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盤點歷史上那些黑人公主,一個比一個幸運,最後一個比一個幸福人生

大航海時代開啟後,非洲黑人經歷了最黑暗苦難的歲月,他們被當做會說話的牲畜任意買賣,從事著最艱苦的勞作,忍受著極其殘忍的折磨。

然而,在機緣巧合之下,也有一些黑奴幸運地擺脫了悲慘的命運,獲得了自由,甚至進入上流社會,成為貴族,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普希金的曾外祖父易卜拉金姆?漢尼拔,他由於得到彼得大帝的青睞,不僅被提拔為軍官,還進入了俄羅斯科學院,成為一名院士,是俄國曆史上第一位黑面板的貴族。還有一位就是深受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寵愛的黑人公主莎拉·福克斯·博內塔,她是英國廢奴運動的受益者。

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奴隸貿易帶來的資本積累,馬克思說:“直接奴隸制是資產階級工業的基礎……奴隸制使殖民地具有了價值,殖民地造成了世界貿易,而世界貿易是大機器工業的必不可少的條件。”而在整個奴隸貿易年代裡,英國販賣黑奴的數量,比其他殖民國家販奴數量的總和還多四倍,所以,英國是在奴隸貿易中攝取利益最多的殖民帝國。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初,大英帝國從最大的奴隸販子變成了最堅定的奴隸貿易反對者,這種轉變是英國國內思想和經濟雙重作用的結果。

在道德方面,英國的教會一直在抨擊販奴活動,他們認為把同類當做財產買賣違背了上帝的意志,是罪惡行為,衛理宗創始人約翰·衛斯理說:“不是戰爭或契約能夠使任何人把另一個人據為財產,有如把自己的牛羊作為財產一樣,當一個人開始有了生命,自由就成為他的權利,人類的法律不能剝奪一個人來自自然法則的那種權利。在他看來:“一個安哥拉人和一個英國人享有同樣的天賦權利。”

當時啟蒙運動方興未艾,天賦人權、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思想也深深影響了英國上流精英。英國議會中有許多議員反對奴隸貿易,1804上臺的英國首相皮特也支援廢奴。

在經濟上,英國原來是依靠三角貿易來獲利的,也就是用本土工業品去換取非洲的黑奴 ,再把黑奴運到殖民地為英國生產工業原料。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大機器工業的發展,西印度群島等地區奴隸種植園生產的產品已經失去了廉價優勢。奴隸雖然被強迫無償勞動,但為了鎮壓他們越來越強烈的反抗而支出的成本越來越高 ,亞當·斯密指出:“我相信,一切時代,一切國民的經驗,都證明了一件事,即:奴隸勞動雖表面上看起來只需維持他們生活的費用,但徹底盤算起來,其代價是任何勞動中最高的。”

所以,那時的英國工業已不再依賴這些奴隸種植園,奴隸貿易在英國經濟中的佔比已經很低,英國資本家反而需要更多的奴隸作為自由人來消費英國的工業品,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政府沒有必要再為了維護奴隸貿易而支出道德成本了,所以在1807年3月25日,英國國會通過了廢除奴隸販賣法案,將販奴定為非法行為,英國還派出軍艦到非洲海岸巡邏,攔截販奴船隻。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英國海軍上尉弗雷德裡克·福布斯奉命於1850年6月乘坐博內塔號戰艦,前往西非推行《廢除奴隸制法案》,他首先來到了達荷美王國,會見國王蓋索,因為他是非洲最大的奴隸供應商。

在販奴活動早期,白人殖民者親自進入非洲的黑人部落去抓捕黑奴,然後販運到殖民地。但是他們在那裡人生地不熟,而且目標明顯,黑人對他們產生了警惕,白人在搶掠人口時,遭到的反抗也越來越激烈,往往遭致慘重傷亡。於是他們改變做法,利用或挑動黑人部落之間的矛盾,讓他們互相抓捕俘虜,然後以貿易方式從黑人手中獲得黑奴。

一些黑人部落透過與白人的人口貿易,獲得了火槍、布匹、鐵器等物資,變得強大起來,對其他部落擁有了優勢。嚐到甜頭的的這些部落便利用在與白人貿易中獲得的能力專門捕獵黑人賣給白人殖民者,以此獲利。為了捕獲對方的人口,黑人部落之間展開了殘酷的戰爭,而為了把這些抓來的黑人賣出去,黑人部落之間又爭相削價,這樣,白人不僅能得到廉價的黑奴,風險也遠低於他們自己去捕獵。

在這種罪惡貿易的驅動下,非洲出現了幾個專門從事奴隸貿易的王國,西非地區阿散蒂、達荷美、馬裡等幾個最強大的王國,都將奴隸貿易作為國家的經濟支柱。

達荷美王國就是如今的貝南,這個國家依靠販賣人口從西方人手中換取武器,從而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再倚仗其軍隊深入非洲內地捕獵奴隸,轉運至各個港口賣給白人買主。但其本國人口受到國王保護,不在被販賣之列。到18世紀時,達荷美王國從事奴隸貿易的歷史已經有三百多年了,幾乎壟斷了黑人王國與西方的奴隸貿易,其沿海城市維達,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奴隸貿易中心,因此這個國家被西方殖民者稱為“奴隸海岸”。

透過擄掠和販賣奴隸強盛起來達荷美王國,四處征伐,開疆拓土,他們不僅搶奪人口,還將活人用於祭祀,在每年兩次的祭祀活動中,要宰殺大批俘虜。這種殘忍血腥的人祭甚至導致奴隸出口數量銳減,在17世紀末,達荷美每年輸出2萬黑奴,到19世紀初,每年只能輸出1萬至1萬2千名奴隸了,這直接損害了白人買主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抗議,巴西的奴隸商就曾在1810年致信達荷美國王,要求減少活人祭祀的次數,以保證他們能獲得充足的奴隸。

奴隸貿易支撐起了達荷美王國的財政,也是王室奢靡生活的經濟來源,英國人要求廢除奴隸貿易,等於要奪走國王的錢包,他怎麼能答應?所以當國王蓋佐瞭解了弗雷德裡克·福布斯上尉的來意後,他是非常牴觸的,但是他對強大的英國不敢不表現出尊敬,為此他做出了一些妥協,同意將每年兩次的人祭減為一次,將每年的奴隸出口人數減至8000。福布斯上尉作為英國的使者,自然也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款待,蓋佐還邀請他出席祭祀典禮。雖然福布斯上尉對這種野蠻的儀式非常反感,但他身為女王的使節,也只能入鄉隨俗,接受了蓋佐的盛情。

福布斯上尉在觀禮臺上看到了幾十個即將被宰殺的“祭品”,儘管他是個習慣了血與火的軍人,卻仍然無法直視這種可怕的場面,他只盼著這個祭祀儘快結束。

正在上尉痛苦糾結時,他突然看到“祭品”中有一個小女孩,他的心頓時被揪緊了,而小女孩那雙美麗的眼睛與他的視線相遇時,福布斯上尉再也無法保持平靜了,他絕不能允許這個女孩在自己眼前遭到戕害。他拋開外交禮節,直截了當地告訴蓋佐:“女王陛下絕對無法容忍殺死一個無辜的兒童,你的做法將永遠無法獲得她的尊重!請您慎重的處理此事。”

福布斯上尉的當眾警告損害了蓋佐的威嚴,這使他大為不快,如果答應福布斯的要求,他將在臣民面前顏面盡失,可是他又實在不敢冒犯英國。正在他猶豫不決時,福布斯上尉不失時機地放緩語氣說:“但這個女孩可以是一件禮物,一件黑人之王獻給英國之王的禮物,她象徵您的仁慈和兩國的友好。”見有臺階可下,蓋佐馬上表示,為了與女王的友誼,同意赦免這個女孩,並把她交給福布斯上尉。

於是這個小女孩就跟著福布斯上尉登上了博內塔號。當時她還只有五歲,是埃格巴多部落酋長的女兒,她的父母都被達荷美軍隊所殺。

福布斯上尉和他的妻子都很喜歡這個小女孩,他們給她起了名字,叫“莎拉”,並將博內塔號的船名作為她的姓氏。

在博內塔號執行任務的途中,福布斯上尉夫婦教莎拉說英語,講授文明世界的各種知識和禮儀。莎拉非常聰明,一學就會,她還極具音樂天賦,特別能歌善舞,一路上,她的表演給船上的水手們增添了許多歡樂。莎拉也和拯救了她的福布斯上尉夫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把他們當作再生父母。可是上尉是個海軍軍官,常年隨軍艦在世界各地遂行使命,無法收養她。

1850年11月9日,博內塔號終於回到英國,福布斯上尉帶著莎拉來到溫莎城堡覲見維多利亞女王,他對女王訴說了莎拉的身世,希望她能得到收養,並接受良好的教育。

乍見之下,女王就被這個小姑娘的聰明伶俐吸引了,她在當天的日記中寫到:“今天回家的時候,福布斯上尉帶來一個來自達荷美的可憐女孩,她的父母都被殺害了,福布斯透過要求將她作為禮物才挽救了她的生命,並帶到我的面前。

這個7歲的女孩非常聰明,她會說英語,打扮得和我們的姑娘一模一樣,只有摘下帽子露出黑色捲髮和碩大耳環的時候,你才能意識到她是個黑人。”

女王決定收養薩拉,宣佈這個孩子是她的教女,並用“薩利”這個暱稱來稱呼她。莎拉和女王的孩子們一起進入貴族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薩拉並不適應英國宮廷的生活,在一群白人孩子中間,她感到孤獨,顯得害羞而矜持,其實她的內心是希望與福布斯上尉一家生活在一起。

在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的建議下,薩拉被送到了肯特郡一戶中產家庭寄養,女王為薩拉的生活支付所有的費用。

1851年莎拉患上了呼吸道疾病,不停地咳嗽。女王認為來自非洲的莎拉不能適應英國寒冷潮溼的氣候,於是她把莎拉送回非洲,在獅子山繼續接受教育,希望等她的身體長得更強壯一些時,再回來,並承諾那時將讓她生活在福布斯上尉家裡。

莎拉很高興能回到非洲,因為這樣她就能見到她的恩人福布斯上尉了,然而不幸的是,上尉在1852年6月4日於聖赫勒拿島因病去世了,莎拉的願望再也無緣實現。

莎拉在非洲期間,女王對她百般關心,不斷給她寫信,詢問她的健康和學習情況。到了1855年,莎拉年已經滿12歲,女王認為她可以抵禦英國的寒冷了,於是又把她召回自己身邊。

再次見到已經長大了的莎拉時,女王喜不自禁,她在日記裡寫道“我看見了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小莎莉,她成長了很多,又高又苗條,真的很可愛”。

為了滿足莎拉對福布斯上尉的懷念,女王把她安排在福克斯上尉的表弟家生活,並允許她隨時出入溫莎堡。

莎拉與女王的二女兒愛麗絲是最要好的閨蜜,兩人幾乎形影不離。1862年1月,莎拉應邀參加了愛麗絲公主與普魯士路德維希大公的隆重婚禮。

愛麗絲公主出嫁後,維多利亞女王開始熱心張羅莎拉的婚事,不久,莎拉收到了 詹姆斯·戴維斯的求婚。詹姆斯·戴維斯是一名從事英國與非洲之間船運生意的商人,曾在英國海軍中服役,他與莎拉一樣,是個黑人,也是英國廢奴政策的受益者,他父母本來都是黑奴,是英國政府讓他們獲得了自由。

詹姆斯·戴維斯當時31歲,莎拉在獅子山時曾經見過他,但是並沒有想過要嫁給他。可是女王知道這件事後,認為他們身世般配,於是竭力促成這樁婚姻。莎拉不能拂了女王之意,就同意了。

1862年8月,莎拉和詹姆斯·戴維斯的婚禮在聖尼古拉斯大教堂舉行。維多利亞女王按王室公主出嫁的規格操辦了這次婚禮,她特意把獅子山大主教請到英國來為這對新人主持婚禮,還給莎拉找來了包括四個黑人姑娘在內的十六個伴娘,在這一刻,莎拉的人生達到了巔峰。

婚後,莎拉隨丈夫去了非洲,一年後,她的女兒出生了,她請求女王同意給孩子取名為維多利亞,女王很高興地答應了,還親自擔任了孩子的教母。

1880年8月15日,莎拉罹患肺結核,不幸離世,那一年她只有37歲。她的死讓女王悲痛萬分,她把對莎拉的愛傾注到了小維多利亞身上,這個孩子在女王的關懷下長大成人,與一位當地的醫生結了婚,過上了辛福的生活。

莎拉無疑是幸運的,在她命懸一線時,遇到了極富同情心的福布斯上尉。一個從祭壇上被解救下來的黑人姑娘,卻成了英國女王的寵兒,不能不說這是命運之神的眷顧,而在那個時代的千千萬萬黑奴中,又有幾個人能有她那樣的好運呢?

圖片來自網路公開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