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玉米最初跟豐收毫無關係,但是玉米的樣子其實跟豐收的毫無直接關係

玉米金黃色的籽粒和巨大的果實讓人很容易就聯想到豐收時刻。

秋天,走進鄉村,你一定能看到玉米或整齊的碼在農戶的小院兒裡,或成捆的懸在房樑上,農民們都大方的展示著自己的豐收成果。

就連中國近現代繪畫大師齊白石老先生筆下的豐年圖,也有玉米的身影。畫作中巨大的玉米果實似乎快要承受不住自身重量而緩緩地低下了頭,飽滿的籽粒緊緊的抱在一起,等待著農民將它們收穫回家。

齊白石豐年圖

由此可見,玉米在中國人心目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但是,你可知玉米最初的樣子其實跟豐收毫無干係嗎?

玉米的祖先是大芻草,最早只是生長在墨西哥野外的野生植物,而且長得也跟現在大不相同,那時候的玉米用骨瘦如柴來形容也不為過。

大芻草與玉米

公元4000—5000年前,南美洲最早的原住民古印第安人已經開始廣泛種植玉米了。他們將玉米這種賴以生存的糧食作物隔離種植,精心管理,認真挑選穗大粒多的穗子留存種植,週而復始,正是這一舉動無意中對玉米品種進行了改良,讓玉米完成了從骨瘦如柴到穗大粒多的華麗變身。

古印第安人對玉米的培育和種植,推動了農耕社會文化的發展,也因此孕育出了不少具有極高成就的古文明以及古文化,其中就有我們都知道的瑪雅文明。玉米對於瑪雅文明影響深遠,以至於瑪雅人認為,人是由造物主用玉米捏造而成的。

就算到現在,墨西哥人也對玉米愛的深沉,餐桌上的玉米食物五花八門。

古印第安人信奉的玉米諸神鵰塑

玉米由古印第安人改良後,開始在南美洲大片種植。公元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後,發現了這種“新的穀物”,這才開始有了關於玉米的正式文字記載,玉米也由此向世界各地傳播,很快就遍佈法國、義大利和整個東南歐、北非等地。

玉米在全世界傳播路線圖

大約到了16世紀,玉米經陸路從印度或緬甸引入我國西部地區,再傳播到全國各地。

對於這個新物種,咱們第一反應是給它取個容易記住的名字。

清朝馬國翰寫的《宿馬蹄掌偶吟》中是這樣寫的:

番麥高撐杵,香蒿細綴珠。

這裡的番麥,說的就是玉米。

清代著名史學家錢大昕在《鄞縣誌》中記載:

御麥俗呼六穀,土人謂五穀之外又一種也。

這裡的御麥,說的也是玉米。

還有玉麥、玉蜀黍、玉秫秫、珍珠粟等等,據說玉米的名字前前後後加起來就有上百個之多,也不知道被命名的玉米本尊是怎麼看待自己這上百個名字的……

玉米剛引入我國時,還是個“稀罕物件兒”,種植量比較少。一直到清代,人口暴漲才使玉米被作為重要糧食作物大量種植。

玉米在我國經歷了50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作物,我國的玉米總產量也在世界玉米主產國中位列第二。

那麼,生產了這麼多的玉米,都幹啥去了呢?難道都被吃了?

其實不然,因為玉米籽粒和莖稈都是優質飼料,所以被稱作飼料之王的玉米大部分都被用於製作飼料了,在我國,有60%的玉米被製成飼料餵養畜禽。

同時,玉米還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汽車燒的生物乙醇、飯盒裡的降解塑膠、平常做飯用的玉米澱粉、玉米油等等,通通需要玉米。據瞭解,我國每年大約有30%的玉米用於工業用途。

最後剩餘大約10%就是我們日常食用消費了。鮮食玉米是最重要的食用品種,分為糯、甜和甜糯複合型玉米,不同口感、不同甜度的鮮食玉米,滿足了大家吃玉米的不同需求。

照理說這麼多口味選擇,大家應該都挑花眼了吧,但追求極致的育種家們可不滿足,解決了口味問題,他們開始對玉米的顏色下手了,黑玉米、紫玉米、白玉米、五彩玉米等多種顏色的玉米,讓大家不僅能飽口福,還能飽眼福。

不同型別的常規甜糯玉米

玉米在引入我國後的400多年裡,主要種植的是開放授粉品種,結合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獲得適應我國環境的農家品種。20世紀20—30年代,我國才正式開始玉米育種工作,到目前,我國玉米育種經歷了四個重要時期。

我國玉米育種工作起步較晚,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20年,我國玉米單產為421。18公斤/畝,約相當於美國的60%。雖然我國玉米單產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其他方面,我國玉米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已經在逐漸縮小。

2020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6。19億畝,產量2。61億噸,我國自主選育品種種植面積達到90%以上,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俗話說的好,“有需求就會有市場”,育種也一樣。正是因為消費者的多種需求,才為育種家們指引了育種方向。

除了前面提到過的鮮食玉米育種,還有很多需求指引育種方向的例子。

研究發現玉米發酵製成的青貯飼料飼餵奶牛的經濟效益較普通飼料經濟效益更高後,玉米育種家們育成了青貯專用玉米品種。

為了減少農藥使用,保護環境,育種家們又對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品種進行研發。

隨著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玉米產業也朝著現代化發展,玉米育種家們的育種方向也從稀植、高稈、大穗型向高產耐密、多抗廣適和宜機收方向發展研究。

玉米育種工作就像是在大海上航行的船隻,有了方向,要想穩定航行,還要先探清海里情況。近年來,我國玉米育種家們對玉米種質資源庫進行深度鑑定挖掘,瞭解了“種海”的基本情況。

風平浪靜有方向,玉米育種這艘大船還需要科技創新來護航。我國玉米育種家們突破了單倍體、基因編輯、轉基因、全基因組選擇等關鍵育種技術的瓶頸,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玉米育種能力,讓我國玉米育種大船行穩致遠。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強化玉米種源基礎研究,加強核心育種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提升優異種質創新與新品種培育,努力追趕國際先進育種水平,加快推進我國玉米種業高質量發展。

豐收玉米金燦燦,廣闊田野玉米香,中國玉米,肯定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