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人物】于右任:中國當代最美髯公,一生多次創造美髯公!

于右任(1879年——1964年)先生是從陝西三原走出去並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名流,也是近現代非常有名的美髯公,他常年身穿一件中式長衫,流著齊腰的鬍鬚,遠遠望去,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模樣,其形象十分喜人。

然而,他並不是以貌取人的人,他高風亮節的品格,博學多才的修養,至情至性的個性,深明大義的情懷,才是他在歷史裡留下美名的關鍵所在。

在文化領域,于右任多管齊下,在書法、詩詞、教育等領域都有可圈可點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書法成就開一代書風,創造了獨一無二的

在晚年,于右任研究完歷代草書的風格特點後,秉持

後來,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結集出版了《標準草書》字帖,為書壇留下了一筆巨大財富,在今天,這本字帖完全稱得上是草書愛好者的指路明燈。

現實生活中,于右任跟同時代許多知識分子一樣,身上具有鮮明的傲骨精神,既有剛正不阿的一面,又有嫉惡如仇的一面。同時,他還是一位慷慨大方的人。

青少年時期,于右任一直在家鄉陝西三原和西安一帶活動,由於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在當地小有名氣。1900年初秋,血氣方剛的于右任寫了一首諷刺詩,沒想到這首詩很快給他惹來禍端,讓他不得不改名換姓並離開家鄉。

庚子年夏末,“八國聯軍”用洋槍洋炮開啟北京城的城門,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見勢不妙,倉皇而逃,遠赴古城西安避難。

西安當地官員為了討好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拉來許多名流準備給他們行

參加完“跪迎之禮”,年輕氣盛的于右任義憤填膺,認為是清廷軟弱無能才讓眾人受這樣的窩囊氣,回到家裡,他奮筆疾書,寫了一組諷刺詩,名曰《半哭半笑樓詩草》,並自費出版。其中有這樣兩句:

正是這兩句詩,給他引火上身,被清廷列為查辦物件,為了躲避迫害,于右任不得不改名換姓,從西安逃亡至上海震旦學院一邊讀書,一邊留意風聲。

沒想到,這次躲避因禍得福,讓于右任又多了一個身份。後來,在他和幾位朋友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創辦了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所高校,為中國教育事業貢獻了難以估量的作用,讓他躋身到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的行列,成為一代教育大家。

于右任的慷慨大方,體現在他始終是一位平易近人、愛憎分明的人。早在清朝末年,他就成為名滿全國的文化名流,寫得一手好字被社會各界人士青睞,許多人都以擁有他的一幅墨寶而引以為豪。

但是,于右任有自己的原則,不是任何人求字他都慷慨贈送,平民老百姓若要求人辦事,求他字時他往往來者不拒,唯獨那些飛揚跋扈的權貴,他跟他們始終劃清界限,即使他們拿著銀子來買,他也不為所動,甚至還會把他們轟走。

跟普通大眾同心同德的于右任,從45歲之後在文化圈的聲望越來越高,以至於社會各界人士都想跟他交朋友,他也理所當然地被聘請到南京國民政府擔任要職。

上任不久,于右任發現一些同事的素質實在太差,竟然趁人不注意時偷偷摸摸在牆角隨地大小便,讓周圍空氣經常瀰漫著濃烈的騷臭味,不但影響衛生,也影響過路人的心情。

於是,于右任大筆一揮,在一張紙上寫下

也許是于右任的名氣太大,也許是他的書法寫得實在出彩,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天,這張告示就被人偷偷揭走。

後來,一名跟于右任熟識的裝裱店老闆告訴于右任,某天他接待了一名顧客,這名顧客將一幅剪開重新拼接的于右任的書法作品,交給他裝裱,內容是:

看到內容後,裝裱店老闆覺得寫得非常有哲理,連忙詢問顧客什麼時候求的字,顧客笑而不語。

于右任聽後,也笑而不語。

這個小故事足以說明於右任是文化修養十分全面的書法大師,不僅字寫得好,並且文采很高,是名副其實的大才子,知識分子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