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航空工業哈飛:“刀客家族”的三支隊伍

中國航空報訊

:航空工業哈飛機加車間善使各類刀具。走進車間,各式各樣的機床巍然矗立,操作者透過機械手操作各式各樣的刀具,奏出“激昂樂章”,好一個“刀客家族”。

進入四季度,機加車間零件生產任務分外繁忙。車間透過開展勞動競賽等措施提高生產效率,並以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和黨員保障隊三支隊伍,全力保證生產進度,堅決保障鉚裝車間零件需求。

黨員先鋒隊以工藝室黨員為主力軍,主攻技術創新和質量提升,在源頭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面對大量工藝規程、數控程式需要編制和配合現場的技術攻關,黨員先鋒隊牽頭組織,打破工藝室原有分工模式,結合實際,劃分工藝人員技術能力等級,集中優勢力量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讓合適的人做適合的事。

“工藝筆下能生金。”作為車間技術能手,劉春亮深諳其中道理,在程式設計中追求“產品高質量、加工高效率、工作不回頭”。越是急活兒、難活兒,在正式上手之前他就顯得“笨拙”,一會兒開啟數模看看,一會兒拿著筆作記錄。但是,一旦開始編制就變得動作飛快。經過仔細分析,他發現智慧加工單元的裝卸零件效率還有提升餘地,於是對相關工藝方案做出最佳化,讓機械手變成“高手”“快手”。以往,工藝員程式設計時需手動給出刀具引數,再經操作者結合機床實際做出調整,這樣效率不高且容易出錯。劉春亮從去年開始就牽頭建立刀具引數庫,經過試驗驗證出每把刀具最合理的刀具引數,並持續增加、改進,讓工藝員程式設計更加便捷,在源頭提高效率。

黨員突擊隊以生產工段黨員為主力軍,主攻創新創效和精益生產,在產品加工最前線衝鋒陷陣,加速生產進度。他們積極響應車間勞動競賽號召,推進一人多機工作模式,科學組織生產,咬定節點不放鬆。

週一至週五7時開工,晚上7時下班,週六或週日8時開工,幹到夜裡凌晨下班,這是薛永強最近的工作節奏。作為黨員和班組長,他想多幹一點,幹好一點,管細一點,就多付出一點。每天,工作任務下到班組,就是薛永強一天說話最多的時候。他按“一人雙機”模式,進行精細化排產,並向大家說明質量風險點,把高質量、高效率“管”出來。加工開始,又是薛永強一天當中說話最少的時候。他承擔著管理工作,也堅持“一人雙機”。開工之前,他算好兩種產品加工的準備週期和結束時間,同時預判關鍵加工點,便於“一心二用”、遊刃有餘。“任務和難度加倍,責任心和專注力也必須加倍。”薛永強把認真作為唯一捷徑。

黨員保障隊則將工作重心放到輔助班組上,透過組建志願服務車隊等措施,將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送進職工們的心坎裡。並且協助庫房建立配套清單,建立產品快速配套流程,把方便快捷的“幸福感”傳遞給生產一線。

下午4時20分,張強的鬧鐘響了。他暫停手中的工作,立即出發去取餐;準時帶上殺豬菜,抵達科研生產一線。“殺豬菜來了,大夥兒快點趁熱吃。”美味的殺豬菜,讓人心頭一暖,幹勁兒更足了,凝聚力更強了。完成好“外賣小哥”的任務後,張強又馬上回到崗位,抓緊吃自己那份兒常規飯菜。常常給別人送餐,自己卻從未吃過一口。“大家比我更需要。”張強說道。他常常要花費40多分鐘完成“外賣小哥”任務,因此需額外多幹1小時。可他選擇堅定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