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梁思成談父親:財政大權給了大老婆,愛情給了二老婆

新中國成立後,一夫一妻制逐漸取代了一夫一妻多妾制。每次看深宮大戲,看一群女子暗自較量爭搶一個男人,各顯惡招,不免覺得後背寒涼。

“納妾”現在看來,是很難被接受的。

新時代的人對愛情和婚姻,講究的是身體與靈魂的忠誠。但在過去,家境富裕的家庭,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且,許多大戶人家的正室妻子,還會主動為丈夫納妾,代自己服侍丈夫。梁啟超的第二段婚姻,便是由大夫人親自操辦的。

一、提倡“一夫一妻制”,卻娶了兩個老婆

說起梁啟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梁啟超生於晚晴,若是效力朝廷,靠自己的真才實學,梁啟超完全可以成為肱股之臣。但他卻選擇在民族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在老師康有為的帶領下,與一幫仁人志士一起發動了“戊戌變法”,希望以此拯救風雨飄搖的清廷。

“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又投身於“新文化運動”的浪湧中。

在中國思想解放的浪潮中,梁啟超發揮了極大的推進作用,他終身致力於改變國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梁啟超與他的老師康有為,皆大力提倡“一夫一妻制”,但康有為一生卻娶了6個老婆,花甲之年還娶了一個19歲的妙齡女子。

而梁啟超一生共有兩個老婆,二老婆是大夫人的貼身丫鬟、得力助手,深得梁家夫婦的喜愛和信任。

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回憶起兩個“母親”,他說道:“父親把財政大權給了大老婆,愛情給了二老婆。”

二、大老婆:患難與共

1873年,梁啟超出生於廣東新會茶亢村,祖父、父親都是當地的秀才,以教書為生。

梁啟超對學術的超凡興趣和天賦令父親大喜,他8歲就能寫文章,9歲便可熟背千字文,12歲就當上了秀才。

梁啟超的父親,將期望全部寄託在了梁啟超身上,指望他能光耀門楣。

1889年,16歲的梁啟超到廣州參加考試,他“熔金鑄史”的文筆,深受主考官李端棻的賞識,被稱為“嶺南奇才”。

不僅如此,梁啟超的為人也被李端棻十分看好,於是把自己的堂妹李蕙仙許配給了他。

李蕙仙出身名門官宦大家,是清朝順天府尹李朝儀的女兒,上門提親的人比比皆是。而梁啟超家祖上世代務農,家境一般。

但李蕙仙一看到梁啟超,便知道這是一個值得託付的男人,她更是看重了梁啟超的才華,願意為他“洗手作羹湯”。

“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舉家遷至澳門逃過了一劫。

為保證家人的安全,梁啟超決定隻身逃亡日本,臨行前,將整個家的財政大權交到李蕙仙手裡,叮嚀她等自己平安歸來。

梁啟超流亡的十餘年裡,李蕙仙是梁家的唯一支柱。

三、二老婆:無悔付出

李蕙仙嫁到梁家時,身邊還有一陪嫁丫鬟——王桂荃。

王桂荃的身世悽慘,母親病死後不久,父親也撒手人寰,從小便跟著繼母生活,長大些繼母就把她賣到了李家做丫鬟。

好在王桂荃手腳麻利,頭腦靈活,李蕙仙陪嫁時選她一起去到了梁家。

李蕙仙與梁啟超結婚後,體質每況愈下,生下的大兒子梁思成後,更是自幼體弱多病。

李蕙仙眼瞅著自己身體越來越差,唯恐大兒子梁思成若是養不活,梁家就斷了香火。

過去人們數分注重香火綿延、膝下兒女成全。

所以,李蕙仙決定將自己的陪嫁丫鬟王桂荃,許給梁啟超做二老婆,並安排了二人同房,為梁家續香火。

按理說,王桂荃對於梁家而言,僅是傳宗接代的作用。但梁啟超對於王桂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王桂荃持家有道,為人勤儉真誠,本就深得梁家上下喜愛;李蕙仙身體抱恙時,全家的生活也都由她主辦操勞,打理得井井有條,從不曾抱怨半點。

在日本流亡時,她是全家第一個學得一口流利東京話的人;因前半生命苦,梁家待她一點好,她都願意萬般回饋。

正是王桂荃的吃苦耐勞和不離不棄的真誠,換來了梁啟超的垂憐。

梁啟超在李蕙仙過世後5年也離開了人世,王桂荃為他生養了6個孩子,並培養得個個都是國家棟梁。

孩子們都稱李蕙仙為“媽”,稱王桂荃為“娘”,可見感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