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燕雲十六州是怎樣的存在?為什麼影響了北宋,甚至後世整個中原呢?

史學界的許多學者認為,北宋燕雲十六州的缺失,就像一位先天的哮喘病人,被掐住喉嚨,最終死於呼吸困難。那麼燕雲十六州是怎樣的存在呢?為什麼影響了北宋,乃至後世整個中原?這就得慢慢說道了。

燕雲十六州的事起緣由:割地之痛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雲指大同,燕指北京。從地理位置看,燕雲十六州主要是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北部。自古以來這裡就是中原王朝,說白了就是漢人阻擋北方遊牧民族的主要屏障。地勢險要,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唐王朝滅亡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混亂時期,即五代十國時期。從根本意義上講,五代十國形勢的出現,實質上是唐代一百多年來割據的延續。這是一個傳承的時代,契丹人在北方建立的遼國崛起,逐漸成為中原王朝的一大威脅。

契丹人原本就善於騎射,部族也很多,各部族也為了奪取資源衝突不斷。耶律阿保機統合了契丹八部後,契丹族為了解決物資不足的問題,南下入侵中原地區。此時的中原之地,正是群雄追逐鹿的時期,恰恰給了契丹人南下入侵的機會。

中原河北的地方勢力經常引誘契丹作為外援,契丹人則從中得取利益。在漢人和契丹人的相互利用和利用中,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政治體系的完善,使耶律阿保機大吃一驚。

耶魯阿保機在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後世稱其為遼太祖。不得不說,耶律阿保機是一位高瞻遠矚的帝王,他一邊稱帝建都,一邊造字,立法,設官職,練兵,一邊不斷擴張疆域,逐步吞併周邊部落,還滅掉了“海東盛國”渤海國。可以說,耶律阿保機在位期間的內外政策提高了國力,奠定了契丹接管燕雲十六州的基礎。

上為耶律阿保機影象

耶律阿保機去世後,兒子遼太宗耶律德光持續開疆擴土,沒過多久撿了個大便宜。後唐的大將石敬瑭受到李氏皇族的排擠猜疑,引發了內部糾紛。石敬為了保護自己,為了奪取權力,親自向契丹求助,並承諾向契丹稱臣且割讓燕雲十六州。

石敬瑭在耶律德光的幫助下,建立了後晉,並將遼帝尊為“父皇”,同時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子皇帝”,燕雲十六州也拱手讓給了契丹。這一割就是四百多年,直到明朝才收復燕雲十六州。

失去燕雲十六州之日,漢人就一直掙扎收復失地。周世宗柴榮嘗試北伐,中途病倒。後來,失去的燕雲十六州成了北宋的心病。

此後,北方遊牧民族打開了入侵中原的大門,漢族人民的安全失去了重要保障。。

趙匡胤之痛,後人之疑難雜症

北宋之心病

燕雲十六州東至河北遵化,南至河北河間,西至山西神池,北至長城,位於長城以南,素有“中原鑰匙”之稱,是華北平原的門戶。燕雲十六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秦朝的萬里長城也是這一帶建造的。長城作為中原王朝抵禦遊牧民族的重要屏障,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但是,位於萬里長城以南的燕雲十六州就像堤壩有縫隙,別小看這小小的縫隙一旦決堤就可能引發大災難。這是其中之一。

其次,在冷兵器時代,遊牧鐵騎相比以步兵為主的中原王朝軍隊,無疑具有很大的優勢。在塞外大漠與中原地區之間,越過燕雲十六州天塹,便是一片平坦的華北平原。北方的遊牧民擅長騎射,以騎兵作戰,騎兵的機動性非常高,與漢人的步兵相比,他們來去自由,戰鬥力相當強。

但是,騎兵的缺點是,只有在平坦的地勢的幫助下,才能發揮出最高的戰鬥力。被群山阻擋,若有燕雲十六州之地,騎兵的戰鬥力就會大幅度下降。其戰略作用也在於此。

由此可見,沒有燕雲十六州的北宋,先天缺乏抵禦騎兵作戰能力。北宋始終“柔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失去燕雲十六州這一戰略要地,對北宋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宋太祖之遺憾:未出師而先亡

契丹人獲得燕雲十六州以後,無論喜不喜歡漢人的生活方式,總之契丹當權者在幽州的生活時間變長,到大漠的遊獵時間卻幾乎沒有了。燕雲十六州農耕發達,農業、手工業和其他文化活動都比遼國本部發達。可以說,燕雲十六州對契丹經濟的發展和促進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遼國重視這個地區的發展,以幽州為南京,上京作為皇都,屹立於宋朝北方。北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開始存錢,打算買回燕雲十六州,準備來一場商品交易外交。

燕雲十六州是趙匡胤惦記的地方,當時的契丹軍力發達,騎兵特別強大。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的軍事討伐,在宮中設定了封椿庫,不斷地存錢。等達到一定的儲備,打算用這筆錢給契丹人買回燕雲十六州。如遼國不同意,便以其金募兵,擴充兵力,軍事討伐。到時遼國不但一分錢領不到,還將歸還燕雲十六州。

趙匡胤這一手,可以說是先君子後小人的計策。但可惜的是,此志尚未完成,太祖而先亡。

後世子孫之痛

割據之初,當地民眾和學者經常越界逃離前往中原。蕭太后執政後,以燕十六州為漢化的榜樣和基礎,把燕雲十六州視為遼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遼聖宗登基後,漢人地位提高,入朝為官,老百姓逐漸認可了遼國的身份地位。時間和政策慢慢磨滅了本土漢族的民族身份,燕雲十六州的所有權也慢慢變的複雜化。

以宋太祖趙匡胤酒杯酒釋兵權為開端,北宋政權確立了自己的統治綱領,即打壓武將尊崇文人。因此,一提起北宋,總是這樣說。雖然富有,卻沒有權勢,受人欺侮。特別是對外的戰鬥能力非常弱。一直被晉,契丹和西夏欺負,北宋二帝被金人捉住,釀成了靖康之難的恥辱。由此可知,北宋的軟弱,並非單純的軟弱。

對北宋來說,燕雲十六州的收復,不僅是面子問題,也是生死存亡的問題。大宋歷代皇帝皆知,燕雲十六州一日難復,北方的危機一日難除。

趙匡胤死後,宋太宗試圖用武力收復失地。但在高梁河戰役中被遼人的箭射中,幾年後因長瘡而死。經過漫長的戰爭,宋朝直到公元1004年才奪回此地。

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有一次機會擺在宋皇帝真宗面前,他並沒有珍惜,但失去後,後世的子孫都為他懊悔得腸子都發青,可惜時光一去不復返。可以看出,在歷史的漫長潮流中,個人,特別是當權者有時決定會改變歷史發展的方向。說白了,歷史的實質是權力更迭的過程。

恥辱之事:一心求和

如果有這樣的戰爭:一方在正確的時間,地理位置,人和的優勢下,但最終卻放棄選擇失敗。這種戰鬥出現在北宋兩次,一次是宋太宗,他心裡很憋悶。另一回是宋真宗,他悠閒自在。前後皆為收復燕雲十六州,前者幽州之圍,後者澶淵之盟。

公元979年,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匡義親自出兵指揮幽州之戰。其優勢盡佔,幾乎打到遼國大門,遭到對方的快速反攻,一招索命,由勝而敗。

趙匡胤給弟弟留下了豐富的軍事班底,還有曹彬和潘美等軍事大將的輔佐,拿幽州應該不是什麼難題。但是,在戰爭中最害怕的,就是亂指揮的趙匡義,他治國尚可,但軍事才能遠不能與趙匡胤相比。更糟糕的是,他自己有幾斤幾兩都不知道,必須自己親自掛帥,結果就是自取其辱。

綜上所述提到燕雲十六州的權屬複雜,漢人入遼為官。當時,幽州大將是遼國著名的韓德讓。作為幽州守將,面對宋軍包圍,沉著冷靜地安排了指揮,將漢家兵法之守城之計發揮到了極限,為救援遼國爭取了時間,為改變戰場形勢立下了豐功偉績。

簡而言之,宋太宗發起的對幽州的圍攻,原本是以收復河山為目的,最後三十萬精銳師在宋太宗的瞎指揮下全軍覆沒。此後,幽州成了宋人永遠無法跨越的障礙。

時間眨眼到公元1004年,宋軍野戰不足,但是有一些防禦能力的,畢竟中原先進的軍事技術,宋的步兵和弩箭也不是吹的。遼國對宋邊境,雖常作騷擾,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好處。

然而,雙方已經戰鬥多年,北宋每年都要承擔大量的軍費開支,但遼始終不能攻入宋朝的邊界,得不到漢人的財物,作為遊牧民族,首先是面臨飢餓。而且,契丹人並不多,因為常年戰亂,死的人年年增加,再死契丹人就死絕了。

因此,蕭太后掌權,對宋朝的戰略由強攻變更為迂迴戰術。公元1004年10月,遼國二十萬大軍繞道切入宋腹地。這幾乎打亂了宋的防線佈局,遼國借騎兵之速,能打就打,攻不下就繞到黃河邊,因此宋都城汴梁危急。

受到強敵的壓迫,北宋君臣陷入混亂,受到主戰派宋代名相寇準的刺激,宋真宗親征,率大軍到澶州城下。皇帝親自出徵,極大鼓舞了宋軍計程車氣,正準備包抄遼軍之時,蕭太后卻主動求和。

宋真宗與太祖太宗不同,不是騎射長大的。他是讀四書五經長大的。說白了,連刀都沒動。血性更是不值一提。遼國求和,就拿真宗的意思,只要不打仗,說啥都行。

因此,宋遼雙方結下了盟約。歷史稱為“澶淵之盟”。宋不但未要求歸還燕雲十六州,而且每年向遼國進貢絹二十萬匹,紋銀十萬兩。

澶淵之盟,有人說失權辱國,有人卻說促進宋遼和平。但是,花錢買和平在任何時代都行不通。多年來,對這一條約提出質疑的聲音一直持續到現今。

宋人把唐朝的安史之亂記在心上,北宋的知識分子對於對外戰爭這樣的大事,認為武將有權國家必定天下大亂,重視文人才是王道。但是,宋朝精通詩書的文人墨客們,把侵略者稱為蠻夷,嘲笑他們沒有文化。一方面苟活於世,這樣渡北宋,矇騙南宋,最後在元朝安逸的生活著。

總之,燕雲十六州之失, 僅僅是影響了一個北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