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石濤為什麼會被康熙皇帝稱為石佛?石濤為什麼會被稱為石僧

公元1689年,康熙南巡到了揚州,他在此接見了一批江南名士。這些名士中有一個特殊的畫家叫石濤。對了,就是清四僧中的那位石濤。當時石濤寓居揚州平山堂一帶,他感覺受到了皇帝的重視,從此可以平步青雲。於是他寫了兩首詩,名為《客廣陵平山道上見駕恭紀》,在詩中他描述了見駕時的喜悅心情與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詩中有兩句“松風滴露馬行疾,花氣襲人鳥道攀”。馬蹄疾行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春風得意馬蹄疾,花氣襲人很容易讓人想到好事臨近。如此好的“彩頭”,引起了近代畫家的興趣,從而有了這幅《石濤詩意圖》,專門圖說這兩句詩。

這幅畫的作者是海派名家朱梅邨,他是吳湖帆的外甥。由於石濤是一位著名畫家,他畫石濤的詩,如何擺脫石濤的影響就成了創作中的首要問題。他乾脆採用元人技法,徹底擺脫石濤畫作的影響,從立意上就打破了慣性思維。

朱梅邨在畫中題寫了幾個字,“元盛子昭依承趙文敏遺規”。盛子昭是元代名家盛懋,他和元四家中的吳鎮是同鄉。世人常常拿他們兩人進行對比,盛懋成名很早,他比吳鎮名氣大很多。吳鎮一點也不豔羨他的名氣。因為吳鎮知道,十幾年後,人們將只會知道吳鎮,而不知道盛懋。

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跑偏了。盛懋不如吳鎮,那朱梅邨為什麼要學習盛懋的技法?原來盛懋是臨仿元人冠冕趙孟的高手,他學習盛懋的畫風是為了揣摩宋元畫風的轉變。只有瞭解,才能理清脈絡。朱梅邨是海派畫壇的摹古高手,他以傳統為師,還不排斥創新,從而形成了典雅細膩的畫風。

朱梅邨的創作沒有被石濤的詩句所侷限,他更多在表現山的壯美與樹的蒼勁。他透過山和樹強調文人對人生的思索。文人的想法有時很複雜,懷揣家國天下之事;文人的想法有時又很單純,遇到山水就像找到人生知己。朱梅邨畫的就是這種感受。

朱梅邨喜歡畫色彩分明的山水,於是他在畫中特別強調構圖的重要性。開門見山的全景式構圖,透過一道曲折延續的山脈,強調空間關係。這樣的手法,是清初王時敏的風格。色彩不能單純追求明豔華美,也要考慮到畫面結構,朱梅邨用作品展示了他對色彩的理解。

畫中人物在作品下方,僅僅起到點題的作用。他這樣安排,就是不想讓畫中人過於出風頭。畢竟詩意圖,強調的是韻味,不能僅僅是圖解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