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趙麗穎馮紹峰官宣離婚,這次真的是蓄謀已久的決心離婚,你怎麼看?

毫不意外,趙麗穎馮紹峰官宣離婚後幾個小時網路到處都是吃瓜群眾的分析,事後諸葛亮觸目即是——家境差異、馮的感情經歷多而趙單純如白紙、年齡差異、一推再推的婚禮……這些分析使得上個月馮紹峰告離婚謠言的新聞像是假新聞,使得這次突然宣佈的離婚像是蓄謀已久——從兩人已無商業關係說明下決心離婚的確有一段時間了。

先來看一下兩人之間的時間線:

2017年4月6日 14:20

趙麗穎馮紹峰合作《西遊記之女兒國》

2017年9月21日 11:27

趙麗穎在馮紹峰家中共度一晚

2018年10月6日 11:16

趙麗穎宣佈與馮紹峰結婚

2018年12月25日 11:30

趙麗穎馮紹峰合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019年1月14日 19:49

馮紹峰趙麗穎官宣懷孕

2019年3月8日 17:53

馮紹峰曬寶寶腳印照宣佈趙麗穎生產:母子平安

2019年8月16日 16:24

趙麗穎和馮紹峰計劃巴厘島補辦婚禮

2019年8月19日 14:38

馮紹峰趙麗穎將於十月補辦婚禮

2020年9月10日 12:24

馮紹峰勝訴闢謠離婚出軌傳聞,造謠者發文正式道歉

2020年10月7日 14:09

趙麗穎為42歲馮紹峰慶生

2月23日 23:06

馮紹峰趙麗穎同遊三亞

3月18日 09:40

馮紹峰告離婚謠言,獲賠7000元

4月23日 10:06

趙麗穎馮紹峰無預警宣佈離婚

4月23日 10:16

馮紹峰迴應離婚:日子很長,過去很好

4月23日 10:37

趙麗穎馮紹峰已無直接商業關聯

4月23日 11:46

趙麗穎迴應離婚:日子很長,過去很好,願未來更好

聚少離多是離婚的原因嗎?豈不聞“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如果聚少離多就會離婚,那些公安幹警、駐外工作人員怎麼辦?這只不過是最容易找到的看似合理的理由。就連心理學家做調查研究都證明異地戀可以修成正果,怎麼不需要異地生活的夫妻就維繫不了婚姻?

趙麗穎V博已經設定半年可見,也清空了和馮紹峰秀恩愛的過往,相之後馮紹峰也設定了半年可見。由此推測,或許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趙麗穎徹底被惹火了,果斷與過去這三年的關係做了切割,這段關係徹底了結。

馮紹峰做了對不起趙麗穎的事情,還是家庭成員間的矛盾?我們不得而知。我們也不必非要知道。我們更該關心的是:究竟該怎樣維持婚姻的幸福?

《幸福婚姻七法則》是由美國作家戈特曼(Gottman。J。M。)和西爾瓦(Silver,N。)著,作者 約翰·M。戈特曼是研究婚姻家庭問題的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現任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以及西雅圖婚姻家庭研究所主任。南·西爾瓦是《家長》雜誌的特邀編輯,是《健康》雜誌的前任主編。

在戈特曼看來,夫妻爭吵是正常現象,但那些離婚的夫妻在離婚之前的爭吵通常都是以冷嘲熱諷開始,末日四騎士“批評、鄙視、辯護、冷戰”悉數登場,越吵心越冷,越吵關係越疏遠,以至於最後怨氣積累到“不共戴天”——不能居住在一個地方、看到對方就咬牙切齒的底部,不得不離婚。

而那些即便爭吵也能“執子之與子偕老”的夫妻,都是能夠創造更多積極體驗從而保持積極體驗數倍於消極體驗的夫妻。

戈特曼總結了幸福婚姻的七個法則,簡要介紹分享如下:

愛情地圖,瞭解對方的興趣愛好。彼此坦誠相對,怎能同床異夢?作為關係最親密的兩個人,身心和諧心無間礙才能長久扶持。當然,不是說要去窺探對方的隱私,而是在尊重、接納和真誠的基礎上互訴衷腸、述說昨天今天暢想明天。

表達喜愛,學會欣賞對方的美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與其包容缺點,不如欣賞優點。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你欣賞的閃光點,更不要說你選擇與之步入婚姻殿堂的人。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你先不愛,才覺不愛。

彼此靠近,創造親密時光。親密關係重質量多於重數量,沒有交談沒有互動地待在一起,遠不如那種“三日不見如隔三秋”幸福。

恭敬不如從命,讓配偶決定你的一些事情。你的一些重要決策讓配偶參與進來,至少也要提前告知對方,請教對方的看法,這是尊重,也是增加兩人關係的有效方法。

非暴力溝通,學會妥協。總有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時候要學會表達感受和訴求,而不是指責抱怨橫加批評。

問題歸問題,關係歸關係。有調查發現婚姻中70%的矛盾會伴隨整個婚姻,這似乎印證了NLP理論的假設“一個人沒辦法改變另一個人”。著名的祈禱詞“接納不可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適用於每一對夫妻。不能解決的問題在認識之初就存在,並不妨礙兩人相愛,繞過去這些問題,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尊重彼此差異,自然能夠長久。

尋找共同的意義,創造“我們”的人生故事。當回首往事時,彼此的人生有對方的陪伴,當述說人生時能夠使用“我們……”,這樣的婚姻怎會不長久?

趙麗穎8千多萬粉絲,馮紹峰2千多萬粉絲。我們都是先喜歡某個角色,然後喜歡某個明星,喜歡某個明星然後開始關注那些撲朔迷離的明星婚姻。歸根結底,我們在投射——把我們的期待和喜好寄託在某個人身上,然後關注這個人,希望這個人好,或不好。

有吃瓜的群眾,也有憤慨的鐵粉,我們終究是我們自己。我們需要好好認識自己,過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