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大漢第一功臣,被後世稱千古名相,為何沒有解決漢初的無為而治

西漢王朝的第一任宰相蕭何是古代史上的明相,作為能夠跟隨劉邦打天下者,其最大的特長就是“鎮國家、撫百姓、不絕糧道”,因此在開國功勞的評定中他始終位居第一。

當時有人不服,說我們身先士卒,冒死拼殺去攻城略地,憑什麼蕭何他的功勞最大?劉邦告誡大家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像打獵,最重要的是指示獵物方向的獵人,而不是追咬獵物的獵狗。

但作為如此優秀之人,為何沒有能夠將漢朝的無為而治解決?這與蕭何有關還是同當時的時代相關,作為名相必然有過人之處。

典型的優秀相才

歷史上評價政治人才有三個標準“將才、相才和經才”。將才是指軍事方面的才能、相才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的政治才能,經才是研究儒家經典的學術才能。

比如諸葛亮,既能治國安邦又能領兵打仗,就屬於將相之才;王陽明,理學大師又有軍事建樹,就屬於經術和將略的綜合性人才。蕭何就是典型的相才,無論是戰亂還是和平時期,他都能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戰爭勝負最重要的保障是穩固的後方與後勤,項羽軍事能力上遠遠強過劉邦,可他背後卻是韓信和彭越的不斷襲擾,疲於奔命,本來江東是他很好的根據地,他卻死也不肯依靠,有蕭何這麼一個人幫劉邦打理後勤,項羽的失敗實屬必然。

漢朝初年的“無為而治”

漢朝初年,出現了無為而治的局面,通俗點就是就是朝廷不去過多幹預朝廷的政策。當時漢初經濟蕭條,劉邦剛當上皇帝找四匹樣的馬都找不到,很多當官的只能坐牛車,可見當時社會的困窘程度。蕭何這樣一個幫助劉邦打天下的優秀將才,卻解決不了西漢初期“無為而治”的局面,到底是為什麼?

首先我們從漢朝初年的“無為而治”產生的根源談起,先從已經滅亡的秦王朝說起。秦朝是中央集權郡縣制的草創時期,君權與相權如何平衡,各管什麼,也沒有明確的規章條文。贏政的個人性格不會容忍權力分散,李斯是法家思想的忠實執行者,他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出謀劃策者的位置上,而不是承擔國家治理使命的人。

西漢的政治體制是在秦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既有集權又有分封,各種措施集一體者,中央集權的設計簡單而粗暴,只是廢除了法律苛酷的成分,其他方面不知道如何來治理就選擇任由其發揮,進行出現了所謂的無為而治。

漢初的“無為而治”體現了一大優勢,這種治國方式打著崇尚道家黃老之術的名義,實際上是在生產力大破壞之後急需與民休養生息,漢朝初年百姓一窮二白,已經完全失去了集中朝廷力量,能夠繼續支撐統治者窮奢極欲的思想。

那麼,為什麼在同項羽對抗的時候,屢次幫助劉邦出謀劃策的蕭何,在這時會無所作為?

蕭何沒有成熟的政治理念

蕭何雖有治理國家的才能,卻不是李斯這樣的政治改革家,他們沒有思想,也沒有成熟的政治理念,面對秦末複雜的社會現象,沒有詳細的設計方案,如同一個大管家一樣,只要百姓有活路即可,在現有情況下百姓不會造反,再者能夠自保就萬事大吉。

特別是在個人方面先圖自保,憑著感覺小心翼地處理與皇帝的關係,有餘力了再為朝廷百姓做點兒事,根本談不上宰相與皇帝之間合理的權力分割與監督。

西漢初期蕭何與劉邦的關係極為微妙,也映射出當時古代史上相權與皇權的制衡原則。一方面宰相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皇帝做的事都由宰相去頒佈和具體落實。另一方面宰相的權力又非常有限,他是臣僚和下屬,只有建議權,甚至經常會被皇帝猜疑。

皇權和相權難以平衡

蕭何曾經三次用計避免劉邦對他的疑心,最終保全了自身。第一次還是在楚漢戰爭時期,劉邦幾次派人慰問蕭何,蕭何採納部下的意見把自己的子弟都派上前線,打消了劉邦的疑慮。

第二次是劉邦平定陳謀反時,蕭何幫助呂后設計殺了韓信,劉邦雖然表面上讚賞蕭何,實際是害怕他也有二心,為此蕭何用召平之言,不僅拒絕封賞,還把全部家財拿出來資助軍隊,又躲過了一劫。

第三次蕭何不得不故意強買強賣土地,用汙損自己名譽的方法來換取劉邦的信任,從而不再懷疑他刻意籠絡民心。然而他還是被劉邦下了獄,最後還是有驚無險得以釋放。

我們可以看到,宰相在皇帝面前除了戰戰兢兢以外,已經不可能有任何政治主張,人格上不能獨立,政治的獨立更談不上。由於蕭何的權力極為有限,相權沒辦法去制衡皇權,因此他沒膽量給劉邦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當務之急是明哲保身。

雖然蕭何沒有參與並解決漢初的“無為”,也不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大方針者,但他的謀略水平還是很高,除了治國才能外,他不僅發現了韓信,還在彌留之際推薦了與己不睦的曹參接任相位。

他按照劉邦和自己的性格來處理君權與相權,他的這些處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承下來,終其一生不去改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蕭規曹隨”。“蕭規曹隨”是蕭何處理政策的一種延續,雖然一成不變,但是卻穩定了漢朝初年的局勢,沒有因為政權的更替造成天下大亂。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史家獨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