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魯迅都說過啥盤點魯迅作品中5句至理名言,第一句就打臉槓精

魯迅在我國文壇上的地位,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他曾試圖用一支筆罵醒過人,並且將其當做武器和敵人戰鬥。

可以說魯迅就是當時社會的一面旗幟,他的諸多作品集

反映

出了作為一個文化學者的民族風骨。

魯迅先生在現代社會中,早已經成為了一個網路紅人,很多人都極其推崇魯迅先生的小說和雜文

那麼

魯迅都說過啥?眾多作品有

5

至理名言

,第

1

句狠狠打了槓精的臉。

第一句:“譬如廚師做菜那一樣,有別人來說你這道菜做得不好,他本來就是不應該把菜刀交給評價的那個人說你行的話你來做一道菜試試看。”

廚師的本職工作是負責處理食材,並且將其烹飪成美味可口的佳餚。其實,很多人乍一看這句話的時候,都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魯迅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作家,他懟人的技巧和水平很少有人能領悟。

其實,這句話的本意是諷刺那些在其位不謀其政

人。無論哪一個行業裡的人,都應該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佔著茅坑不拉屎。

很多時候人們在面對一個人,或者是一道菜品的時候,難免會有覺得有不好的時候,如果就因為這種想法被懟“你行你上”,未免顯得有一點太過於武斷。

第二句:“從來如此,便對嗎?”

“從來如此”雄安的有一些因循守舊,所以魯迅先生才反對“便對嗎?”其實,這句話諷刺的是當時社會的跟風習氣,很多人由於自己沒有想法,所以總喜歡人云亦云,這類人很容易被別人帶偏。

故此魯迅先生才發出如此深刻的提問,難道

“從來如此,便對嗎?”很顯然言外之意是

“從來如此”未必就是正確的。他的真實想法是要求大家一定要學會思考,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才有判斷十分的能力。

第三句:“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調和、折中是中庸思想的重要表現,說白了就是既不贊同也不反對。因為自己的本意並不想贊同,但卻怕直接提出反對意見得罪人,故此才會以“和稀泥”的方式,

表達自己對某人或者某件事情的看法,樹不知道這種人最可恨。

第四句:“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魯迅的原話是“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很顯然這種觀點在現代社會中並不適用,因為現代人講究的是團隊合作,就算是一群弱者集合在一起,只要同仇敵愾就能打敗強者。而這種思想在魯迅的筆下,卻變成了唄諷刺的物件。

大家都知道猛獸總是獨來獨往,因為它們自身就很強大,所以不需要其他猛獸陪伴,也可以自行打獵並填飽肚子。相反牛、羊由於性格比較溫順,並且沒有任何攻擊力,所以只有成群結隊才能

抵禦

強敵。

不過大家回過頭來想一想,一般有能耐、有能力的人,往往都喜歡獨來獨往,他們很少會和別人共同去完成某一件工作。原因便是這樣的人更喜歡獨來獨往,即使現在大家都認為合作

才能

共贏,但真正的強者卻從來都不屑於和弱者為伍。

第五句:“勇者憤怒,抽刀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刀向更弱者。”

勇者是很多人都希望成為的人,因為他們的勇氣從來都不會以打敗弱者而增加,更不會因為挑戰強者而受挫。

而怯懦的人往往都不敢衝冠一怒,為了找回可憐的自尊,他們往往會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很顯然前者更讓人推崇,後者則讓人唾棄。

結 語

魯迅曾經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其實,都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作為一個“左派”作家,他對“右派”的批評從來都不吝筆墨。

作為一個有思想、有良知的作家,魯迅先生的話語雖然聽起來很尖銳,但最終的目的卻是為了讓國家和人民過得更好。

作為一個文人魯迅先生的風骨,一點都不亞於古之文人,甚至他的良心和骨氣,要比很多古代文人更上一層樓。可以說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就像一個警鐘時刻長鳴,目的就是為了叫醒“沉睡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