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人物】徐悲鴻:我的故事,我的故事記夫子的數學題!

初識夫子(錢紹武)是在中央美院,那時他正擔任學生會副主席,我剛被選入學生會。雖然我們都在學生會,工作職責卻不同,交往不算多。

錢紹武先生

我是從李天祥先生的介紹中,得知夫子的點滴情況的。夫子非常不一般——他投考國立北平藝專時,沒有文憑,數學考試得了零分!夫子受的是中國的傳統教育,家裡給他請老師,他自幼便熟讀“四書五經”,擁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澱。幸遇徐悲鴻先生不被“常規”所限,慧眼識珠,錄取了他。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真可謂“激情燃燒的歲月”,人們都處於興奮的狀態,極熱情地投入到各項工作中。1953年,國家派出一千五百名學生赴蘇聯留學,其中就有中央美院造型專業的三名學生,夫子、李天祥先生和陳尊三先生。

夫子歸國後,我們的接觸就多一些了。每每看他的素描,用炭精果斷畫出結構的關係,生動而鮮活,甚是喜愛;每每聽他講自己的追求,堅定而遠大,很是入神。有段時間幾位朋友聚在我家畫素描,我得以近距離觀察夫子作畫,他全神貫注,貫氣的表現精細入微;那精細絕不是照相寫實,他將中國的藝術理論作為研究表現物件的出發點,以情帶技、以技抒情,進而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風貌。在作品中,我們看不到“技”,卻能感受到藝術之美與靈魂之美。

我喜歡夫子的雕塑,江豐老院長的頭像、聞一多先生的坐像、伍子胥像、杜甫胸像、曹雪芹像、李清照像……如果不是對這些人物滿懷熱愛,夫子又怎能在作品中讓全部手法都轉化為打動人心的活生生的表現力?

錢紹武先生為聞一多先生塑像

夫子講創作中央美院江豐老院長的頭像時,他認為老院長的性格耿直剛烈,是一個但凡認準了就絕不動搖的硬漢。所以他用了一塊看上去完整的花崗岩,刻畫飽滿有力,江豐老院長正微笑地望著前方。

做聞一多先生像時,夫子用了紅色大理石,這使我想起“薩博燃臂當炬”“丹柯的心”兩個故事;紅色大理石的基底反映出聞一多先生燃燒自己的生命,以點亮前行道路的堅定理想信念。與此同時,夫子還把聞一多先生所說“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鐫刻在黑色大理石上,與紅色大理石像相互映襯,更具感染力。

唐代詩人陳子昂與李白是不一樣的,恕我才疏學淺,很難作深入的賞讀。可我能感受到,夫子在雕塑中達成了中國藝術的審美要求——氣和韻,氣使韻有了音樂感與生命力,韻使氣展現出它可視的美的形象。

夫子的伍子胥像使我感到震撼!伍子胥屢勸夫差除掉勾踐卻不被採納,越國軍隊即將殺來的焦慮和進諫未果的憤懣,迫使他的五官移位——終以死諫之!敵方大軍的壓城之感,在伍子胥的頭髮上和表情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夫子的杜甫胸像是很打動我的。杜甫一生歷盡坎坷,雖然貧病交加,卻從未忘記眾生之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滿懷悲憫地揭開燈紅酒綠下,無數蒼生在生死線邊緣掙扎的社會現實,而夫子就著力刻畫這個傷痛深入骨髓,又不知如何濟世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詩人形象。

夫子的建樹是多方面的,書法是十分突出的一個。他的家好似畫廊,尤其是客廳,擺滿了他的作品,牆上還掛著他的書法,蔚為壯觀。

我對書法沒有系統研究,不敢多講,但我感覺他的作品裡蘊藏著很中國的精神之美,即使這理解尚粗淺,也能從中獲得重要的引導和啟發。就像聞一多先生所說:“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這“愛”最純粹,也最熾烈,夫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熟悉和熱愛,對那些代表人物的敬仰與學習,是融進他的血液的。正因為有這種“愛”,讓他無論運用何種藝術形式,都能釋放直抵人心的力量;也因為有這種“愛”,讓他能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永恆之美,而且始終保持真實、真誠、真摯,正所謂“發於感情,成於真摯”。他的作品能夠反覆賞讀、常讀常新,正源於此。

夫子的從藝之道,從理論到實踐,對我有很大的影響。是他告訴我怎樣才能成為“中國的藝術家”——如果離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不可能成為“中國的藝術家”的;如果沒有“愛”的引領,技術和技巧永遠不會得到昇華,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藝術的。是他讓我對“文化自信”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自信是從熱愛、理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雖然夫子走了,但他的作品是長存的;作品中,包含了他的從藝之道。其實與夫子的作品交流,也就是與夫子本人交流,更何況施一公先生說人是有靈魂的,所以我滿懷信心能與他再度見面!當我又一次讀起夫子寫給我和我先生的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時,雖然頭一句是“君問歸期未有期”,我卻覺得“君問歸期定有期”——當靈魂同肉體分離,我和我先生就可以與夫子相邀,共剪西窗之燭,聽夫子對藝理、藝論的精闢見解,伴著那爽朗的笑……

夫子再見!

流程編輯:L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