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不會飛的鳥類有許多,但是有一種意想不到的鳥類,它們也不會飛嗎?

飛行是許多鳥類都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但我們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鳥類都會飛。

不會飛的鳥類有許多,其中雞、鴕鳥和企鵝可能是我們最熟悉的三種,另外還有渡渡鳥、奇異鳥等。

除了這些一看到名字就能在腦海中浮現它們的身姿的鳥類之外,還有一種我們意想不到的鳥類也不會飛。

這種鳥類叫做parlor roller(暫無中文名稱),是一種鴿子,它們可能知道“飛”為何物,但就是飛不了。

如果不會飛行可以讓人接受的話,那它們的另一種行為可真的要讓人吃驚了,那就是會翻跟頭。

這種特殊的能力可以在它們的名字中看出來,因為roller就是滾子、輪子的意思,parlor則有客廳的意思。

這種鴿子從何而來呢?以及它們為什麼會喪失飛行能力卻獲得了這種反常的翻滾能力呢?

parlor roller其實是paller tumbler(另一種鴿子)“演化”的分支,它們的都是歐洲巖鴿的後代。

後一種鴿子是正常的會飛的鴿子,它們不僅會飛,而且還會在飛行中翻跟頭,頗有筋斗雲的感覺。

通常情況下,在翻完跟頭沒幾秒,它們就會將自己的身體調整過來,然後繼續以正常的方式飛行。

我們目前還不知道它們為什麼會表現出這種行為,可能它們只是在嬉戲或者它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

那這種鴿子跟我們要說的鴿子有什麼關係呢?顯然,它們都可以翻滾,只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

實際上,能在地上翻滾的鴿子正是人為地從能在空中翻滾的鴿子中選育出來的,將在空中具有明顯翻滾傾向的鴿子進行數代雜交,最後就得到了這種完全翻滾以至於不會飛的品種。

在歐洲,選育parlor roller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最早進行這項工作的是英國人,之後又傳入了美國。

由於人們在選育過程中只關注翻滾能力,這種鴿子的外觀就比較隨便了,甚至可以說不怎麼起眼。

它們的大小跟野鴿差不多,毛色有紅色、黃色、白色斑紋、杏仁色不等。唯一與野鴿不同的是,它們的個頭有點圓。

從身體的各個結構以及體重來看,parlor roller是完全具備飛行潛力的,那它為什麼飛不起來呢?

高速攝像機下的鏡頭顯示,它們的確在“飛行”,只是與正常鴿子相比,身體的動作是反過來的。

正常鴿子飛行時身體會前傾,尾巴也會壓低,而它卻後仰並抬高自己的尾巴,就像是把身體從背部摺疊了一樣。

不過,它們與正常鴿子的翅膀有著相同的拍打頻率,這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它們的確是懂飛行的。

值得一說的是,飼養人員觀察到它們在三個月大的時候是可以做出類似飛行的動作的,之後就好像完全失憶了一般。

有力的翅膀能為鳥類提供飛行的動力,同樣,也能讓parlor roller翻滾的更快,它們翻滾的速度可以達到每秒七八個跟頭。

它們翻滾的原因目前並不為人們所知,有人認為這可能受某種基因控制,也有人說這是一種過度的本能。

那為什麼歐洲人要培育出這樣的鴿子呢?會翻跟頭的鴿子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嗎?還真有好處,那就是可以用來玩。

起初,大概是1700年,歐洲人主要將其用於表演空中雜技,他們還會舉行比賽,看誰的鴿子最厲害。

對於會翻滾的鴿子來說,當然是空中翻滾的越多(動作越多)越驚險(難度係數越大),才能得高分。

因此,培育出更擅長翻滾的鴿子就在鴿子主人的“情理”之中了,結果是,鴿子越來越會翻滾。

那這項“比賽”後來發展成什麼樣了呢?從美國的情況來看,翻滾鴿子成了類似保齡球的“球類運動”。

參賽者將鴿子像拋保齡球一樣扔出去,讓它們翻滾,誰滾的最遠,路線最筆直,誰就是獲勝者。同時,這一“評分標準”也成了交易中的價格評估標準。

一般而言,這種鴿子能翻滾的距離在15到25米之間,但據說最高記錄是201。85米,這相當令人吃驚。

會翻滾的鴿子顯然是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喜好而培育出不同尋常的動物,這種非自然選擇會讓它們喪失原有的生存優勢。

如果把這種不會飛的鴿子放在野外,那它很可能活不了多長時間,比它跑得快的天敵太多了。

當然,選育動物也是馴化的一種方式,馴化意味著它們在滿足我們的需求的同時我們也要對它們負責。

那些玩“滾鴿子比賽”的人們,還得善待這些選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