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社會共治,為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把好關

3月17日下午,國新辦舉行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新聞釋出會,總結過去一年成效,並提出今年系列專項行動將做到“三個更加突出”,即更加突出迴應網民關切,更加突出對症下藥,更加突出效果導向。我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小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入網低齡化趨勢不斷凸顯。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撐起網路安全“保護傘”,共同營造“清朗”網路,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把好網路生態治理關,揮好未成年人上網“指揮棒”。未成年人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網際網路魚龍混雜,一些網路亂象很容易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近年來,網路遊戲、低俗小說、娛樂直播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路資訊層出不窮,嚴重破壞社會風氣,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亟需加以整治。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3月14日就《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從加強未成年人網路素養培育、加強未成年人個人資訊保護、加強未成年人網路沉迷防治等多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做出了規定。公眾應當集思廣益,積極建言獻策,不斷完善徵求意見稿,讓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做到“全覆蓋、無禁區、無死角”,在全社會營造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氛圍,讓網路生態更加風清氣正。

把好網路內容稽核關,清除未成年人上網“汙染源”。網路購物、網路遊戲、網路直播等網路業態加速創新,給網民帶來全新體驗,對網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帶來深刻影響。一些網路參與主體在利益的驅使下,動起了歪腦筋,將未成年人作為“圍獵”的物件。一些網路主播為了“火出天際”,肆意炒作“網紅兒童”,甚至哄騙未成年人拍攝不雅影片進行牟利;一些遊戲公司“精心”設計網路遊戲,讓未成年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繼而引發遊戲氪金、逃課上網等後果……這些行為不僅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對網路平臺良性健康發展也造成破壞。網路平臺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積極開展自查自糾,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使用者,及時對平臺產生的“糟粕”進行“大掃除”,同時加緊研發未成年人上網保護軟體,阻斷“汙染源”,讓網路成為未成年人成長路上的“好幫手”,而不是“絆腳石”。

把好網路使用管理關,擰緊未成年人上網“安全閥”。沒有網路的年代,孩子們一有空便會玩起“跳皮筋”“捉迷藏”“老鷹抓小雞”等遊戲,大街小巷、鄉間田野,到處迴盪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現如今,孩子們越來越熱衷於看短影片、玩手遊等,甚至對網路產生依賴,離開網路便會手足無措,感到焦慮。究其原因,一方面,電子產品的不斷普及使得未成年人容易“觸網”;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家長忙於工作,缺乏對孩子的陪伴,默許、放任孩子上網。家長應當切實履行好對孩子的監護責任,多花些時間、心思陪伴孩子,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孩子從網路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學校開設未成年人網路素養課程,引導未成年人科學上網,學會從網路中汲取“營養”,對不良網路內容勇於舉報。網咖、電競酒店等場所需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禁止未成年人進入。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把好關,讓未成年人茁壯成長,長成“蒼天大樹”。(馮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