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WMS的基礎資訊模組設計

編輯導語:設計WMS系統時,第一步就是在基礎資訊進行規劃的設計,而WMS的基礎資訊主要就是對庫區、貨架、貨位進行維護。本文作者從這些方面對WMS的基礎資訊模組設計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在設計WMS系統時第一步就是在基礎資訊進行規劃的設計,它非常簡單,但是特別重要。

WMS的基礎資訊主要就是對庫區、貨架、貨位進行維護,再次之前就需要先了解一下整個倉庫的分佈圖。

上圖是倉庫的平面圖,我們可以瞭解倉庫的空間資訊,但是倉庫的基礎資訊包括空間資訊、使用者資訊、商品資訊。

空間資訊主要包括:倉庫、庫存、貨架、貨位、容器、裝置、月臺

使用者資訊主要包括:角色、使用者、功能許可權、資料許可權

商品資訊主要包括:商品基本資訊、包材

一、空間資訊

1. 倉庫

倉庫模組主要是對倉庫資訊進行維護,這一塊的功能比較簡單,具體倉庫的基本資訊如下(僅供參考):

在倉庫資訊中最終好的就是倉庫地址和詳細地址,這2個地址一般會作為商家的發貨或者退貨地址,具體的處理邏輯如下:

倉庫地址一般具體到省市區街道,如: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山街道

詳細地址:這個控制元件一般是文字,由使用者自行填寫,填寫的內容一般是具體到樓棟,門牌號

然後系統將會將上述2個地址進行拼接,倉庫地址+詳細地址,作為商家的發貨或者退貨地址。

若業務比較複雜,可能需要新增一個“倉庫型別”欄位,將不同倉庫按照自身屬性進行區分,如:常溫倉、低溫倉、成品倉、半成品倉。

常溫倉、低溫倉在生鮮行業比較常見,但是具體將一個倉庫作為常溫和低溫劃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大部分就是一個倉庫,將常溫和低溫按照庫區劃分。

2. 庫區

倉庫的庫區就是對倉庫進行區域的劃分,在不同的區域進行不同的作業。所以庫區的資訊維護相對倉庫來說更加複雜一點,需要與倉庫進行關聯;同時庫區按照自身屬性,也分為不同的型別。庫區資訊維護如下(僅供參考):

常見的庫區型別有:備貨區、揀貨區、暫存區、活動區、次品區。

成功新增庫區的資訊後不能編輯庫區的型別和所屬倉庫2個欄位的內容,因為倉庫的進銷存與這2個資訊緊密關聯,如:將揀貨區修改成次品區,那麼整個揀貨區的產品都會變為次品,這樣就會影響整個倉庫的庫存計算,出入庫策略的受到影響,在銷售端也會因為庫存的影響銷售(影響範圍太廣,個人建議不支援修改這2處資訊)。

有同學就要問了,那麼我不小心新增錯了怎麼辦呢?個人建議做一個刪除功能,可以對庫區進行刪除,刪除需要判斷該庫區是否有產品,若有則不能刪除。同時刪除功能有一個用處就是,若倉庫的庫區面積重新劃分,可以對原來的庫區進行刪除,然後重新新增。

根據公司業務可以考慮,是否需要“所屬區域”欄位,有些倉庫有二樓、三樓,可以透過“所屬區域”欄位進行標準庫區所在的樓層,後續在入庫任務或者揀貨任務時,可以根據該欄位進行任務的劃分,如:出庫任務的產品分別在一樓和二樓,這樣就可以透過該欄位進行任務的拆分,分別派送給一二樓的揀貨員。

一些WMS的產品,在新增庫區時有“商品混放”、“ABC分類”等欄位,如下圖(大寶WMS):

“商品混放”、“ABC分類”這些規則,個人的建議是這些資訊可以放到“貨位”中進行維護,因為貨位是庫區中的最小單位,每個公司的業務又不相同,可能會出現這種場景:在同一個庫區的不同貨位,A貨位支援商品混放,B貨位不支援商品混放。

庫區的排序欄位這裡根據個人的經驗,可以和大佬做一個分享,方案可能並不成熟。

庫區的排序欄位主要用於“指引”,如:倉庫有三個揀貨區,且有N個揀貨員負責這3個庫區的揀貨,公司希望揀貨員都有1庫區開始揀貨,揀貨完成後再到2庫區進行揀貨。這時系統就可以透過庫區的排序欄位來實現。

3. 貨架

倉庫會在庫區中放一些貨架用來存放產品,不同貨架的屬性不同,作用也不同,如:專門用來揀貨的揀貨貨架,用來存放的暫存貨架,整個貨架的資訊維護如下圖所示(僅供參考):

貨架型別有揀貨貨架、暫存貨架、次品貨架、中轉貨架等等。在倉庫中最常見的就是揀貨貨架,以揀貨貨架為例,貨架的三維圖如下所示:

揀貨貨架中的貨位比較小,有的公司用紙箱代替,而暫存貨架的貨位通常比較大,可以用來存放較多的產品。

貨架還可以與倉庫中的巷道進行關聯,標記貨架所在的巷道,這樣根據巷道、貨架,可以畫出庫區的平面圖,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所示,一些貨架會關聯一條巷道,其他貨架會關聯2條巷道,所以根據貨架所在的位置標註上和下的巷道。

4. 貨位

在所有基礎資訊中,最複雜的就是貨架的資訊維護,貨位的基本資訊如下(僅供參考):

貨位的平面圖如下:

貨位的命名在行業內有一定的標準,命名規則為:庫區-貨架-層-庫位,如:A-1-001-001。在此基礎上命名規則可做一些微調,如:將貨位所在的巷道加入命名規則。

貨位中的一些資訊說明:

1)ABC分類

各行各業都遵循28定律,電商同樣如此,80%的銷量由20%的產品產生,所以將這些產品歸為A類,集中放在一個區域,減少揀貨的路徑;如何將產品按照ABC分類劃分各公司的業務不同,標準也不同,但是常見的2個指標是利潤和銷量。

ABC分類本質上就是產品進行分層管理,是之前技術手段不足以對所有庫存sku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前提下的一個妥協措施。ABC不足之處很明顯,就是對c類甚至是b類的關注度不足。隨著企業資訊化程度的提高,部分企業已經有能力對全品類進行同樣精細化的管理了,也就不需要ABC分類管理了。

2)補貨觸發量和補貨上限

當庫位中的產品庫存低於這個值,就觸發補貨,生成補貨單,補貨的量=補貨上限-當前貨位庫存。

在設計補貨的計算公式時,考慮是補貨上限-當前貨位庫存,還是補貨上限-當前貨位可用庫存,經過最終考量,最後覺得還是使用“當前貨位庫存”。因為訂單下推到WMS,貨位庫存會被預佔,如果沒有揀貨,訂單被取消,那麼佔用的庫存又被釋放,這種場景在電商公司的機率並不低。這樣種場景如果使用“可用庫存”進行計算,會對貨位庫存補貨進行誤判。

3)貨位的混放

商品混放:貨位只能放一種產品或者某些分類的產品;避免特殊的產品放在一起,影響產品的特性,如:粉末狀的產品和液體類的產品放在一起

批次混放:倉庫為了滿足先進先出,在同一個貨位只能存放一個入庫批次的產品,所以在設定貨位不允許批次混放

這2個混放的設定,會直接影響上架策略的的貨位分配,具體在上架策略中進行說明。

4)貨位的尺寸和重量

尺寸和重量的管控,主要是對貨位進行容積和重量管控,如:貨位的產品不能超過多重,或貨位上產品的體積和不能超過設定值。目前沒有看到哪個倉庫開管控好貨位的容積,同事這一塊研究得不深,就不展示說了。

5)貨位排位層

排位層本質就是對貨位進行定位,

排:代表第幾排貨架

位:代表貨位從左到右的位數,類似表格中的列

層:代表貨位從上到下的層數,類似表格中的橫

這是我參考某個友商的設計,覺得好用就直接套用了。

這樣將貨位的位置標註出來,最核心的功能就是為倉庫規劃路徑。在整個倉庫的作業時間最多的在揀貨,而揀貨作業時間最多的在走路。制定一個最短的揀貨路徑,能夠節省揀貨員的作業時間。制定路徑的前提就是要知道貨位的座標定位,具體如何規劃路徑,涉及到揀貨策略,在揀貨篇章中說明。

5. 容器

倉庫需要對容器進行管控,容器維護的資訊如下(僅供參考):

容器型別也有托盤、週轉箱、揀貨車。

容器的資訊維護比較簡單,複雜點在於容器的繫結和釋放,在收貨、揀貨、出庫時是否需要繫結容器?若繫結在什麼時候釋放?

以揀貨為例,如果是波次揀貨,那麼在揀貨前需要強制繫結揀貨容器,當揀貨任務完成後釋放容器;如果是按單揀貨,揀貨容器不需要強制繫結,如:使用者下單買了一臺立式空調,這種大宗商品一般都是按單揀貨,自然也不需要揀貨容器,且倉庫很難有這麼大的揀貨容器。

具體是不是在揀貨任務完成後釋放容器,可以根據自身倉庫的業務進行設定。本人去友商的倉庫參觀,他們的業務是在完成了揀貨後,會將揀貨筐送到驗貨臺,完成驗貨後釋放容器。

6. 月臺

月臺每個倉庫都會有,但是隻有大型的倉庫會對月臺進行管理,主要是對月臺和車輛進行管理,進行排版排程,月臺的資訊維護如下(僅供參考):

月臺作用有2個,主要用於收貨和發貨,如果公司有自己的車輛或者與供應商訂單協同做的比較好,可以做一個月臺的排班功能,指定什麼倉庫,在什麼時候,哪個訂單,哪個月臺,哪輛車,進行出入庫。

二、總結

本文說了大量的“根據自身業務情況進行設計”,因為WMS本質是一個策略性質的產品,從A→B有無數種路徑。從我待的幾家公司看,沒有一家公司的倉庫業務完全一樣,只有主業務大體相同。

留下幾個問題:

文章中說了庫區和倉庫進行繫結後就不能編輯,那麼貨架,貨架繫結倉庫後能夠被編輯嗎?

如果倉庫中分為暫存區、揀貨區,當揀貨區庫存不足時,能夠直接從暫存區揀貨嗎?

如果貨位設定了“補貨觸發量和補貨上限”,是該貨位的所有產品都遵循該規則嗎?如果貨位的產品從A→B,依舊遵循該規則嗎?

本文由@koi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