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歷史上的今天】昭宗李曄殺了司天監的人,為何卻被稱為千古罪人?

天覆四年(公元904年)正月從長安走向洛陽的一路上,昭宗李曄一次次尋找機會派人向諸藩告急,命河東李克用、西川王建、淮南楊行密等節度使火速率兵勤王。朱全忠發現天子始終徘徊不前,知道其中有詐,遂一再催促。昭宗先是推託皇后剛剛生產,不便上路,隨後又授意司天監上奏,說星象有變,東行不利。 然而,不管昭宗找什麼藉口,朱全忠給他的答覆只有一個相同的動作——殺人。

昭宗說皇后剛剛生產,朱全忠就命人殺了醫官。昭宗說星象有變,朱全忠就命人殺了司天監的人。到最後,昭宗終於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上路。

自從崔胤被殺後,禁衛六軍基本上就潰散了,跟隨天子東行的,只有兩百多個內苑的少年,但也僅是陪伴天子打球,以供差遣而已,根本談不上保衛天子的安全。 即便如此,朱全忠還是沒有放過他們。

朱溫

天覆四年閏四月初九,昭宗一行抵達洛陽郊外。朱全忠在營帳中擺設宴席,召集那兩百多個少年一同赴宴,然後就在宴席上把他們全部勒死了。 之所以用繩子勒死,而不是用刀砍,是為了不讓鮮血弄髒他們身上的衣服。因為那些衣服,朱全忠有用。事先,朱全忠已經找了兩百多個年齡、身材都與他們相仿的少年。事後,他讓這些人穿上了死者的衣服,一如往常地侍奉天子。昭宗剛開始毫無察覺,過了好幾天才發現,但也只能佯裝不知。

閏四月初十,昭宗李曄進入洛陽,於次日改元“天祐”。此時的昭宗,顯然對未來還抱有一絲希望。 然而,此時的李唐之天,已經沒有人可以庇佑了。 歷時二百八十多年的大唐帝國,開始進入了倒計時狀態。

隨後的幾個月裡,朱全忠得到耳目奏報,說李克用、李茂貞、王建、楊行密等藩鎮之間公文往來異常頻繁,文中都是一些振興社稷、匡復李唐的話。朱全忠隨即產生了一種夜長夢多之感。而且,在朱全忠看來,昭宗年長,在位日久,要將他取而代之,相對於幼主無疑要困難得多。思慮及此,朱全忠決定採取最後的行動。

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八月,留在洛陽負責監視天子的心腹將領蔣玄暉、朱友恭、氏叔琮接到了朱全忠的行動指令。

八月十一日深夜,蔣玄暉等人帶著幾百名士兵敲響了皇帝寢宮的大門,聲稱有緊急軍情要奏,必須面見天子。嬪妃裴貞一剛開啟宮門,一眼就看見了殺氣騰騰計程車兵,不禁脫口而出:“奏事何須帶這麼多兵?” 話音未落,蔣玄暉的手下史太已經一刀把裴妃砍倒在了血泊中。

隨後,蔣玄暉等人長驅直入,又撞見了昭儀李漸榮。 蔣玄暉喝問:“皇上在哪?” 昭儀李漸榮已經意識到發生了什麼,趕緊高聲呼叫:“寧可殺了我們,也不能傷害天子!”

此時,昭宗正喝得爛醉如泥,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但是李昭儀故意發出的叫喊還是驚醒了他。昭宗慌忙從床上跳起,躲到了寢殿的柱後。然而,蔣玄暉已經帶人衝了進來。李昭儀也衝進來擋在了天子身前,史太先把她砍倒,隨即一把揪住天子,高高地舉起了那把帶血的屠刀。

那一刻,沒有人知道唐昭宗李曄的眼前,是否閃過他十五年不堪回首的帝王生涯?是否還會想起,他即位之初那一番拯救社稷、匡扶李唐的雄心壯志? 沒有人知道。 我們只知道,這一刻的李曄終於可以休息了。這個左衝右突、奮力廝殺的單兵,這個疲憊絕望、無人喝彩的單兵,這個沒有同盟、沒有援軍的單兵,此刻終於可以躺下休息了。 他太累了,需要一場長眠——一場永不被世人驚擾的長眠。 昭宗一死,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唐昭宗

八月十二日,蔣玄暉假傳詔書,擁立輝王李祚(昭宗第九子)為太子,改名李柷,並宣佈由太子監國。同日,年僅十三歲的李柷在昭宗的靈柩前即位,史稱昭宣帝,又稱哀帝。

而上面所有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朱全忠都不在洛陽。也就是說,他擁有 “昭宗被弒案”的不在場證明。 直到十月,朱全忠才 “聽說”蔣玄暉、朱友恭等人刺殺了昭宗。 聽到訊息的這一刻,朱全忠露出痛不欲生的表情,發出如喪考妣的哭泣,然後又作了一個 “投身觸地”的危險動作。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真實自然,足以令觀者悚然動容。 表演完畢,朱全忠才不無悲憤地說:“這些奴才辜負了我,害我蒙受萬世罵名!”

十月初三,朱全忠來到洛陽,撲在昭宗的靈柩上痛哭流涕,然後晉見昭宣帝,賭咒發誓說這些事都與他無關。

十月初四,朱全忠將朱友恭貶為崖州(今海南瓊山市)司戶、氏叔琮貶為白州(今廣西博白市)司戶,隨即又命他們自殺。

朱友恭臨死前大喊:“賣我以塞天下之謗,如鬼神何!行事如此,望有後乎!”(《資治通鑑》卷二六五) 然而,此刻的朱全忠會畏懼鬼神、擔心絕後嗎? 顯然不會。 因為,他要做的事還很多,要殺的人也還很多。

天祐二年(公元905年)二月初九,朱全忠在洛陽宮的九曲池大擺宴席,盛情邀請昭宗的九個兒子(德王、棣王、虔王、沂王、遂王、景王、祁王、雅王、瓊王)赴宴。 九王酒酣耳熱之際,朱全忠命人把他們全部勒死,然後投屍九曲池。 六月,朱全忠又將裴樞等頗具時望的三十幾名朝臣召集到白馬驛,一夜之間全部砍殺。 左右對他說:“這群人平時自詡‘清流’,要是把他們投入黃河,豈不成‘濁流’了!”朱全忠縱聲大笑,隨即將這三十幾具屍體全部拋入黃河。

十一月,朱全忠晉位相國,總攬帝國朝政(總百揆)。 做完這些,朱全忠就圖窮匕見了。 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三月,朱全忠逼迫昭宣帝禪位;四月,朱全忠更名朱晃,將汴州改為開封府,即皇帝位,國號“大梁”,改元 “開平”;同時廢昭宣帝為濟陰王,不久後又將其誅殺。 這位朱晃(朱全忠、朱溫),就是歷史上的後梁太祖。

至此,歷時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帝國宣告覆亡。 唐朝雖然覆滅了,但是死亡和裂變卻遠遠沒有終結。 因為,朱溫篡唐只不過是完成了中樞政權的轉換而已,並沒有一統天下。 他建立後梁時,十世紀初的中國全境仍然是一個分崩離析、群藩割據的亂世殘局。

五代十國形勢圖

除了朱溫建於中原的後梁政權外,遍佈四方的主要割據勢力還有河東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幽州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鳳翔的李茂貞,淮南的楊行密,西川的王建,浙江的錢鏐,福建的王潮,湖南的馬殷,廣州的劉隱。

在十世紀的上半葉,幾代亂世軍閥輪番入據中原,你方唱罷我登場,先後建立了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中樞政權,史稱 “五代”;與此同時,散處四方的藩鎮也分別建立了 “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荊南、北漢”等割據政權,史稱 “十國”。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之一——五代十國。 直到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之後,開始南征北討,一一消滅了散處四方的割據政權,歷時半個多世紀的亂世殘局才逐步走向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