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一個油田上億噸,如何形成的,用得完嗎?生命都消失或也不會枯竭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說好聽點,石油就如地球的“血液”一樣,每天都在地球的內部儲存,流淌著,但是在人類對它進行開採的時候,如果不是新的石油形成,那麼地球早就“枯竭”了,不過隨著開採速度的提升,石油的生成肯定是沒有利用那麼強,所以如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在提倡減少石油的開採,利用其他的能源進行替代,這也是科學界的一個發展目標,希望未來石油不再那麼緊缺。

但是在短時間來說,石油的緊缺局面是改變不了的,因為石油的最大使用率還沒有降低下來,汽車,飛機等產品都需要它。而這裡有一個好奇的說法,那就是石油的生存問題和使用問題,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一個油田上億噸,古代有那麼多生物嗎?

其實這無非就是談論了石油的生成問題,在科學之中,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而前者是認同比較大的,後者是相對較少的,所以到底是不是由古代的生物形成而來,其實並沒有一個定論,但是我們可以對比下這兩個說法。

第一、石油是由生物成油的,也就是大量的生物死亡而緩慢形成的。根據大部分的科學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所以我們如今如果能夠看到最新鮮的石油,那至少也得儲存了200萬年的時間,而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達5億年之久,可以想下,古代沒有開採石油的能力和技術,地球的內部儲存了多少。

而生物形成的石油是透過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然後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

然後在經過漫長的轉變,所以最終才形成了石油,這一過程是非常的緩慢,並且如果在形成石油的過程之中,如果達不到基礎的地質環境,也是無法形成的,這就是生物形成石油。

當然古代生物肯定是很多,在地球形成之後,生命體就逐步出現了,並且當時還沒有人類的存在,所以除了生物之間的競爭之外,各種生物種群都是保持非常好的發展狀態。同時透過五次生物滅絕的過程我們也可以看到,地球上的生物種群是非常大的,所以生物的轉化形成石油完全是具備條件的。

第二、非生物成油理論。這個理論的說法稍微比較少,主要是大部分科學家不贊同這個說法,這個理論是有科學家托馬斯·戈爾德建立的,這個理論認為在地球地殼內已經有許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氫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碳氫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輕,因此沿岩石縫隙向上滲透。石油中的生物標誌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熱的微生物導致的。

所以它認為的這種石油形成說法,其實就相當於地球自然變化會創造出“石油”,並不受到外界的生物數量的影響,所以採納和用作石油解釋的人非常少,但是這個理論究竟成不成立,暫時也不清楚。

綜合情況來說,如今還是以生物成油理論的說法較多,所以我們也就以這種為準,至少是大多數科學家贊成的一種理論說法。

石油開採這麼強,用得完嗎?

如果石油的生物成油原理來講,使用的使用是永遠用不完的,但是中間可能會出現中斷,因為新一輪的石油形成時間非常的長,而我們上面也看到了,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

所以如果人類不快速地將已經儲備的地球內部石油全部開採完,那麼還是可以跟上的,就看未來人類對石油的需求有多高,這也是決定石油的使用是否會出現“中斷”的情況。

當每天進行石油開採的時候,新的石油也在形成之中,所以石油不會被用完,也不會出現枯竭的情況,除非有一天地球上的動植物全部消失,沒有形成的石油基礎,那麼石油才可能枯竭,這一天基本不可能出現。同時我們也可以想到,就算是地球生命全部消失了,其實它們還有形成是石油的過程,所以只要地球存在,石油就不會消失。

綜合情況來說,雖然說是這樣說,但是石油的使用還是需要合理的開發,因為它所帶來的“連鎖效應”非常強,例如我們在進行石油分離的時候,就容易對地球產生大氣汙染物,所以如今科學家們提倡綠色環境也是具有這方面的原因。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