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薦讀】水滸傳中秦瓊和單雄信,原來差別在這裡!你絕對想不到

一、江湖中的秦瓊和單雄信

秦瓊和單雄信,是隋唐時期兩位著名的人物,在民間(江湖),兩人都擁有龐大的粉絲。那麼秦瓊和單雄信,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千萬別提什麼忠義,因為已有定論了,所謂: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劉、關、張講忠義,那是因劉備最後當了皇上。瓦崗山可有帝王?是程咬金,還是李密?程咬金當混世魔王大德天子,那是評書或《隋唐演義》為“逗大家開心”,而特意設定的搞笑橋段。

李密倒是稱了“魏公”。可惜,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大唐,尤其是李世民的主角光環的照樣下,完全變成“反面典型”一枚。也就是說,瓦崗山沒出現被認可的皇上,還能有啥資格談忠義,對誰去談?

所以,秦瓊和單雄信最大的差別,就是各自的形象差異。秦瓊因最終投降了李世民,變成了大唐開國功臣,故而成為了“英雄名將”,以至於還被神化為“門神”。單雄信卻自始至終,都無法擺脫身上的“草莽豪傑”標籤。

也正是基於此,無論《說唐》還是《隋唐演義》,單雄信就成為了公認的綠林總瓢把子,是一身江湖豪傑氣,跟“廟堂”一貫絕緣,妥妥江湖大哥。故而為何《隋唐演義》中,羅成要跟單雄信打架?還總是針對單雄信進行各種打擊,讓堂堂江湖大哥單雄信不斷丟臉,降低其江湖威望?

這沒辦法,羅成是標準的官二代,老爸是燕王羅藝,本質上就跟單雄信這類江湖大哥,互不順眼,互不服氣。所謂,廟堂認權力,江湖比拳頭。羅成武力排第七,單雄信武力排第十八,等於是全面碾壓單雄信。

好在兩人中間,還站著秦瓊為緩衝,但實則卻成了“得利者”。單雄信的江湖威望降低多少,秦瓊就增補多少,這是為何?

秦瓊雖也跟單雄信一樣,開局屬於草莽,但他卻總跟廟堂,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比如是燕王羅藝的親戚,少保羅成的表哥,後來還成了靠山王楊林的乾兒子等,總之是從一個“廟堂”,走向另一個“廟堂”。哪怕當了瓦崗好漢,都是兵馬大元帥,這種“很廟堂化”的官職。

因此,秦瓊的形象,總是給人以正氣滿滿的感覺,單雄信就總有股邪氣在身——這其實才是兩人最大的差距。無論文學形象,還是歷史形象,都是高度一致的。

二、歷史上的秦瓊和單雄信

搞懂了秦瓊和單雄信的江湖形象,也就能理解,為何要對標兩人了。概括說來就是,由於《隋唐演義》的影響,把秦瓊給完美化了,而單雄信則被扭曲化了。因為歷史上真實的兩人,本質上並沒有啥不同。

先說秦瓊,他最初是隋朝名將來護兒的手下,被來護兒很是欣賞,認為這位年輕人前途無量,以至於秦瓊喪母時,來護兒親自去弔唁。也就是說,秦瓊本來就是吃官飯的人,不是跑江湖的。

隨著隋煬帝搞亂大隋天下,秦瓊又追隨了另一位大隋名將張須陀,由此脫穎而出。但可惜張須陀遇到了硬茬子,瓦崗山的李密,張須陀戰死,秦瓊又投奔了裴仁基。隨後裴仁基由於被陷害,一怒之下歸降了李密。秦瓊這才跟瓦崗山有了聯絡。

對秦瓊李密是非常看重,先後任命了四大驃騎,統領他的精銳(內軍),分別為:秦瓊、程咬金、羅士信和裴行儼(這便是《隋唐演義》中,瓦崗五虎將的原型)。李密還經常自我吹噓說,我這內軍精銳,別看才八千人馬,但暴揍對方十萬大軍不在話下。

可惜,李密雖吹噓得挺好,奈何兵敗給了王世充。於是秦瓊就又投奔到了王世充手下。但可惜,由於王世充喜歡發誓,卻從不兌現,故而引起了手下的不滿。程咬金就對秦瓊說:“王世充跟個老巫婆一樣,一看就不是能成事的主公,咱快走吧。”

就這樣,在李世民跟王世充大戰時,秦瓊、程咬金還有張亮,就陣前反水,投奔了李世民。看看秦瓊這奮鬥路線,也是今兒追隨這位,明兒投奔那位,可有什麼忠義可言?

再看單雄信,他的經歷可就簡單多了,翟讓在瓦崗山扯起大旗時,單雄信就去了。於是翟讓、單雄信和李績,就並稱為瓦崗三巨頭。單雄信一直都是軍事統帥。

後來李密到來,翟讓讓位給李密,單雄信屬於瓦崗元老,依然統領大軍,只不過李密明白,想站穩腳跟,就必須培養自己的人馬,單雄信終究屬於翟讓的嫡系。故而他這才搞出了,瓦崗內軍四驃騎,讓秦瓊、程咬金、羅士信和裴行儼統領。

人們都說李密殺翟讓時,單雄信跪地求饒的舉動太軟骨。可是筆者卻要反問一句:若李密得了天下,當了皇上呢?那單雄信這舉動,是軟骨,還是識時務為俊傑?

這本來就是李密得病,卻要求單雄信吃藥,邏輯有點說不通吧。再者言,李密殺翟讓,對於瓦崗山來言,屬於內部矛盾,起碼比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的性質要輕許多。畢竟人家李密是瓢把子。因此李密敗給王世充,才是得出此結論的出發點。

就這樣,單雄信又投奔了王世充,直至王世充戰敗,單雄信再想投降李世民,結果卻被李世民殺掉了,哪怕李績奔走求情也不行。

對比秦瓊和單雄信的經歷,誰比誰忠義?誰又比誰高大?唯一的不同點就是,一個被李世民重用,一個被李世民殺掉了。於是人們都奇怪,李世民一貫求賢若渴,為何卻非要殺單雄信?

三、看懂了秦瓊所作所為就明白了

長久以來,人們都把反覆無常這個標籤,強加給單雄信。潛臺詞就是,你單雄信這麼不忠義,人品太有問題,不殺你殺誰?但對比完一貫忠義滿滿的秦瓊的所作所為,便能發現秦瓊和單雄信,是誰也別說誰。

還有人說,單雄信差點殺掉李世民,讓李世民很沒面子。但薛萬徹呢?玄武門之變時,他差點要血洗秦王府,殺掉李世民全家,不也是被李世民寬恕了嗎?

所以上面這兩條,尤其是那第一條,幾乎被公認的原因,根本不成立——秦瓊的所作所為,跟單雄信一對比就看出來了,所謂的人品問題,是強加給單雄信的。

不信?好,那我們做一個假設,若秦瓊也跟單雄信一樣,在王世充兵敗後投降李世民,他還能活嗎?答案是必死!

因為別說秦瓊、單雄信這類將領了,就是王世充和竇建德,不都是被殺了嗎?(王世充因李世民答應饒他一命,並未被殺,但卻在發配途中被殺。)

看出問題焦點來了嗎?很簡單,秦瓊投降李世民時,王世充、竇建德等強敵依然虎視大唐,李世民需要這些虎將征戰沙場,並也能起到一種示範作用:投降我李世民吧,有肉吃哦。

但單雄信被俘時,卻是大唐再無強敵了。也就是說,從當時情況分析就會發現,地球人已經阻止不了大唐一統天下了!(至於後來的劉黑闥造反,那是李淵太自信,草率殺竇建德導致)

這種情況下殺大將,殺對方頭領,就是一種宣示和警示作用!意思就是說,誰再跟我作對,瞅瞅單雄信,看看竇建德,這就是下場。

還不信?那再向前看,三國時關羽投降,投出了傳奇,于禁投降,投出了恥辱,為何?

關羽投降時,諸侯林立,誰都想得到人才,對忠義的要求不高。于禁投降之時,天下三分已定,現在最需要樹立忠義標杆了,你于禁卻在這時投降,不羞辱你羞辱誰?

單雄信當時的狀況,顯然比于禁那時還糟糕,是大唐一統天下已定了!所以李世民殺單雄信,沒那麼多厚黑解釋,就兩條。

其一,投降也講究時機。秦瓊投降時,正是李世民需要人才時,彼此能互相成就。而單雄信錯過了這個時機,趕上了正需要有人頭,宣告大局已定呢。

其二,單雄信的才能,不具備不可替代性。如今李世民手下名將、猛將多得是,甚至比你單雄信還強。你單雄信卻又頑抗到底,自然是殺你沒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