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生成式AI已掀起浪潮,但還沒走出倫理困境

近來,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火了、而且是爆紅。在《Science》此前釋出的2022年度科學十大突破中,AIGC就赫然在列,並且在諸多大廠、相關機構的2023年科技趨勢預測中,AIGC也成為了繼NFT、元宇宙、Web3之後,儼然又一個“出圈”的風口。

回顧此次AIGC的“出圈”,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始於遊戲設計師傑森·艾倫使用AI繪圖工具Midjourney創作的作品《太空歌劇院》,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藝術博覽會上摘得金獎一事所引發。但由AI來生成內容顯然並非一個多麼新鮮的概念,遠的不提,早在2017年微軟旗下的AI部門小冰就曾出版了史上第一本由AI獨立創作的現代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

所以與其講AIGC如今“一夜爆紅”,倒不如說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趁著這股東風,又或者是迫於市場競爭的壓力,近日谷歌方面也公佈了其對音樂生成AI模型MusicLM的研究成果,顯示該模型可根據文字或圖片生成任何型別的高保真音樂。

但在展示了大量的案例,並強調了MusicLM具備的一系列功能過後,谷歌方面卻並未公開發布MusicLM。要知道,現象級文字生成AI模型ChatGPT之所以能夠掀起全網熱議,除卻其自身“文能提筆做文章,武能動手修BUG”的表現外,面向公眾開放、允許使用者體驗的策略,無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對此谷歌方面的解釋是,MusicLM仍面臨諸多風險和不足,其中包括技術不完善、版權限制、倫理爭議等,例如其所生成的音樂中,約有1%是直接從訓練集的歌曲中複製而來。

事實上,MusicLM的這些風險同樣也是目前AIGC產品普遍面臨的難題,並且相較於演算法、NLP(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方面的難題可以“關起門來解決”,版權限制、倫理爭議等問題則更加“眾口難調”,也需要各界從多個角度去協調。

一方面,如今無論MusicLM、還是ChatGPT,抑或其他生成式AI模型,他們想要生成內容都需要先透過海量“資料飼料”的訓練。其中以MusicLM為例,據谷歌透露,其訓練資料庫中的音樂時長就達到了280000小時。但這樣透過“資料餵養”訓練的AIGC模型,就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對版權方面的爭議。

例如此前在2022年10月底,工程師Ogbogu Kalu便曾因為未經同意抓取迪士尼簽約畫師Hollie Mengert的作品,並透過訓練製作了可批次生成Hollie Mengert畫風的AI模型,引發了諸多的批評。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在二次元繪畫領域最為成熟的日本,“AI學習禁止”已經成為了一個流行詞。此外AIGC生產的內容版權究竟該歸於何處,也是一個已經亟需解決的爭議點。

另一方面,AIGC創作的作品究竟價值幾何、能不能被消費,同樣也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複雜命題。而這一點,從不同商業機構截然相反的態度上,便可以窺見一二。其中,圖片庫Getty Images由於考慮到種種風險,禁止透過其銷售使用AI模型生成的作品。但Adobe方面卻承認以Stable Diffusion和DALL-E 2為代表的AI模型創造的作品的價值,並支援創作者將其放到Adobe Stock平臺銷售。

而在藝術領域,AIGC面臨的問題則更加複雜。雖然有觀點認為,藝術創作的立意和技法都服務於人本身的思緒脈絡,是“興之所至”,而AIGC則是依靠演算法以結果生成結果,沒有人的主觀能動、無法“無中生有”,因此產出的作品精巧歸精巧,卻平庸、匠氣。

但從美國科羅拉多州藝術博覽會評委會在得知《太空歌劇院》是一副由AI生成的作品後,依然決定向其頒發獎項來看,承認AI作品具有藝術價值的觀點也同樣存在。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在這一輪的AIGC浪潮中,相比谷歌、Meta等巨頭,反倒是Stability AI、OpenAI等初創企業“搶灘”獲得了巨大的優勢。但這顯然並不意味著這些巨頭對此不夠重視,其實早在OpenAI推出ChatGPT的前三個月,Meta就曾釋出過類似的對話機器人Blenderbot。而對於Blenderbot未能“火起來”的原因,Meta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Yann LeCun則將其歸咎於對內容稽核過於謹慎、而導致的對話結果無聊。

其實隨著科技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日益增大,對“新技術”採取謹慎態度早已是頭部企業的共識,這一點從谷歌目前並未公開MusicLM一事上就有所體現。但目前有訊息顯示,在市場競爭壓力之下,巨頭們似乎也有意“冒險”。

對此就有些AI倫理學家表示,科技巨頭匆忙進入市場可能會讓數十億人面臨潛在的危害,比如分享不準確的資訊、生成假影象,或是讓學生有能力在考試中作弊等。

不過儘管目前谷歌等巨頭還很“保守”,但據Gartner方面預計,到2025年,AIGC將佔所有生成資料的10%。而且紅杉在《Generative AI:A Creative New World》一文,更是“盛讚”AIGC有潛力產生數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甚至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就正是與ChatGPT師出同門的GPT-3模型。

事實上,儘管AIGC現階段仍面臨諸多挑戰,但寒冬在後、桎梏在前,好不容易覓得下一個突破口的科技巨頭,顯然不會坐以待斃。只不過從目前來看,無論巨頭還是初創企業,都尚未在AIGC領域探索出明確可行的商業模式。

就在AIGC走紅後,騰訊很快在QQ中上線了“QQ小世界AI畫匠”、百度推出AI繪畫應用“文心一格”,抖音方面則推出了AI繪畫特效,並且這些產品也確實帶來了流量與話題。但隨著使用者新鮮感的不再,這些產品的熱度也驟然下降,而哪些生成的作品更是被新的內容推向網路資訊洪流的深處,也使得這樣的嘗試更像是一輪營銷活動。

另一邊,“工具化”則似乎正成為AIGC試圖完成商業化落地的一個方向。作為OpenAI背後的投資者,據悉微軟不僅有意加大投資,還計劃將ChatGPT整合進自家搜尋引擎必應Bing,以及Word、PowerPoint、Outlook郵箱等辦公套件中,並表示一旦進行了有效的整合,未來將可能改變超過10億人編寫和演示文件、文稿和電子郵件的方式。

近日還有訊息稱,百度方面

正計劃在2023年3月推出與ChatGPT類似的對話機器人產品,且最初版本將嵌入其搜尋引擎中。此前在早些時候,百度還

推出了新一代AIGC營銷內容生產工具“營銷內容AI助理團”。據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何俊傑介紹,“目前百度有三分之一的廣告分發已經用到AICG能力”。

只是在現階段,AIGC真的能夠擔起這一重任嗎。且不談潛在的版權風險、倫理爭議,僅在技術層面,目前AIGC的成熟程度或許還很難滿足商業化的需求。要知道,當下即使是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好對話機器人的ChatGPT,也會“一本正經”地給出與命題南轅北轍的答案。

在《Generative AI: A Creative New World》一文的結尾就提出,如今的AIGC產業與iPhone剛出現時的移動應用場景頗為相似,有些噱頭、但比較單薄,競爭差異化與商業模式尚不明確,但卻“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在紅杉方面看來,AIGC融入人類工作、創作和娛樂方式的未來將“很容易想象”。

但這一番“預言”能否實現,顯然當下還沒有人能夠斷言。不過從目前一眾科技企業的相應投入來看,這場圍繞AIGC展開的戰役已然打響。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