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魯迅:“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其中道理者,就懂得中國大半

魯迅之於中國,就是一位敢於直視淋漓鮮血的勇士,用文字戳穿時代陰暗的先行者。1927年12月17日,《雨絲》週刊刊登了魯迅先生的一篇《小雜感》,那篇文章寫到:“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那麼人們為什麼只憎和尚尼姑,而不憎道士呢?

在魯迅看來,和尚、尼姑是一群“厭世者”。“盛世盆滿缽滿,亂世明哲保身”。便是他們的趨向。

這裡便不得不提到道教與佛教的關係了。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真正的中國特產,影響於下層人民遠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間的神仙、禁忌也多與道教相關。

其次,佛教、耶教都有相當完整且嚴謹的理論體系,道教的理論則顯得零散而不完整,且含更多迷信色彩。再次,佛教徒講齋戒、講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雖也講虛靜,但更講採陰補陽、長生不老。如此不講苦行的理論,自然容易獲得中國一般老百姓的歡迎。

而且,佛教講求捨身求法,普渡眾生,而道教講白日飛昇,追求自己長生,未免顯得更重實利,更符合人們利己的本性。

在當時中國在遭受屈辱,對外來的東西都非常反感,魯迅先生是拿和尚,尼姑來比喻外來的事物,因為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此理”是指中華民族的民族氣節。

這句出自於魯迅先生《小雜感》中的話,似乎從一出現爭議就有很多,其實孰是孰非,只能說和魯迅先生當時面對的境況有很大的關係。道教灑脫,佛教修廟建寺,導致人們對它的感覺難免會不那麼純粹,至於別的理解,大家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