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比價平臺消失殆盡,“慢慢買”獨木難支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隨著網購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網購而產生的各類連帶需求市場這些年來也不斷出現。

比如,當各大電商網站的商品越來越豐富、大促活動越來越多,消費者往往會深陷海量的優惠資訊當中無法自拔,特別是隨著產品價格因素愈發成為消費者選購商品的核心要素,大家往往想要知道哪個平臺的商品價格更低、商品在什麼時間段的價格最優惠等資訊,這催生了比價平臺的出現。

特別是在早年間電商市場監管環境還沒有目前那麼成熟的時候,各類比價平臺、比價外掛簡直大有成為消費者網購必備工具的趨勢。沒辦法,那時候各家電商平臺的價格亂象太普遍了,消費者只要不想被“割韭菜”,就都是比價平臺的潛在使用者。

不過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越來越規範、成熟,相關監管越來越強力,以及電商平臺自身各類促銷活動的多元化,比價平臺正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線當中。在一眾比價平臺中,也就只有“慢慢買”這樣的平臺看著還有一些影響力。

那麼,慢慢買能夠在比價網站消失殆盡的行業大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嗎?它能夠在國內將電商比價做成一門值得押注的生意嗎?

慢慢買APP,還在堅守比價

根據官方介紹顯示,慢慢買成立於2010年7月,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它已經從單純的比價工具、歷史價格查詢助手,發展為“一箇中立的商品搜尋推薦引擎”。

在資料層面,截至今年上半年,慢慢買已經為兩千多萬用戶推送優惠資訊,年搜尋量超七億次,覆蓋2。5億優惠券商品。

可以看出,對於現在的慢慢買來說,它仍然在堅守自身立足於電商比價的認知,以比價作為核心的使用者流量入口。

但在此之外,可能是考慮到近些年比價行業愈發被證明沒有市場,它在向著全網比價類導購平臺、中立的商品搜尋推薦引擎、商品資料分析平臺等全新概念包裝。

可惜的是,由於影響力有限、電商行業大環境不再能支撐比價平臺的快速發展,慢慢買的這些新概念似乎並沒有在市場中掀起多大風浪,人們一提到它的第一印象仍然是那個電商比價平臺。

而從各類宣傳定位以及APP、網站實際提供的功能上來看,慢慢買也的確沒有脫離比價平臺的範疇。

在網上關於慢慢買的各類介紹中,“全網比價”、“找最低價”是核心標籤,慢慢買更是自稱網購屆的“比價神器”,“讓消費者不花冤枉錢,買到高性價比商品”。

在具體服務上,慢慢買APP匯聚了全網各大電商平臺的一些特惠商品,類目包含食品、服飾、化妝品、數碼電子、居家生活等。這種運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在平臺挑選到自己想要的低價好物,免去在多平臺進行對比選擇的麻煩。

此外,慢慢買開發有全網比價、歷史價格查詢等購物決策助手,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消費者實現直接的商品價格全網監控,從而在選購商品時更加省心省事。

模式或已過時,未來到底在哪?

需要指出的是,像慢慢買這樣的比價平臺的確在很多年前曾經火爆一時過。但近些年來,國內已經很少有人會用各類比價平臺、工具了,比價模式已經被很多創業者所拋棄,殘留的像慢慢買這樣的平臺在電商行業中的存在感也非常低。

為什麼比價不再流行了呢?

2010年左右,彼時正是國內電商行業大發展的時間節點,那時像淘寶、京東、亞馬遜、一號店、蘇寧易購、噹噹網等在內的各家電商平臺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它們也都可能在某些商品品類上擁有著自己的優勢。

於是,為了在具體的商品上更方便地知曉哪個平臺賣的更低,比價平臺應運而生。

可是現在,隨著電商流量逐漸向頭部集中、選擇越來越少,比價的意義已經越來越小,反正好商品基本上都是在天貓、京東上,想要價效比不太考慮服務可以去拼多多,也沒幾個平臺需要去考慮。

此外,比價不再流行還有更多技術、行業層面的原因。

在2015年之前,國內電商流量還集中在PC站點上,那時所有電商平臺主推的也是PC站點,相應的,比價平臺也能很方便地從PC站點抓取商品資料。

但在2015年之後,移動電商大行其道,甚至新興的像拼多多、直播電商等壓根就沒有PC站點,這讓比價平臺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網比價越來越有難度。

還有,現在的電商平臺早就學“精”了,君不見在使用比價平臺時,我們經常會發現看到的最低價往往並不是真的最低價,原因在於電商商家為了提升關注度會特別在頁面上配置一個所謂的最低價,但該最低價也許只是數量很少或體驗裝等,這進一步讓所謂的全網比價喪失“標準”。

再考慮到現在電商平臺的各類促銷活動越來越花樣繁多,在各類預購、閃購、秒殺、用券玩法之下,商品的價格變動與優惠促銷可以說是非常複雜,比價平臺抓取到的商品價格自然也就非常複雜,另外電商平臺往往並不會願意讓比價平臺很方便地抓取到自己的真實價格,所以比價平臺生存的土壤越來越惡劣。

最後是比價平臺的生存與商業模式問題。

眾所周知的是,比價雖好,但這項服務不能白白提供,平臺方要找到一個可以幫助自己賺錢的盈利模式。但從過去很多比價平臺的發展來看,它們能夠找到的一個相對比較靠譜的盈利方式只有透過比價後的使用者導流,去找相應的電商平臺拿返利。

這就讓很多比價平臺不得不慢慢向著返利平臺轉變,更重要的是,既然比價平臺需要靠著電商平臺來“吃飯”,其中立性又會面臨“站不住腳”的質疑。

種種原因促使了比價平臺的沒落,儘管慢慢買這樣的平臺還在盡力活躍著,可考慮到它核心的商業模式仍然在圍繞著十年前的全網比價來展開,我們認為它很難將這一已被證偽的商業模式繼續發展起來。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比價也許初衷是好的,但它缺乏生存與壯大的土壤。對慢慢買這樣的比價倖存者或堅守者來說,它必須要找到自己未來轉型的方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