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為何號稱當今“京劇第一老生”的於魁智,他的唱腔爭議如此之大?

大名鼎鼎的當今“京劇第一老生”於魁智,回首成名之路,先後師從多位京劇大師,也算是數十年雕琢、千錘百煉,終成大家,可是近些年圍繞著他的唱腔,引發的爭議卻越來越大,兩極化非常明顯,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京劇別名平劇,京戲,原型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南方四大徽班進京,將漢調、崑曲、秦腔以及一些民間曲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匯成一種新的藝術表演形式,登上了最大的舞臺,主要以歷史故事為表演內容,逐漸成為我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

清朝時達官貴人對於京劇名角的熱愛,絲毫不亞於現在一些年輕人對偶像的追捧,同樣瘋狂和痴迷。光輝時刻,京劇名角可以自由“騎馬進宮”、“帶刀上殿”,權貴對京劇的熱衷可見一斑。

最初京劇角色分得很細緻,足有十行之多,後來才逐漸歸為“生旦淨末醜”大致五行,從他們的衣著裝扮和動作上,往往一眼就能判斷出來。生又分老生和小生,京劇剛剛形成的時候,老生就最受重視,是京劇最重要的行當之一。

老生又分文武,極其考驗京劇演員的藝術積澱和功底。常言道“十旦易得,老生難求”,可見要把老生這角演好實屬不易。今天要說的“京劇第一老生”於魁智,就是唱唸做打樣樣精通,鮮少能把文生和武生都演繹得爐火純青的京劇大家。

1961年,於魁智出生於遼寧瀋陽,母親是音樂教師,從小他就耳濡目染,對戲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10歲時,家人決定送他接受專業的戲曲學習,僅一年之後,他幸運地被瀋陽京劇班學員選中,正式開始學習京劇。

於魁智的天賦開始得以展現出來,他也受到了京劇名師楊元詠、黃雲鵬等的悉心教導和栽培,文武兼修,在本該貪玩的年紀,他卻早出晚歸勤學苦練,深得前輩們的認可,唱功也獲得了巨大的提升,在一眾同齡學生中的表現格外出色。

13歲的於魁智,在多位名師的推薦下,擔任了瀋陽的現代京劇大戲《大櫓歌》的主角,他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廢寢忘食地排練,一心想把最精彩的表現帶上舞臺。

功夫不負有心人,於魁智一開嗓就技驚四座,連續表演了百餘場,熱度絲毫不減,人們爭先恐後地一睹這位“戲劇神童”的風采。轉眼又三年過去,於魁智決定放棄在瀋陽京劇院的“鐵飯碗”,前往位於北京的中國戲曲學院繼續深造。

1978年,於魁智在火車上連續站了十幾個小時終於到達北京,背井離鄉舉目無親,睡過火車站也睡過橋洞,他憑藉的完全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鬥志。順利進入中國戲曲學院之後,他再次表現出踏實勤奮的學習態度,加上數年紮實的功底,最後以非常優異的成績成為一名老生學員,要知道,當時面向全國僅僅招收兩名而已,說他是天之驕子一點也不為過。

於魁智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練功房裡,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在主學楊寶森楊派劇目為主的同時,還得到了多位文武老生教授的親傳,唱功日益精進。

學藝術的都知道一句老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於魁智雖然勤奮,但是從小到大師從許多門派,其中不乏多位名師大家,但是戲曲有別於要求面面俱到、博學多聞的藝術,它要求有鮮明的特色,所以於魁智的唱腔雜糅多個門派,相互掣肘、龐而不精,反而什麼特色也沒有了。這也是於魁智雖頂著“京劇第一老生”的名號,卻飽受爭議的癥結所在了。

在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中,對戲曲唱腔往往推崇如玉一樣溫潤、渾厚,各大名家們的聲音特色都少不了這個特點,然而於魁智的聲音和唱腔倒像是壓在鼻腔裡,很多觀眾都表示聽著難受。於魁智自認為雜糅多種唱腔自成一派,然而主流審美對此卻很不屑,時常將他與李維康相提並論。

不同的是,李維康的唱腔裡還能明顯聽出張、梅、王、程等的特色,僅僅是混合而已,並沒有融會貫通;而於魁智的唱腔則更類似“四不像”,什麼都有,卻不得精髓,令人啼笑皆非。

說起於魁智在舞臺上的表現,極具代表性的就是網上流傳的一段《秦瓊賣馬》。分析歷史故事,這齣戲是秦瓊萬般無奈之下賣掉坐騎,應該是人生失意、失魂落魄,最狼狽、倒黴的低谷期,唱腔也應該是沉鬱、壓抑、惋惜的情緒,才能與觀眾產生共鳴。

可是於魁智的腔調卻是歡快激昂,大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感覺,著實令人摸不著頭腦。其實這種毫不考慮歷史故事,將情緒與腔調完全對立的表現,在於魁智的作品裡屢見不鮮。還有一段《武家坡》,應該是以慷慨激昂、決心滿滿的腔調,於魁智卻唱得低鬱沉悶、十分悲苦,時隔很久再去回味,依然覺得如鯁在喉。

天津餘派研習社就曾公開抵制於魁智的唱腔,他們認為想要學好餘楊的唱腔,堅決不能聽於魁智,因為於魁智唱腔的很多缺點都很容易把初入門的人帶到坑裡。餘派還常常將於魁智的作品當成反面教材教給學員,加以鞭策,這在行業內也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了。

十年磨利劍,一朝試鋒芒,這句話就體現了專注力,如果於魁智慧靜下心來認準一個標杆勤奮學習,必然能學到精髓成為一代大家,不會引發巨大的爭議了,這個也有可能是因為他急於求成,而不清楚自己的真實需求。

站在審美的角度上分析於魁智的唱腔,“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他的作品也從來不乏追隨者。追戲曲大家猶如追星,自己喜歡的怎麼看都喜歡,每個人的審美都不一樣,只是符不符合傳統審美和時代審美罷了。

於魁智還曾登上春晚的舞臺,用流行歌曲的形式進行戲曲表演,傳統觀眾都認為這是對戲曲的糟蹋和侮辱,年輕的觀眾們卻往往覺得耳目一新,開始發現京劇、瞭解京劇,這也是一種文化傳承。說到底,其實都是對的。於魁智的忠實粉絲們將他的唱腔稱為於派,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人紅是非多”,頂著“京劇第一老生”的光環,於魁智的每一次舞臺表現何嘗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名聲盡毀。儘管於魁智的唱腔引發兩極化的爭議,但是喜歡的依舊喜歡,不喜歡的依舊聽不慣,我們也沒有必要盲目跟風,去追捧或者踩低一位藝術家。

前有眾多戲曲藝術大師群星璀璨,後起之秀層出不窮,時代更迭,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審美往往也在變化。現在網路技術的發達,人們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見解,這也是對於於魁智唱腔爭議不斷的重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