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上海智慧民防守護城市地下空間

夏日傍晚,上海市長寧區的小馬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這裡不僅是居民乘涼休閒的空間,也是一處地下民防工程。“小馬路商場民防工程人員密度超過預警閾值”,正執行巡檢任務的民防地下空間管理員丁嘉晨收到資訊,立即趕到現場,督促疏導人群。

據介紹,物聯感知裝置等智慧設施已經普遍運用到上海的民防工程管理中。以長寧民防的“安全衛士”為例,其集煙氣、溫度、有毒氣體、紅外闖入監測等功能於一身,能第一時間將有關資訊傳送至管理員的手機上。

民防和現場管理人員檢視上海市長寧區一處民防工程物聯感知裝置。(受訪者供圖)

上海市民防指揮資訊保障中心副主任葛偉榮表示,藉助物聯裝置的感測技術,民防工程的管理工作比以前更智慧、更高效。“我們現已整理出5大類民防工程安全風險點,針對火災、滲漏水、非法進入、有害氣體等安全隱患分別設定了溫溼度監測、水浸監測、紅外入侵監測、綜合氣體監測等17種物聯感知裝置。”

很多民防工程是幽閉的地下空間,常常會出現無線訊號逐步衰減甚至消失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民防要素箱應運而生。記者在長寧區仙霞路700弄民防工程看到,民防要素箱可以在外連線訊號源、向內部署感測器,使得老舊居民小區內的民防工程可被居民在平時“用起來”,在人員疏散掩蔽演練中“活起來”。

民防要素箱移動端的介面。(受訪者供圖)

“在民防工程中部署物聯感知措施,不僅是日常安全管理實現‘人防+技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智慧民防建設、實現‘一網統管’的重要舉措。”上海市民防辦副主任姜執偉說。

長寧區是上海最早在民防工程內部試點建設物聯終端的區域,其他各區也在跟進這項工作。浦東新區計劃今年內完成378處公用民防工程物聯裝置的全覆蓋。虹口區已經將物聯裝置的資料接入區級“一網統管”專項業務,把民防工程管理納入地下空間綜合執法系統。

上海市民防辦主任鍾傑表示,智慧民防建設關乎地下空間安全管理。下一步,上海民防將以智慧民防為支撐,科技賦能適應數字化轉型,緊密接洽城市執行“一網統管”應用場景,加快推動民防工程管理領域物聯設施建設,探索民防領域的數字“底座”。(記者王辰陽)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