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文化】中國古代的人工運河,四通八達的水道,為後世開通隋唐運河

從先秦到南北朝,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開鑿了大量運河,其分佈地區幾乎遍及大半個中國。西到關中,南達廣東,北到華北大平原,都有人工運河的開鑿。最終,這些人工運河與天然河流連線起來,可以由河道通達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這為中國的交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此外,這四通八達的水道,還為後世開通隋唐大運河奠定了基礎。大業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煬帝動用百萬民工,疏通之前眾多王朝開鑿後留下的河道,最終,修建了規模浩大的隋唐大運河。此後,唐、北宋長期開鑿、疏浚、整修隋唐大運河,使得隋唐大運河一直使用了多年。

隋唐大運河全長2700公里,橫跨地球10多個緯度,貫穿中國最富的東南沿海和華北平原。它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在中國歷史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可以說,這不僅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水利建設工程,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條超級大運河。

今天,我們透過解密這段軼事,來了解隋唐大運河的奧秘。

柳孜鎮,古稱柳子鎮,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始建於東漢。由於,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通濟運河段,使其逐漸興盛,之後,更是成為了唐宋時期淮北地區的重鎮。東晉著名音樂家桓伊和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便成長於此,可見,當時柳孜文風之繁榮。

但是,到了南宋光宗五年(公元1194年),由於黃河的泛濫,通濟運河淤塞,使得柳孜鎮逐漸衰落。然而,幾個世紀之後,柳孜鎮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安徽省文物局考古隊,先後出土了8艘唐代船隻、宋程式碼頭和大量唐宋瓷器,這也證明了這片土地過去的繁榮。

1999年春夏之交,淮北市決定對宿州至永城段的公路進行拓寬改造,拓寬後的公路一部分沿著河南古堤(隋堤)穿過柳孜鎮。之後,經安徽長期的考古研究,認為柳孜鎮有一個古碼頭,所以,為了保護這一歷史遺蹟,當地政府決定對柳孜地區的路段進行挖掘。

經挖掘,一座沿運河南岸自東向西沿河而建的石碼頭,展現在了人們面前。整個碼頭為長方形建築,長14。3米,寬9米,高5。5米,東西、南面自上而下修建簷口,兩側路堤採用夯土防護,水側石牆陡高,便於乘船裝卸。經調查,該碼頭為北宋時期的貨運碼頭,這是隋唐大運河考古的首次發現。

然而,更令人興奮的是,考古隊在挖掘碼頭周圍的深層土壤時,意外發現了8艘古代沉船。其中,3艘沉船較為完整,1號船為長2。6米、寬1。92米的板式結構,尾舵如掃帚;2號船是一艘長0。6米、寬1。10米的巨大圓木獨木舟,出土時,船艙內有唐代釉陶泡菜罐等文物;3號船是一個長23。6米的木板結構。

由於,在埋藏沉船的土層中發現青瓷、三色瓷和“開元通寶”等錢幣,沉船的年代被專家認定為了唐代。這些沉船是在古河道南側的河底發現的,並向北傾斜,所有,專家推測,這是黃河洪水造成的。此外,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在運河中發現了這麼多的沉船。

另外,柳孜遺址還出土了大量陶瓷,其它為銅錢、鐵器、石器等。

這其中,瓷器最多,瓷體多為厚黃色或灰色,少數白色潔白細膩,瓷面多為素色,少數為印刷、雕刻、三色、點彩、堆砌;有罐、盆、壇、磚、瓦等器形;銅幣均為方孔元幣,包括開元通寶、嘉佑通寶、熙寧通寶;鐵器有三足釜、斧,石器有磨、石柱、錨等。

根據瓷器的釉色和釉面形狀,專家初步確定了隋、唐、宋時期的窯址:壽州窯、肖窯、吉州窯、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建窯、定窯、越窯、長沙窯、均窯,還有一些未知窯址,有待進一步的確認。柳子遺址出土的陶瓷器數量眾多,窯爐數量眾多,實屬罕見。

可以說,這樣的發現,為唐宋時期陶瓷工業的生產、運輸和出口,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通濟運河又被稱為新汴運河,在唐宋兩代被稱為汴河。通濟運河建成後,唐宋時期的中國,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運和河運體系。由於,黃河的泥沙,唐代每年疏浚一次。北宋末年,政權衰落,運河管理體制逐步放鬆,黃河多次決口,這更是導致通濟運河高出地面5米多。

此外,通濟運河也有新舊之分。老汴河向東流經肖縣、徐州流向泗水,西漢時稱之為“裂谷”或“琅塘運河”,東漢時叫“汴河”,直到隋朝初年,古汴河還在使用。此外,新汴河是隋煬帝新挖的河道,稱“通汴渠”,新舊汴河的分叉點在開封,新汴河過開封后折向東南,較古汴河更短。

隋煬帝修建了通濟運河、江南運河和永濟運河,全長5000餘里,是世界上最早、最長、最宏偉的人工運河。而且,大運河是隋、唐、宋時期的交通大動脈,通濟運河連線了黃河和淮河,將江南和江淮地區豐富的農產品運往北方,從而,解決了國家的資金和軍隊的供應問題,這是人力運輸無法辦到的。

此外,大運河還促進了兩岸城鎮的繁榮,促進了商業、外貿和旅遊業的大力發展,形成了一條運河經濟帶。唐宋是中國水運的發展時期,正是大運河保證了物資的供應,使之進入到了中國歷史的鼎盛時期。難怪安徽省文物局局長章家禮如是說:“隋唐大運河是當時王朝的命脈,其顯赫作用超過‘絲綢之路’。”

參考資料:

【《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水經注·淮水》、《江蘇水利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