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他是宋江的貼身保鏢,在梁山鮮為人知,但他的後人家喻戶曉

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水滸傳》

我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就是其中之一,書中寫了一百零八名好漢,為了追求他們的社會理想而做出的種種嘗試。儘管,故事的結局讓人感慨萬分,但是《水滸傳》的文風,以及構思和理念,對於後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施耐庵(約1296年-約1370年),他的老家在蘇州,但是出生地在興化縣白駒縣,《水滸傳》也是在這裡著作而成。施耐庵年少時就才氣過人,而且為人十分仗義,長大以後成功步入仕途;不過他由於不願逢迎權貴,後來辭官歸隱鄉間,一邊教書育人,一邊閉門著書。

據悉,《水滸傳》名字的由來,源自《詩經》:“古公檀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施耐庵在創作的時候,對於書中的情節很滿意,但是覺得書名欠佳,作為學生的羅貫中得知以後,提議可將書名更改為《水滸傳》,最後得到了施耐庵的認同。

《水滸傳》主要以北宋年間宋江的故事為範本,南宋的龔開曾寫道:“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在宋代的時候,說書技藝比較的興盛,很多的說書人曾採用宋江的故事,來創作引人入勝的話本。宋江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了下來,直到施耐庵寫的《水滸傳》,宋江被刻畫的更為生動。

宋江(1073年-1124年),他在《水滸傳》中穩坐一百零八好漢中的第一把交椅,由於他為人急公好義,經常在他人危難的時刻出現,因此又被人稱之為“及時雨”。宋江的小弟李逵,可謂是第一打手,他對於宋江慕名已久,為其鞍前馬後。

因此,只要一提到宋江的保鏢,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會是李逵。不過,實際上李逵只是宋江的鐵桿小弟,而宋江的貼身保鏢另有其人,他們分別是呂方和郭盛。呂方本來在對影山佔山為王,郭盛以前則是做生意的,兩人在對影山比武時打得不分上下,最後被花榮一箭分開。

呂方,他在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身穿紅衣手持方天戟,有著“小溫候”的綽號;郭盛,梁山上他排在了第五十五名,平時身穿白衣,同時也擅長使用方天戟,外號則是“賽仁貴”。兩人的打鬥被花榮制止以後,便跟著一起上了梁山,後來他們都成為了宋江的嫡系。

​可能大家會好奇,宋江和兩人萍水相逢,為什麼將他們直接收為了心腹?這不得不說到花榮,他有著百步穿楊的功夫,箭術很出色,人稱“小李廣”。他在對影山上,用箭術將呂方和郭盛的方天戟分開,使得兩人成了花榮的粉絲,而花榮對宋江又是言聽計從。

呂方和郭盛停止打鬥以後,請教了花榮的姓名,花榮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先給兩人引薦了宋江;後來得知花榮對宋江十分的信賴,所以他們也對宋江推心置腹,因此宋江讓他們做自己的貼身保鏢也很放心。

其實,宋江讓兩人做貼身保鏢,還有一層用意在裡面。雖然,兩人有著“小溫候”、“賽仁貴”的稱號,但武藝並不是很厲害,梁山上的好漢大多長得五大三粗,而呂方和郭盛卻是梁山上有名的帥哥;將他們帶在身邊乍一看像保鏢,但更多的是作為陪襯,放在身邊撐場面。

雖然他們的實力不被眾好漢看好,在梁山鮮為人知,但是宋江出行的時候,兩人帶著各自的儀仗隊,一同隨行可以說是十分的拉風;所以憑藉著這些良好的外在條件,他們也就自然的成為了宋江的貼身保鏢。

後來,宋江接受招安以後,兩人也不得不跟著一起四處征戰。宋江帶領眾人和方臘作戰時,郭盛不幸戰死,而呂方則墜崖而亡;兩人死後,宋江卻只是“惆悵不已”,不像其餘人死時,表現的號啕大哭,或是暗自垂淚,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在《水滸傳》中,兩人雖然同為宋江的貼身保鏢,但是郭盛要比比呂方強一點,在金庸寫的射鵰英雄傳中,郭盛有了一個厲害的子孫,也就是郭靖。金庸的小說經久不衰,而在金庸的筆下,郭靖可謂是是一代英豪,他的名字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