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華為坐第一排的都犯錯無數?任正非:徐直軍就是浪費1千億培養的

華為一位高管說:“在華為,所有坐在第一排的人都犯過無數的錯誤,領導力、創新力是用錢砸出來的……”。

在華為高級別的大小會議中,能坐在第一排的,當然是EMT成員,三大輪值董事徐直軍、郭平、胡厚崑,還有董事長梁華(此前是孫亞芳,現已退休)、以及董事孟晚舟、陳黎芳、徐文偉、餘承東等人。

坐在第一排的,都犯過無數的錯誤,這句話對華為的發展史來說,恰如其分。

比如華為三大輪值董事長之一的徐直軍,任正非就曾“批判”道:你這個人,是我“浪費”了一千個億培養起來的。

徐直軍不以為然,反而回道:以前是浪費1千個億,現在是浪費了兩千個億了。

任正非口中的浪費,是指研發的產出率。任正非在內部講話中表示,即使華為,在產品研究的成功率也沒有超過50%,“相當於每年有幾十億美元被浪費掉了。”

任正非說華為研發20年浪費1千億,外界或許以為有些誇大,但從研發成功率上來看,沒有產出的投入,又何止千億?

以華為近十年研發投入超過7200億元的資料來看,研發成功率不超過50%,也就是說華為已經在研發上“浪費了”3000多億元了。

這麼看來,徐直軍說“浪費了兩千個億”,也不算誇張。

研發上有一半的投入沒有產出,被“浪費了”,但華為卻不僅沒有收縮,反而是逐年加大投入。

說浪費,是“一個詼諧的說法,”任正非表示,科研上的不成功,其實也培養了人才。

事實上,正是華為在研發創新上不計浪費,才構築了華為的軟實力。華為的世界級創新實力,是構築在華為無數的學費之上的,在數不清的教訓的基礎上積累了創新成功的經驗。

國內很多的科技企業,追求投入產出比,不要說1千億,即使是幾百億,幾個億、1個億投下去,若研發失敗,都可能被追究責任,這樣的機制之下,又如何能產生世界頂級的技術成果呢?

正如任正非在內部專家及部分歐洲研究所座談會上所說,“科學研究,沒有浪費就沒有成功”,允許試錯,鼓勵試錯,才是創新文化的核心特質。

“華為雖然每年有幾十億美元被浪費了,但是卻培養了一大批高階將領成長起來”,這就是任正非在研發創新上的灰度管理:“我們要寬容失敗,才會有創新”。

比如,華為海思成立後,首款自研晶片要投片,何庭波在彙報時稱“要爭取一次投片成功!”不料卻被任正非批評:一次投片成功的說法是反動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仙。

晶片之難不僅在於技術,更在於試錯成本極高,每投片一次的成本大約在幾百萬美金。能爭取一次投片成功,當然能為企業節省鉅額開支,但任正非卻首先從觀念上打消了何庭波等人的這個念頭。

如此華為,不成功那就是沒道理了。

然而,對創新失敗或者短期內不明朗的寬容,卻不是大多數人能看到的。試想,國內又有哪家企業能允許這樣的錯誤嘗試、敢於鼓勵勇於犯錯的實驗精神呢?

在晶片製造被徹底斷供之後,任正非在連續和國內頂級大學的訪談中,又多次提到對科學創新要寬容。

要實現科學研究的“向上捅破天”,任正非認為,不僅要重視科學理論、工程技術的研究,更要重視一些不以應用為目的的純研究。

但基礎研究的漫長和孤寂,就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更要允許並尊重、認可“坐冷板凳”的存在,允許一部分人是“梵高”應該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