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微博B站整治錯別字,重點是“規範”

最近幾天,B站和微博先後釋出了公告。它們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呼籲使用者規範使用漢字。

其中,B站表示廣大使用者要“自覺遵守漢字使用規範,抵制拙劣字型、錯誤字形等不規範漢字表達行為”,微博稱要“對站內利用諧音字、變體字等“錯別字”釋出、傳播不良資訊的違規行為開展集中整治”。

(圖源B站官網)

B站是國內知名的長影片平臺,也是獨樹一幟的UGC影片網站,聚集了大量年輕使用者,月活使用者數2。7億。微博則是國內最大的公開社交平臺,使用者日活數約2。5億,齊聚了不同型別的海量使用者。它們先後發聲,說明這兩大平臺上已經出現了不規範用漢字的現象,並且已經到了需要整治的程度。

我們的語言被“汙染”了?

關於B站微博的公告,網路上有很多種解讀,其中,防範語言汙染就是一種。“語言汙染”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從網際網路普及之初,網路用語開始流行時,就有無數人表達過這種擔憂。網路用語以現有語言為基礎,但產生於網路環境之中,以網際網路為載體快速傳播並流行,甚至出圈。網路用語廣泛流行並受歡迎背後的原因,分析起來是一個相當複雜龐大的課題,籠統來說的話,可能有這麼幾個方面。

首先,網路用語產生隨意,受到的桎梏更小,很多時候是網路使用者情緒化的表達,能精準捕捉使用者的情緒,從而快速傳播而受歡迎。

其次,網路用語構建了比較獨特的表達體系,給網路使用者帶來了一定的新鮮感。它還能隔離一部分圈外使用者,增強使用者的定位標籤,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網路黑話。

認為網路用語汙染了規範語言的人,主要理由大概是這些。一方面,網路語言擠佔了現有的語言表達空間,比如“贊”替代了很多原本表達積極含義的傳統詞彙,

讓大家的表達趨同且單調,讓語言喪失了準確性和豐富性。另一方面,網路語言有庸俗化的屬性,容易產生消極作用,比如助長語言暴力。

(圖源手機App截圖)

B站微博釋出的公告雖然說主旨是規範漢字,但並沒有明確指出“不規範漢字”的詳細且具體的案例。早已存在並被反覆討論的“網路用語汙染”,自然也可以被歸類到“不規範漢字”的行列中來。

小雷個人來看,網際網路普及至今,至少有十幾年的時間。在此期間,網路用語和規範語言之間在反覆碰撞。從當前的結果來看,網路用語並沒有對規範語言產生傷筋動骨般的危害。隨著教育水平的逐漸提升,大部分網民都接受了相對完善的語文教育,並且能適應兩種不同的語言體系,在不同場景下靈活應用。簡單來說,一個在微博B站拼命發表情包、用熱門網路詞彙的人,也可能是一個上學能用規範語言正兒八經寫論文、上班能規規矩矩寫週報的人。

而且,相對於規範語言,網路用語還有個新鮮度的弱點。很多熱門網路詞彙,可能一兩年甚至幾個月就被打入冷宮,被下一個新誕生的熱門網路用語代替。而規範語言,則很少會有這種情況。關於語言汙染的擔憂,說杞人憂天太誇張了,但的確沒那麼有必要。

關於不規範漢字,這些或許更要關注

B站和微博公告都提到了錯別字現象,這方面可能每個人都被語文老師折磨過。離開了學校和考試的舒服,確實有不少人在自由的網路空間裡放飛了自我。這和純粹的網路用語不同,的的確確可能存在對規範語言的侵蝕。

以小雷的個人經驗來說,很多規範詞語都會被誤用,其中不乏一些正規媒體和出版物,比如常見的誤用成語就有“空穴來風”“差強人意”“炙手可熱”等。只是,“望文生義”本身也是語言發展的部分方向,誤用者太多時,權威詞典和機構也可能會妥協。比如“空穴來風”,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就給出了“傳言不是沒有根據”和“傳言沒有根據”兩種釋義。

另一種錯別字現象就更加赤裸裸了,直接用諧音字替換

。這種情況,通常不是使用者水平不夠,而是有意而為之,一般是為了規避平臺的稽核。除開違法違規的情況,這種規避很多時候是平臺人為限制導致的。

雖然說現在監管部門已經要求各大平臺之間打破壁壘、互聯互通,但仍然存在平臺隔絕的現象。比如在A影片平臺直播,就不能提到B影片平臺的名字;在A電商平臺上分享商品連結,則不能正常在B社交軟體中傳播。而且,取得市場支配地位的平臺,背後通常是網際網路巨頭,會利用強力的技術手段和豐富的經驗,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時對使用者的制約手段也更加隱蔽,比如用遮蔽、限流來代替直接的刪除、封禁。

面對這種局面,使用者和競爭對手,就不得不用各種特殊手段來解決問題,人為製造“錯別字”就是其中一種。例如,分享商品連結到競爭對手平臺時,電商平臺會貼心地把原網址轉為短鏈,把描述文字轉成使用者能看懂但AI可能看不懂的“火星文”。

(圖源手機App截圖)

最近,有網路大V分享了在某影片平臺上直播被限流,然後用關鍵詞替代來見招拆招的經歷,著實讓小雷大開眼界。

規範漢字,會讓網際網路環境更好

網際網路的重要屬性是高效傳播,大幅消減了資訊傳播成本。不可避免的,它也讓語言暴力變得更為容易。語言暴力從古至今都存在,網路用語不是語言暴力產生的原因,但網際網路的隱蔽性和高效傳播的確讓語言暴力更容易發生,傷害更容易放大。

像B站微博這樣的大平臺,針對社群內的語言暴力,已經形成了相對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比如透過關鍵詞構建的大資料模型,能自動遮蔽、禁止網路攻訐語言釋出、傳播,同時提供舉報、反饋渠道,對已經散發的有害行為進行糾正和處罰。

當然,部分使用者和平臺會形成持續的攻防關係,不斷用新手段去繞開制約機制。平臺有關鍵詞圍欄,使用者就會用諧音字、拼音縮寫或隱秘代詞來突破。而B站微博這次發公告,本質上也是面對新情況,放出的更加嚴密的管理機制。

作為普通使用者,我們當然希望規範漢字的行為,能起到更為積極的作用,一方面打破人為製造的語言藩籬,讓溝通更順暢;另一方面,能讓語言暴力等有害資訊減少,形成更加融洽的社群氛圍。

(圖源手機App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