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長安十二時辰》人物群像:生於大唐不敗歲月,一句臺詞就夠了

大唐共歷二百八十九載,始於高祖,終於哀帝,共20帝。

如果讓你在歷史上選取一天寫個故事,大唐是個好選擇,如果你還想寫一個緊張刺激的故事,躍過盛唐再往後挪挪,天寶三載,安祿山兼范陽節度使、夫蒙靈詧斬莫賀達幹、回紇敗突厥、楊貴妃入宮……所以《長安十二時辰》這部歷史向懸疑推理小說把故事背景選在這一年上元節的長安,在盛景之下埋下了一劫,讓一個死囚來破解,一開始就贏了一半。

事到如今,我一個死囚犯,不是何必如此拼命,而是無需任何顧忌才對。

這個死囚叫張小敬,由雷佳音飾演。

“十年西城兵,九年不良帥”,他為大唐貢獻了19年光陰,卻依舊要被斬首。殺人償命,也不看看他殺的是什麼人,到底應該誰償誰的命。

張小敬人生如此曲折坎坷,再怎麼怨天尤人旁人也難指責半句。不過這樣的人,又有誰敢信他?原著中描寫張小敬,說他帶著一股邪勁,對達官顯貴不屑一顧,他連殺36人,身負血案,按律當斬,現在卻把整個長安城安危交到他手裡,誰有這樣的勇氣?

禱以恆切, 盼以喜樂,苦以堅忍,必有所得。

這位勇士叫李必,由易烊千璽飾演。

兩個主角在歷史上都有原型,李必的原型是傳奇名相李沁。歷史上他歷經四朝,功勳卓著,沉迷修道多次辭官,而劇裡他還年輕,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所以他賭了一把,把張小敬從黃泉路口拉了回來。

李必是張小敬的救世主,張小敬是李必的磨刀石,二人的關係就像矛與盾,一致對外卻又互相磋磨。二人步步艱難,外界壓力是一回事,內心的壓力才是最重的,保長安三個字說起來簡單,可是一旦退了,傷的不止是長安城,還有城裡的百姓。

世人只知巨龍之怒,伏屍百萬,卻不知蚍蜉之怒,也能摧城撼樹。

《長安十二時辰》之所以成功,除了製作方本身的能力,還是因為馬伯庸的原著適合影視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既有大場面又有小人物,情節和情感兩者兼併皆有。不問前程不問來路,劇裡迄今為止出現的人物,很多都沒有名字,一個出場就夠了。

“姑娘今日若為大唐捐軀,崔器自會為姑娘請嘉獎令”

地下城的阿枝,眼波流轉,制香的聞染,火上跳舞的檀棋……十二個時辰裡,足夠更多細膩的情感發酵,張小敬與其說救長安,不是說救的是長安百姓,而這些被救的百姓也將縮影展示在這些人物上,與主角進行情感互動。

城中萬千人才是大唐,是張小敬知道自己仍會被斬首之後,依舊願意出生入死的理由。

上段說《長安十二時辰》適合影視化,這段卻要說《長安十二時辰》其實很難影視化,馬伯庸是個考據癖,原著裡有大量關於唐代風貌的描寫,上到制度體系,下到言行舉止。五百字佈局描寫,需要的是近一年的場景搭建,一百字的角色心理,需要的是五六集的劇情鋪墊。

國人嚮往盛唐,對此自然要求盡善盡美,卻又有這快節奏的觀劇要求。劇集盡力在二者之間做了平衡,將原著情節鋪陳開來,讓每個人物都有一個代表性的展示。近幾年的群像劇往往都侷促在宮廷之中,纏繞情愛之間,《長安十二時辰》終於讓這些人走了出來,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大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