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從融資百億到“原地解散”,每日優鮮為什麼無法打敗小菜販?

商業江湖充滿了風口與偽風口,如果真正選對風口,你可以瞬間登上雲霄。如果你選到了偽風口,你可能暫時飛很高,但是落下來的時候會很慘。

共享單車就是一個例子,小黃車曾經是國內最火的獨角獸企業,如今老闆已經不再露面,我的199元的押金還沒有退回來。

最近幾年,生鮮電商是所有資本寄予厚望的領域。風投女王徐新表示,生鮮是電商的最後堡壘,得生鮮者得天下。

徐新的觀點就代表了資本方的觀點,因此,所有網際網路巨頭不管主流媒體有沒有批評,它們依然想要搶奪電商領域的最後一張入場券。

每日優鮮算是比較早進入這個領域的一家公司,成立於2014年。剛開始每日優鮮的思路還挺清晰,主要給使用者提供秒殺價的水果,憑藉著當時自媒體的興起,每日優鮮的訂單量隨之而起。

2014年底,每日優鮮就拿到了5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由於每日優鮮具有往生鮮全品類擴張的基礎,騰訊在2015年就開始投資它。

從A輪融資到2020年7月份的E輪融資,騰訊幾乎全部參與,投資金額或超20億元。

2020年12月,青島國信領投了每日優鮮的F輪融資,此輪投資金額為20億元,公司估值達到了30億美元。

僅僅半年之後,每日優鮮就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融資3億美元,市值最高達到了25。9億美元。

從天使輪到IPO上市,一共融到了15。9億美元加24。3億元人民幣的資金(不包括中金資本未披露的戰略融資),按照當前匯率計算,每日優鮮至少融資了131。5億元。

在資本的持續加碼之後,選擇模式和加碼擴張成了當務之急。在模式的選擇上,每日優鮮選擇了前置倉模式,主打時效性,最快30分鐘到達。

提起每日優鮮就不得不提叮咚買菜,這家公司成立的比每日優鮮還早幾個月,它的總部選在了上海。叮咚買菜也同樣採取了前置倉的模式,最終兩家公司成為了生鮮電商領域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為了對標每日優鮮,公司的口號是最快29分鐘到達。不用懷疑,這句口號就是為了內涵每日優鮮。

前置倉模式最大的問題出在了哪裡呢?就是前置倉的建設上。因為如果想要達到時效性,就必須在城市規劃好前置倉,讓每個小區的3公里以內,必有一個前置倉。假設一個前置倉可以服務附近的10萬居民服務,那麼一座500萬人口的城市,只要要建設50個前置倉。

據媒體報道,每日優鮮從2019年開始分別在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建設了1500個前置倉。公司CFO王郡在2020年表示,公司每年建設前置倉和研發的費用超過了8億美元。這也是前置倉遇到的最大問題。

每日優鮮的這種行為讓我想起來了京東,因為劉強東也曾經想要融資,在全國建造大型倉庫,為了方便消費者的時效性需求。

為什麼京東做成了,每日優鮮做失敗了呢?

最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京東不需要建造數千個倉庫,只需要在全國建造幾十個大型倉庫就夠了。而每日優鮮想要佔領全國市場,至少要建造上萬個前置倉。雖然單個前置倉的成本比京東的大型倉庫低很多,但是管理成本會很高,這也導致每日優鮮的倉庫執行效率不如京東;

第二,京東的倉庫貨品大多是易儲存的物品,而生鮮對於儲存的條件和新鮮度要求很高,這又會增加儲存的成本。

假設每日優鮮的這些前置倉開放加盟,將成本轉移給加盟商,那麼每日優鮮可能也不會失敗這麼快!

其實不僅僅是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同樣遇到這樣的問題,成本始終降不下來成為了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人們想要吃又新鮮,又能送貨上門的生鮮,那就必須用高出市場價的價格來購買。

如果想要便宜一點,但是不太新鮮的生鮮,可以選擇社群團購模式的平臺購買,這些平臺買到的蔬菜其實跟蔬菜店的價格差不多,但是品相充滿了隨機性,很難買到真正滿意的菜品。

綜合之下,小菜販的生鮮價格既能保證新鮮度,又能確保價格不會太高,這也是生鮮電商始終無法打敗小菜販的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生鮮電商平臺最終會怎麼戰勝小菜販呢?

答案就是向源頭進發。假設生鮮電商巨頭可以控制土地,可以控制蔬菜批發市場,小菜販們可能會不戰而降。

可能有人會說:“生鮮是民生工程,資本壟斷不太可能發生”。

不過我們現在再想一想,假設你設計方法繞過監管,最終實現了壟斷,有望創造出一家市值高達1萬億美元的公司,請問你會不會想要嘗試一下?

因此,在我個人看來,只要農民沒有丟掉自己的土地,資本就很難戰勝小菜販。一旦農民的土地全都流進資本的手裡,那麼資本在生鮮電商的這一戰必勝無疑!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資本思維與創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臺!

在新商業的世界裡,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淘汰的產品和過時的商業模式,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個老闆,如果創新能力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