求嗎?估計話一出口,立馬就招來殺身之禍了。所以,我們很多時候提要求是有技術含量的,是要根據自己領導的性格來的,有些領導會因為你的不合理要求覺得你不懂事、沒野心;有些領導卻在等這個藉口好久了,別自己去撞槍口。

2、假設秦國當時不是即將統一天下,而是正處於艱苦創業的時候,大家覺得王翦這一路自汙下來,還有機會活命嗎?秦國當時已經滅掉了韓魏趙,把燕國國王也趕到了漠北去了,剩下來的只有楚國和齊國,楚國這幾十年被秦國司馬錯、白起打得比較慘,被張儀騙得也比較慘,國土面積雖大,但是外強中乾,已經掀不起什麼風浪了。齊國在樂毅伐齊和田單復國之後,一直就元氣大傷,東方大國的雄風不再,苟延殘喘地等死而已;所以,當時秦國一統天下的趨勢是一目瞭然的,嬴政面對王翦這樣的功勳老臣,也願意他耍點小性子,無傷大雅。要是換作是白起那個時候,看秦王找不找你算賬?

3、假設王翦提要求選擇的背景不是李信這樣頗有能力青年將領,而是一個胸無點墨的蠢材。大家可以想象王翦耍性子的後果會怎麼樣?又會是白起的結果,你憑藉你自己有能力,獅子大開口,不被滿足還發脾氣、消極怠工,沒出事都好說,出了事,責任還是要算到你頭上的。現實中,很多人不就是因為想急於和領導撇開關係,領導找誰來替代自己都死活無關,結果被連帶進去了?

4、假設王翦提要求沒點技術含量,光顧埋頭喊價,不管抬頭看路,王翦自汙的目的能達到嗎?比如,王翦問嬴政要60萬軍隊就是一個很巧妙的地方,因為這幾乎是當時秦國的全部兵力,任何一個老闆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家當交給一個勞苦功高的將領,這一點嬴政和王翦都明白,王翦知道嬴政不會答應,所以大膽提,提了就是李信任帥;嬴政知道王翦是故意提,所以放心拒絕,然後笑王翦膽小。除非在合適物件、合適的時機,永遠不要對自己的領導提一些敏感性的要求,王翦在打趙國的時候敢提這樣的要求嗎?王翦在秦昭襄王時期敢提這樣的要求?

5、假如當時的王翦不是這麼功勳卓越,他敢這麼自汙嗎?要知道,在滅楚之前,王翦剛剛滅掉趙國,還有之前的韓、魏。自汙,其實就是一個調整進退之道的工具或者方式,並不是人人都可以用的,在周邊的形勢要求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時候,你就得老老實實地往前衝,你還想著,不行,我辛苦了,我功勞夠多了,我休息一下,不行我就把自己弄得面目可憎一點,估計你的髒水剛剛潑到自己身上,領導的制裁就來了。

6、假如王翦不是對自己的能力瞭解得十分清楚,他還敢這麼折騰嗎?假設一下,王翦要六十萬軍隊打人海戰術,證明自己的軍事能力已經發揮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但碰到有些一根筋的君主,就給你六十萬軍隊你怎麼辦?又假設,李信帶了20萬軍隊打了敗仗回來了,秦王再讓王翦帶60萬兵力出征,要是再打了敗仗,王翦又怎麼辦?

總之,自汙的明哲保身學問看似簡單粗暴,其實很複雜,並不是端起一盆髒水往自己身上潑就可以了。而是在對自我的認識、對對手的瞭解、對時機的把握、對背景的選擇、對後果的評估、對程度的均衡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要求的。

古往今來,立有戰功的將領很多,能把明哲保身的智慧運用得恰到好處卻很少,有些痕跡太重、演得太過了;有些橫衝直撞、演得太膚淺了。所以,我們要借鑑別人的智慧或經驗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其邏輯的精髓,而不是依瓢畫葫蘆,淺嘗輒止。

後記

其實在這個故事裡,還有很多東西是值得交代的,但是鑑於篇幅,不得不暫時擱筆。

在這裡,我要特別強調一下秦王嬴政這個人,這真是無愧於千古一帝的偉大明君,就從這件事中都可以看出很多:敢用李信去打滅國戰;李信失敗後照樣給他立功的機會;敢笑對王翦提出要掌握全國全部兵力的要求;敢真的把60萬兵力交給王翦這個老流氓等等,點點滴滴無不彰顯出嬴政非凡的氣度和廣闊的胸襟。歷史上很多人說秦始皇是暴君,但是秦始皇真沒對自己手下的功臣動手過(親政那段歷史例外),這恰恰證明嬴政是寬仁的。

其次,關於穿插在這個故事中的一些細節,我想簡單地解釋一下,比如李信為什麼會失敗,這是因為秦國的政治派系出現了分裂,楚國勢力代表昌平君在被佔的楚地造反了,李信急著趕去滅火,所以才被項燕追著打;比如,王翦為什麼非要動用60萬軍隊,除了考驗和試探嬴政,也還有一個最主要的戰略目的是形成聲勢,把楚國的有生力量全部吸引過來,然後跟你打消耗戰……

任何一段簡單的歷史,背後都是豐富多彩的邏輯。有些人把歷史當微型小說故事看,有些人把歷史當作寓言故事看,有些人把歷史當作連載小說看,有些人把歷史當作誌異小說看,有些人看歷史當作文化傳記看,有些人把歷史當作社會哲學看,有些人把歷史當作童話故事看……凡此種種,莫衷一是。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眼中都會有不一樣的歷史,都能看到不一樣的美。但是我們不能刻意去普及和宣傳簡單、膚淺甚至荒謬的歷史邏輯,我們沒有辦法要求每一個人成為一個文化聖人,但是我們確實應該勸導那些自以為自己是聖人或者阻止別人是聖人的人,邏輯的嚴謹首先在於務實,我覺得理解歷史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