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漢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漢服是怎麼演變成漢族服飾的?是由誰發明的

回顧歷史,無論是《詩經·衛風》篇中的“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還是漢樂府的“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亦或是唐代詩人李賀的“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皆是中華民族漢服史上點點璀璨的明珠。從字面意思看,許多人可能會產生諸多歧義,認為漢服僅僅代指漢代人民的著裝,殊不知陷入文字怪圈。

“漢服”的正確釋義為以華夏禮儀文化為背景,獨具漢民族特徵的傳統服飾。

秦漢三國東西晉,隋唐五代元明清,每個朝代人的漢服因其時代背景和人文特徵的不同而略顯差異。秦朝至漢朝流行曲裙;唐代人以豐腴為美,故而著襦裙;宋朝則崇尚穿褙子、比甲;大明女子端莊大方,以襖裙為日常穿搭。每一種漢服的穿戴也有講究,比如女子穿襦裙為齊胸,男子穿襦裙為齊腰,而交領襦裙男女皆可,但漢族以右衽為主,過世之人或是少數名族則是左衽。

隨著古裝劇的盛行,劇中的漢服也風靡一時,引來諸多愛美人士或是漢服迷們的爭相追捧。卻又因部分電視劇的粗製濫造,拍攝之前沒有對劇本的朝代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不僅舉止禮儀出現偏差,甚至連最基本的服飾也與其他朝代竄用,或是天馬行空的胡編亂造,致使不瞭解內情的影迷們錯誤傳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漢服文化的健康發展。

漢服,漢服,是華夏民族的符號、象徵、標誌。如果連衣冠都無法正確認知,那麼遑論民族精神、民族氣節、民族力量!我們要認識漢服的積極意義,從前它是人們蔽體的衣物、保暖的絲綿、身份的象徵,因其禮制文化,遠揚日本、朝鮮、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深刻印證了“漢人漢服展漢威”;如今它是我們懷古的愁思、愛好的交流、精神的寄託,漢服愛好者因它歡聚一堂,共享美的盛宴,廣泛傳播了漢服文化、增強了漢服的影響力、堅定了民族的文化自信,正所謂推動漢服風,共築中國夢。

西服之美,美於立體;滿服之美,美於繁複;而漢服之美,美於取法自然,天人合一。漢服的華美是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的璀璨明星,也是中國古典服飾的象徵,更是中華民族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復興和認同。

你知道了嗎?對於漢服的發展你有什麼感想?趕緊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