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壺友學堂】紫砂壺出水是好是差,這些傳統的說法,你都知道了嗎?

紫砂壺出水是好是差有一些傳統的說法,在紫砂文化的經典著作中,不同的藝人對於茶壺出水的說法也有所不同,這裡列出幾條:

其一:徐秀棠先生談:“從茶壺中傾倒出來的茶水‘圓柱’要光滑不散落,這種不散亂的‘圓柱’越長越好。俗話‘七寸注水不泛花’,就是說提起茶壺七寸高,往容器裡注水不會四濺水珠,表明出水順暢有力。反之,壺嘴水出時即散落迸濺則不可取。”(文見《中國紫砂》之109頁)

其二:韓其樓先生認為:“壺的出水效果跟‘流’的設計最有關係。傾壺倒水,能使壺中滴水不存者為佳。出水水束的‘集束段’長短也可比較,長者為佳。”(文見《紫砂壺全書》之174頁)

其三:夏俊偉先生講:“出水流暢不涎水,注水七寸不泛花,直瀉杯底無聲響,這與壺嘴壁厚薄、光滑,壺體孔眼、壺嘴眼,壺蓋孔眼有著密切的關係。”(文見《中國紫砂茗壺珍賞》之《紫砂壺鑑賞常用術語》399頁)

研究傳統,結合自己的實踐,我以為砂壺出水涉及三個環節:一是設計環節。壺好的出水是紫砂壺基本功能的一個標準元素,好的出水不僅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有“爽”的愉悅心理感受,還有多種形態的美的欣賞。在傳統制壺中不把砂壺的出水列為設計範疇,僅僅作為工藝、技藝問題。我在創作時,則把砂壺出水的暢通列為壺整體設計的一個主要元素予以考慮。

其二是壺嘴壁的厚薄、嘴內壁的處理、壺

嘴口出水的設計,與壺體孔眼,壺蓋氣孔的大小、形態,三者作統一的思考與製作。

其三是對那“看不見的細節”,要以對壺友負責,對砂壺負責,尤其是對自己從藝形象負責的精神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