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經光學掃描, 吳哥窟遠比現存大800多倍, 建造或早於巨石文明

今天聊一個由高科技資料復原出來的超級歷史遺蹟——吳哥窟,柬埔寨語叫“angkor wat”。

2014年,一位澳大利亞的考古學家埃文斯正帶領著他的團隊緊鑼密鼓的開展著工作,他們要用光學雷達系統對柬埔寨的吳哥古城進行掃描建模,但當他們將所有資料全部輸入電腦之後,一個驚人的結果產生了,在反覆進行資料核對之後他們確認,眼前這個陌生而龐大的城市,的確屬於吳哥古城,吳哥窟大概佔地約1。62平方公里,而模擬出來的城市卻是它的800多倍,這個面積足以匹敵當今的英國倫敦(1583平方公里)。

吳哥窟列屬於世界文化遺產,最初發現這個古蹟的是一個法國探險家、博物學者,他叫亨利·穆奧。

時間是1860年初,他想要前往柬埔寨的熱帶叢林,從那裡再發現更多的昆蟲種類,用以充盈他即將出版的昆蟲圖譜,可昆蟲沒找到幾種,卻發現了一座用石頭堆砌而成的塔樓,奇怪的建築迅速引起了穆奧的好奇,他想走近具體研究一下,可走著走著,一座藤蔓纏繞的宏偉建築群出現在了他的眼前,而這個建築群就是吳哥窟的所在位置。

如果從空中鳥瞰,吳哥窟共分為裡外兩層,外部由長方形的護城河圍繞,內城則是穆奧發現的那片建築群,吳哥窟的最中央有著5座佛塔,它們狀似蓮花,遠遠看去造型酷似曼陀羅圖畫。

根據當地僧侶的說法,這是一個來歷不明的建築群,它們就好像自己從土裡長出來的一樣,但也有一種說法,這座寺廟是由米開朗基羅所建,穆奧聽了這些甚為驚奇,回國後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了遊記,在書中他將吳哥窟描繪成一處可以與所羅門的聖殿所匹敵的地方,同時他真心認為吳哥窟比希臘或羅馬所留下的那些神蹟更加的宏偉。1863年這本遊記一經問世,便引來了大量的粉絲,粉絲們根據他的介紹,紛紛前往叢林深處尋找吳哥窟,這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

考古學家發現在吳哥窟的內牆上刻滿了古老的梵文,經過反覆地翻譯核對,得出了不少令人意外的內容,其內容大概意思是,早在9世紀時,這裡便是高棉帝國的首都,直至15世紀約有38位君主在這裡治理著屬於他們的國家。

這些文字中還提到了一個叫蘇利耶跋摩二世的國王,他當時也被稱作太陽王,與文字相對應的是吳哥窟的牆壁上還刻畫著他的浮雕,根據歷史記載,這位太陽王生活在公元12世紀,也就是我們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在那個時候柬埔寨還不叫柬埔寨,而是叫高棉帝國,那時候這位太陽王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他用自己那支由100頭大象所組成的軍隊,橫掃泰國、越南、寮國、緬甸,甚至還有中國雲南的部分地區,這位太陽王有一大嗜好,便是大興土木,因此考古學家認為,吳哥窟應該大部分都出自他之手。

如果你去過吳哥窟,你會發現,那裡的房間都很小,而且到處刻畫著各種神像,這讓考古學家聯想到曾經高棉皇族的廟山習俗,這個廟山有些像我們的陵墓或祠堂,我國古代總是稱皇帝為真龍天子,相對應的高棉人則認為他們的國王都是神的化身,比如前面提到的蘇利耶跋摩二世,當時他便被認定是毗溼奴神的化身,這也能夠解釋得通神廟為什麼供奉的是毗溼奴了,如此推斷,神廟極有可能就是這位太陽神的廟山。

為了找尋證據,歷史學家將目光投向了它的鄰居們,其中一本由元朝人周達觀所寫的《真臘風土記》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根據中國的史料記載,這個真臘指的就是高棉(唐朝音譯),在書中提到了一個叫魯班墓的地方,對於這個地方,周達觀這樣寫道:國王死後,有塔埋葬。如此一來,專家們也很快便確認了吳哥窟的真實用途。

每次一提到古建築群的修建,都是個有難度的問題,吳哥窟的修建也不例外,經檢驗,它的整體建築全部是用紅色砂岩修建而成,倘若根據當時的修建水平,吳哥窟當時應動用多達30萬人,經30年方可修成,有一說一,埃及古薩大金字塔才用了10萬人花20年修成,對比之下,吳哥窟的工作量足足大出了4。5倍,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按照這個體量計算,前面提到的1500平方公里的光學掃描城市,要多久才能建成呢?

專家們馬上查閱史料,對同一時期進行了橫向對比。

北宋的開封和歐亞交界的君士坦丁堡,在12世紀屬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兩座城市,當時開封的城區面積約為50平方公里、人口數量100多萬,而君士坦丁堡的面積剛不足20平方公里、人口則為50~100萬之間,要知道那個時期,中原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絕對是世界數得上的強國,刨除掉日常生活工作之外,能調動30萬勞工的也只有這兩個國家,可當時的高棉帝國完全不能與此匹敵,這便不符合當時高棉的國情了,那究竟是哪裡出了紕漏呢?

這裡要先介紹一個人,他叫漢考克,是史前文明研究者,也是吳哥城的高熱研究人員之一,他發現吳哥窟的修建是依照一些天文現象所修建的。

首先他發現,每年的3月20日,也就是春分那一天,站在吳哥窟的中央大道上,都會看到太陽冉冉的升至塔尖的正後方;

其次漢考克透過計算機比對發現,吳哥城的修建與12500年前的天龍座可以完全匹配得上,而神廟正正好好修建在了龍頭不遠處;

除此之外,漢考克還發現,吳哥窟無論是從建築的堆砌手法,還是使用技巧方面,都與古老的巨石文明極為相似,他們同樣採用不用粘合劑,只將一塊塊石頭打磨到完成能免互相貼合,比如埃及吉薩金字塔區的山谷神廟、秘魯的瓦伊塔拉教堂等等,都使用的是這種方式。

經過漢考克的推論,專家們馬上意識到,或許吳哥窟最早根本不是修建於9世紀,而是更早的12500年前,是同屬於巨石時代的古老建築,如此也就能夠解釋得通,經光學掃描形成的吳哥城,其實有著更遙遠的建造歷史。

或許整個建造順序是這樣的,生活在9世紀的太陽王,發現了這個古老的建築群,熱愛建築的他決定加以利用,於是便在這個基礎上開始修繕廟山,將他為已所用。

其實縱觀歷史,這樣做的也不僅僅是他一家,還有許多的古老建築群,最初根本不知是誰開始修建的,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兩個經典巨石建築,再比如黎巴嫩的巴勒貝克朱比神廟,他的27塊巨石地基最大的石條可達到20米長4。5米寬3。6米高,這種尺寸放到今天進行加工運輸都是有困難的,更何況那個遙遠的古羅馬時代。以此類推,這類巨石建築物是絕對的歷史玄幻遺留物品,對此你又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