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有一首奇詩39個字中有36個重複,卻成為名句傳誦至今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在《衛風·木瓜》共計54字中,有16個字重複了三遍,僅有“瓜、琚、桃、瑤、李、玖”6字不同,雖然由此誕生的成語“投木報瓊”不及“投桃報李”,但《衛風·木瓜》的傳誦程度卻是非常高的,成語“投桃報李”則是出自《大雅·抑》中的“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另外,成語“夙興夜寐”、“白圭之玷”、“諄諄告戒”都是出自於《大雅·抑》。

《詩經》則是我國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內容豐富,涉及愛情、戰爭、壓迫、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等,《大雅·抑》則是一首憂國之作,在末尾,作者也是非常大膽地、懇切地告誡周平王王應該認真聽取自己的箴規,不然就將有亡國之禍:

“於乎,小子,告爾舊止。聽用我謀,庶無大悔。天方艱難,曰喪厥國。取譬不遠,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而《衛風·木瓜》則是被現代學者普遍認為是一首愛情詩,此外,另一首經典之詩——《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賀年輕姑娘出嫁的詩,全詩如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同樣有著不少重複的字,而這並不是源於作者懶,其實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手法,即重疊復沓,又稱復唱,構造出了很強的音樂性,增強了語言節奏感,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的作用。

在《詩經》裡,還有一首奇詩,39個字中有36個重複,這首詩便是《國風·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其中“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更是成為名句傳誦至今,而值得一提的是,《詩經》中的《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常用手法便是復沓,反覆詠歎,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而這便是民歌的特色,像《衛風·木瓜》、《國風·王風·黍離》等都是可以唱出來的,王風便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

像“彼黍離離”、“行邁靡靡”、“悠悠蒼天”等還是疊字的手法,又稱重言,同樣是使得全詩具有音樂的美感;而王風十首,全都運用到了重疊復沓的手法,另一首《王風·采葛》,也是傳唱了數千年: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詩中僅有“葛”、“蕭”、“艾”、“月”、“秋”、“歲”六字不同,而《王風·采葛》則是一首思念情人的詩,由此出現了成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不過國風卻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是直接抒寫了對生活的真實感受,還成了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國風·王風·黍離》便是一首有感於家國興亡的詩歌,西周滅亡後,周平王東遷,朝中的一位大夫再次路過西周都城鎬京,卻不見昔日的城闕宮殿、繁盛榮華,只有黍苗肆無忌憚的生長,還有幾聲野雉的鳴叫聲傳來,似乎是在悲鳴。

這位大夫不由悲從中來,亡國之痛襲入心中,從而寫下了《王風·黍離》,此後,這首詩總在朝代更迭的過程中被反覆提及,“黍離”一詞也成了歷代文人感嘆亡國觸景生情時常用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