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她是一代女詩人,為了修佛放棄大好前程,卻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人物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佛者之境界從來廣袤深遠,普通大眾根本沒辦法理解。

但是,我們絕對不能懷疑佛緣,因為有些有緣人,明明生活於佛界之外,卻會因為冥冥之中的註定而突然變成佛界的一員。

我們今天要講的,也是這樣一位有著無限佛緣,為著修佛而放棄大好前程的人物。

她俗名泳永康,出生於1909年的四川蜀地。

泳家在當地是大家,為書香門第。這樣的環境註定了泳永康不同尋常的人生之路:三歲唐詩宋詞便已經能誦能吟,其聰慧之資家人皆知。

為此,家裡的長輩們紛紛成為泳永康的“家庭老師”,閒來便會教她讀書認字。

不過,遊永康的父母發生了婚變,她從小與母親寄居於外婆家。可能是她太聰明瞭,外公對於這個聰明的小女孩兒寄予了大期望,

不但從小就將其當成男孩子來養,還為她取了個“德純”的名字。

根據資料記載,遊永康12歲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女裝怎麼穿法。

但當時姨媽總覺得她體質不強,多病多災,便為其取了“永康”的名字。

這樣一直叫到大,倒是“德純”這個名字被忽略了。

根據遊永康自己的回憶,

她小時候還不會說話時便已經認識了“燕”、“蟬”兩個字,

所以長大後她一度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銘燕”。

早期的時候,遊永康也進了學校讀書,可才讀了一年,外公便去世了,這時父親出面,將其帶回家。自此之後,她就變成了自學。

這一年,她只有13歲,而為外公整理遺物時,她有幸看到了淨土宗入門的書籍:《徑中徑又徑》,當她讀到

“浮生若夢,一切皆空……死即復生,不足為慮”

的時候,內心悄然發生了變化。

從此,一個小小年紀的女孩兒,變成了篤信禪佛的食素主義者。

當然,這並沒讓遊永康放棄學業,她利用函授的方式學了數學、地理、英語、歷史、國文等高中及以上的教材。而且,

她從小深受外祖父家庭文化的影響,認為婚姻是一件苦事,

她從小立志不婚,要做一名獨身主義者。

據說,當時遊永康才十幾歲的時候,與父親去了一次烏尤寺,

與該寺的大勇法師見了一面,她當時竟然這樣講:“我長必著此服”。

當時人們都認為是幼稚之語,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只不過,隨著她越來越大,成為了成都女子師範學校的老師,為人行事獨立,處世堅定自我,別人不敢說的話她說,愛國情懷炙熱,父親竟有些擔心了:

一個女孩子若一直單身,必定會有隱患,而且還那麼有主意,真要發生點什麼事,恐怕沒有能救得了她。

於是,在父親的要求下,遊永康最後參加了考文官的考試。

這時人們才發現,

這個年輕,有立場的女孩子竟然是個女學霸,筆試、口試皆為第一名

,連盧子鶴都這樣說她:

“此乃蜀中之第二個薛校書也。”

不久,遊永康進入四川政府工作。但因其言辭、行事都非常直接,不講情面,原本要被提升為縣長的晉升受到了打壓。

這似乎並不影響遊永康,做不做官在她眼中並沒什麼,因為她內心有自己追求的大境界。所以她表示:

“寧緇衣乞食,也要追求佛教的理想世界”。

1941年,日本飛機對成都狂轟亂炸,但當時她為了繼續留在成都聽經,就寫了一張請假條。結果她竟直接於成都愛道堂出家了,

為她剃度的正是四川佛教會主席釋昌圓大和尚,她拜大和尚為師,得法號隆蓮。

就這樣,一個政府女官變成了一名佛家弟子,政府雖然有百般無奈,最終還是為其辦了離職。事實上,還沒有出家之前,隆蓮法師已經著手佛學論著的整理與研究了。

她所書寫的《(攝大乘論疏)略述》被圈內人視為大德之作,甚至稱讚她:

天才高俊,而持志清貞,厭薄塵染。

後來,能海法師對隆蓮的悟性甚是欣慰,為其取了新的法名“仁法”,還於近慈寺授予了她《大威德生圓次第》。

能海法師一生唯一的真傳女弟子,便是隆蓮法師,由此可見對其青眼有加的事實。

雖然隆蓮法師入佛門不算早,但卻成就斐然。她不但親自編撰了中國佛教典籍《佛教百科全書》,還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女學僧的高等學府,

也就是四川尼眾佛學院

這對於我們國家的比丘尼教育來講,可謂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當然,培養寺廟管理人才、佛教教學人才、佛教研究人才就是隆蓮法師一生的事業。她雖然身體素來不好,卻從不曾放下自己的事業。

這樣兢兢業業為佛門工作六十餘年。一生持戒苦修,不開山門,才學德行深受認可。

只不過,就我們現代人的心理,

對於這樣一位從官員過渡到佛者的轉換,總是讓人不解。

甚至有人會問她:

“您為自己的選擇後悔過嗎?”

但每到這個時候,隆蓮法師都淡然至極,從容地回答:

“一點都不後悔!”

這就是隆蓮法師一生的傳奇,可真正讓人們覺得意外又頓悟的,

卻是其97歲圓寂之後,遺體火化後竟得到了219顆舍利子。

人們都將隆蓮法師稱為中國第一比丘尼,這是有原因的,

那些修佛之人哪怕再刻苦,若佛緣不到,也不會有舍利子留於世的。

而她竟然一下就出現了兩百多顆,

這恐怕就是事實勝於雄辯的說法了吧?

若不是功業純粹,如何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