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德國與美歐內訌之際,外媒稱朔爾茨將訪華,以改善關係,中方迅速回應

要說當下除了俄羅斯,誰令美歐最頭疼,估計非德國莫屬。自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盟對俄羅斯能源進行制裁,導致自身遭遇能源危機,德國這位歐洲“老大哥”也不堪重負,開始與美歐唱反調。

此前,為了進一步遏制俄羅斯,歐盟提議對俄羅斯天然氣價格進行限制,德國總理朔爾茨拒絕了這一提議。他表示,限制俄羅斯天然氣價格,可能會引發莫斯科的報復,導致俄方完全斷供歐盟的天然氣。德國的態度引發了歐盟內部的不滿,一名歐盟外交官直言,天然氣限價協議未能達成是因為德國。

在歐盟引發不滿後,德國轉頭又想斷美國的財路。歐洲深陷能源危機的泥潭,作為盟友的美國,非但沒有拉歐盟一把,還落井下石,將天然氣以4倍的價格出售給歐洲國家。按美國以往的做派,德國深知直接與美國談判贏面不大,於是在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上,朔爾茨向歐盟領導人提議,與日本、韓國等組成買方聯盟,說服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型天然氣出口國讓利。朔爾茨還表示,他將利用G7主席國的身份推進組建這一“全球聯盟”。

在國家利益面前,德國與美歐各國產生分歧並不奇怪。就在這個敏感時刻,有外媒報道稱,朔爾茨將於十一月訪問中國。有外界人士猜測,朔爾茨在與美歐內訌之際訪問中國,旨在修復與中國的關係。對於這一訊息,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沒有可以釋出的訊息。

儘管朔爾茨訪問中國一事並未得到證實,但改善中德關係卻非常有必要。朔爾茨上任以來,德國開始採取“對華強硬”的政策。德國外交部曾發文,敦促其他政府部門將中國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也表示,為了減少對華依賴,政府正在制定新的對華貿易規則,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天真”。朔爾茨則表示, 減少對進口的依賴,是為了維護德國國家安全,不管是在供應鏈還是出口問題上,德國應該更加“多元化”。

德國政府“對華脫鉤”的口號喊的響亮,商界反對脫鉤的聲音更洪亮,畢竟政府口號喊得再響亮,實際的損失還是要由企業來承擔。此前,中企與德國漢堡港務集團達成交易,欲收購漢堡港第一集團碼頭35%的股份,但德國聯邦政府遲遲未能批准這一交易。德國漢堡港務集團總監馬特恩直言,拒絕中國的投資不論是對港口,還是對德國,都是一場災難。德國租車公司巨頭SIXT更直接,公開表示SIXT未來6年內,將陸續從比亞迪購入10萬新能源汽車。

事實也證明,德國政府“對華脫鉤”的政策確實欠缺考慮。據安聯集團釋出的一項分析報告,中國是全球供給最大的國家,每年為全球價值鏈提供近3。4萬億美元的產出,美國和歐盟對中國依賴度很高,貿然將中國排除出全球供應鏈,只會兩敗俱傷。

朔爾茨在上任前曾表示,會延續前總理默克爾的外交政策。雖然上任後其外交政策向美國傾斜,一度採取了“對華強硬”的政策。但一切的政策,都應建立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德國拒絕對俄羅斯天然氣限價,帶頭組建G7+應對美國天價天然氣,就是朔爾茨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維護國家利益的體現,在這一背景下,德國重拾默克爾的對華政策,修復與中國的關係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