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中國“太空第一人”,特級航天員, 副軍級楊利偉, 如今近況怎樣呢

“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雲仍虛心。”——徐庭筠《詠竹》

虛心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很多人儘管擁有名利,頭頂著聚光燈,但他們仍不改初心,虔誠以待。航天英雄楊利偉為我國宇航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被稱為中國太空第1人。如今,已經是特級宇航員,並且軍銜為副軍級的楊利偉,卻依舊虛心對待周圍的一切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楊利偉的近況怎樣呢?

浩渺的宇宙,一直是人們想去探索的地方。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有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這些傳說也象徵了人們對於太空的嚮往,不過因為古時候的技術落後,因此古人無法實現探索太空的願望。直到現代社會,由於科技力量在不斷的發展,各國開始在宇宙方面探索。

我國在1949年之後,開始發展航空事業,直至2003年,我國開啟了第一架載人航天飛船。當時,楊立偉和神舟5號正式升空,這一訊息舉國沸騰,楊利偉更是成為載人航天英雄。當楊利偉完成任務之後,也代表著我國探索太空的首次成功,從此楊利偉成為人盡皆知的英雄。

完成這次艱鉅任務後,楊立偉並沒有因此而驕傲,反而和以往一樣,再次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隨後,楊利偉也被評為了特級航天員。

完成這項任務後,楊利偉成為民族英雄,可是他依舊兢兢業業的工作,希望為我國航天事業再次做出貢獻。任務完成之後,楊利偉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因此他開始指導新一代的航天員,為我國培育出新的航天人才。

與此同時,楊利偉也繼續在工作崗位中,為我國航天事業提出各種寶貴的建議,甚至給了科學家們新的探索構想。在此之後,我國還發射了幾次宇宙飛船,楊利偉也都給予了技術指導。

可以說,這些後續的載人航天飛船成功返回,都與楊利偉有關。楊利偉儘管沒有再次參與飛行,他卻是十足的幕後英雄,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在耕耘和努力。

楊利偉回來之後,也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當時,楊利偉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也發生了一些意外,導致楊利偉身體受傷,但楊利偉不想讓公眾擔憂,因此一直隱瞞這個事實。

直到最近,人們才發現,原來航天英雄楊利偉的身體已經落下病根。隨著時間的流逝,楊利偉的年紀越來越大,他也越發感覺身體有些吃不消,很多時候都力不從心,所以他只能從事一些指導工作,給後輩提供些建議。

現如今,楊利偉成為我國航天工程的辦公室主任,儘管他已經55歲了,卻依舊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不忘初心,為我國航天事業繼續耕耘,奉獻自己的力量。

從古至今,愛國之情一直流淌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裡。愛國是一種情懷,也是每個人身上的使命,在不同的年代,愛國的行為也不同。在戰亂年間,愛國是在前線作戰;在和平年代裡,愛國是在各項事業中爭做先鋒,是維護國家秩序的良好公民。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楊利偉是我們的航天英雄,在回到地面後,楊利偉也沒有因為自己身體的不適,而放棄前行,反而依舊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楊立偉不會躺在功勞簿上享受鮮花與掌聲,他只會繼續耕耘,為更多的後輩提出指導性建議,為了我國的宇航事業不斷地奮鬥。

“國之未來在於青年”。如今,新的一代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身上都應該有和楊利偉一樣的民族氣節,為中國的各項事業而奮鬥。為了國家的榮譽,哪怕就此犧牲也在所不惜。

在新時代,楊利偉將民族精神,愛國之情付諸於實踐之中,他願意為了國家負重前行。航天英雄楊利偉不應該被忘記,他永遠是我們的載人航天英雄,也是我們向太空探索的第一人。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其之”。面對國家的利益,楊利偉不願意計較個人得失,在國家和個人面前,他永遠將自己的利益放在後面。

參考資料:

徐庭筠《詠竹》

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