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人的名字和字是同一個意思,為什麼諸葛亮、曹操、劉備都要字呢?

名字是一個人的稱呼需要,基本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我們國人的名字一般為三個字、兩個字,少數為四個字,古人也不例外,我們現代人的名和名字是同一個意思,但古人的名字中的名和字卻是分開的,是什麼意思呢?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曹操、劉備等人,但是別人稱呼他們的時候並不是叫諸葛亮、曹操、劉備,如諸葛亮一般稱呼為孔明,曹操則為孟德,劉備為玄德,這裡的名便是諸葛亮、曹操、劉備;字則是孔明、孟德、玄德。既然已經有了名,為什麼還要字呢,此外,還有一個別號,一個人,有名、有字、有號,叫起來不是很麻煩嗎,古人是吃飽沒事幹給自己添麻煩?正所謂萬物存在皆有理,既然存在了,必然有它的意義。

“名”又叫“本名”,在夏朝之前就已經出現,一般出生三個月後即取名,是個人特稱。“字”又稱“表字”,因為“字”往往對“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有關聯的,與“名”相表裡,故又稱“表字”。據考證“字”起源於商朝,商朝創立者商湯,名天乙,字湯。

前面說到名和字是相表裡的,它們之間的意義不僅是可以相同的、相輔的,還可以是相反的,例如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字平子,屈原,名平,字原,宋代詩人陸游,字務觀,這裡的衡和平、平和原、觀和遊的意思是相同的;意思相輔的則更多了,例如“鴻”、“鸞”是兩種吉祥的飛鳥,古人就會取名帶“鴻”字,取字為“鸞”,東漢文學家梁鴻,字伯鸞,白居易字樂天,“樂天”與“居易”是相輔的;宋代作家晁補則更有意思,他字無咎,意思就是隻有“補”才能沒有過錯,即“無咎”。但也有一些取字與名相反的,最熟悉的是朱熹,字元晦,元代畫家趙孟頫字子昂,其中的熹與晦、頫與昂意思都是相反的。

古人取字多根據古典,冠禮是古人成年的標誌,取字和冠禮同時進行,冠禮是在20歲,取字之後便可以結婚生子了,也就標誌著可以走向社會了。古人講究尊卑有別,等級觀念森嚴,長輩、平輩之間的叫法自然不同,而取字恰恰也是為了區別尊卑,古人的名,常用於自稱,字主要方便他人對自己的稱呼,平輩或彼此地位相當者,尊稱別人用字不用名,如果直接叫別人的名,則是對別人的一種冒犯和不尊重,“指名道姓”、“直呼其名”是貶義詞大概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謙稱自己用名不用字;對長輩則稱名,以表示自己的尊敬與謙恭,另外老師稱呼學生、領導對下級,亦可稱其名,這樣顯得更親切,但一般稱呼其字,如果直呼其名恐怕是帶有不滿情緒了。據《疏》記載:“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很好地解釋了字與名的用法。不僅男子長大後需要取字,女子同樣也需要,女子在未出嫁之前叫“未字”,到十五歲時到達出嫁年齡,需舉行笄禮,並取字供朋友叫喚。

古人認為靈魂很重要,而名是代表人的靈魂的,古人認為死後需要避諱的,以免侵犯靈魂,故而死後要避免名,封建觀念根深蒂固,於是由死後避諱發展到生前避諱,取一個與名相表裡的字,古人的避諱規則中有一條是避名不避字,人們稱呼多用姓與字聯用,如曹孟德、周公謹、趙子龍、屈原等,這正是避諱的結果。

古人講究等級觀念,時常用名與字來表示家族中的人員長幼,特別是在先秦時期尤為盛行,孔子名孔丘字仲尼,這裡的“仲”就是第二的意思,此外,還有伯、叔、季,伯是兄,叔、季是弟,在名或姓之前加上這此類詞即可表年長老幼。秦漢以後,為表達同輩的關係或親兄弟的關係,逐漸在名或字中用上一個相同的字或偏旁,如平叛安史之亂的名將顏杲卿和他的弟弟顏曜卿、顏春卿都含有“卿”字,和他們同輩的堂兄弟大書法家顏真卿也用 “卿”字,又如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兄弟共用偏旁“車”表同輩等,我國很多農村一個村子的人中每一代人的名字都有一個字是相同,大概與此有關。

除了名、字,古人還有“號”。“號”又稱別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是對人的一種尊稱,起源於周朝,《周禮》道,“號,謂尊其名, 更為美稱焉。”但號可不是人人都必須起的,號多為文人居士為自己所起,起號相對起名、起字少了很多行輩、宗法、字義的限制,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起號者本人的感情,有表達自己憤世嫉俗、與世無爭的高尚情操的,如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周敦頤的濂川先生;有表達蔑視權貴、報效祖國的,如陸游的放翁;有表達住所的美名的,如一李白的青蓮居士、宋代蘇軾的東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等。相比名與字,號更能表達作者的個人思想,有著較深的寓意。

雖然字和號已不適應時代要求,但卻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

文:飛揚

參考文獻:《儀禮·士冠禮》《疏》《周禮》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