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哈同為獲得持手杖的資格,竟用貴重木材鋪路,轉身竟賺得缽滿盆平

在20世紀初期,上海南京路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繁華街道,號稱“紅木鋪街”,南京路能名傳海外的原因,其實還與一根小小的手杖有關。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世紀中葉,清朝被迫將上海對外開放,淪為通商的5個口岸之一,致使大量西方冒險家與商人紛至沓來,準備在這座神秘的東方城市內大展身手。在如潮的外來者中,就有一位年僅22歲的猶太小夥子,他的名字叫哈同。

哈同於1851年出生於巴格達,6歲時隨父母遷居至印度孟買,並加入英國國籍,從此便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1872年時,他隻身來到上海,在沙遜洋行擔任職員,並在6年之後與一名中法混血女子羅伽陵結婚,正式定居於中國。1883年,中法戰爭全面爆發,上海法租界內的洋人紛紛出逃,並廉價售賣自己的地產。素來有經濟頭腦的 哈 同,覺得這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便向銀行貸款,趁機低價收購大批土地房產。據統計,中法戰爭結束之後,哈同手中共擁有南京路土地16塊,面積達到了111。576畝,佔據南京路地產總面積的44。23%左右,這位當年公司的小職員,搖身一變,瞬間成為了上海頭號“大地主”。從此,隨著兩國硝煙的再度平息,南京路地價開始飛漲,哈同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躋身於上海富豪行列。

不過遺憾的是,在當時講求出身的年代,僅僅手中握有鈔票,還不具備資格融入歐洲人的上流社會,哈同也免不了在背後被人稱為“暴發戶”的命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的概念較為被大眾認同,君子泛指一些待人謙和、彬彬有禮且知識淵博的男子。同樣的道理,英國人也追求“君子之風”,不過英國人所認為的“君子”,在英語中被稱為“Gentleman”,意為“紳士”。

“紳士”一詞源於17世紀中葉的西歐,由當時充滿俠氣與英雄氣概的“騎士”發展而來,後在英國社會中發展到極致,最終被貴族精神融合,成為了一種全新的社會文化。在讀者的心目中,英國紳士的裝束為頭戴大禮帽,穿著筆挺西裝,足下蹬著閃亮的皮鞋,最重要的是,手中時刻不忘提著一根文明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根文明棍,就是一個人地位的象徵,在當時倍加受人尊重。

哈同如今已今非昔比,他做夢都想得到英國認可,得到手持文明棍的資格,以此彰顯自己的身份與地位。可是當他帶著重禮面見英國領事時,對方並不將其放在眼裡,仍然以“大老粗”的下層人士禮節接待了他。在知曉哈同的來意後,英國領事半開玩笑的說:“如果哈同先生能夠用製作文明棍的名貴木料,將南京路鋪成一條街的話,英國政府肯定會為您的紳士行為所感動”,言外之意,便是要求哈同以鋪路的方式,換取自己的紳士身份。

說到這裡,我們有必要說一下文明棍的材質,文明棍是一種手持木杖,多為紫檀木或紅櫸木製成,其中以紅櫸木較為普遍。紅櫸木是櫸木中的一個類別,最明顯的特徵是木質顏色偏紅,質地無比堅硬,並且色澤豔麗華貴。近些年來,紅櫸木已經成為高階奢侈品市場上的新星,其價格之昂貴,令大多數經濟能力有限的百姓望而卻步。作為富商的 哈 同,家中自然有不少紅櫸木製成的傢俱,可是要用紅櫸木鋪就一條街道,自己還是聞所未聞,畢竟該項工程所耗費的財力是難以想象的。

透過工程師的初步預估,若是要將南京路路面全部鋪上紅櫸木,成本最少也要數百萬美元,再加上人工費用以及工作人員的吃穿用度,耗費資金幾近千萬美元,摺合白銀60-70萬兩左右。哈同雖出身卑賤,但是卻有著異於常人的魄力,此前大量貸款低價收購南京路房產,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這一次他並沒有猶豫,狠狠心一咬牙,決定將此事一干到底。隨著工程的開工,哈 同口袋裡的資金也如流水般一去不返,幾個月之後,一條震撼世界的紅櫸木路面在南京路赫然出現,成為了上海乃至全中國的一道靚麗風景。隨之而來的,也是英國皇家特意為其定製的一根紅櫸木手杖,上面刻寫著“賜予偉大的紳士哈同”字樣。

哈同的舉動雖然受到了英國皇家的肯定,不過仍有一大部分人笑他太傻,僅僅是為了一個虛名,就要耗費如此大的財力做出“荒唐”之舉。然而沒有人知道,其實哈同也同時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舉動看似愚蠢,實則是一件名利雙收的大好事。果不其然,在南京路路面鋪設完畢之後,其名氣瞬間暴漲,致使南京路租金房價陡然而升,哈 同再次大賺一筆。

正所謂“無奸不商”,雖然這句話本質上是對商人的詆譭,但是也間接承認了其追尋利益的敏銳眼光。不得不說,大商人的頭腦果真不一般,在對資本積累,炒作賺錢等方面,確實高人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