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群眾舉報皇陵被盜,警方追回文物,專家鑑定確是真品,價值驚人!

2016年,北京警方接到群眾一起舉報,有人偷盜十三陵的文物,已經拿到黑市上進行交易。警方立即派人偵查,在群眾的協助下,這起盜案很快就水落石出,追回了被盜走的文物。

經過專家鑑定,贓物是一對石燭臺,用來插蠟燭的,確實是皇陵的真品,其價值說出來也有點驚人,不是驚人的貴,而是驚人的賤,大概能值幾百元吧。你沒看錯,是幾百元,不是幾百萬元。不是皇陵文物嗎,怎麼才值這麼點錢?皇陵確實是皇陵,是崇禎皇帝的思陵。

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說他有名,是因為明亡之際,崇禎自縊在煤山上,至少做到了君王死社稷,也算是夠硬氣。不過,安葬崇禎的思陵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在大家的印象裡,皇陵就等於是一個聚寶盆,金銀財寶、文物古蹟等等,隨便拿一樣就夠普通人享受一輩子。有些皇陵確實是這樣,但萬一當成了亡國之君,能有地兒安葬,就已經夠福氣的了,崇禎皇帝就是典型的代表。

他的思陵在明十三陵中,佔地最小,位置最偏,且花費最少,全部加一起,僅花了白銀223兩。堂堂的一國之君,陵墓怎麼修建得如此寒酸?原因也簡單,崇禎沒有自己專用的皇陵,借用了田貴妃的陵墓。

按照慣例,新帝登基後,馬上應該選址修建陵墓。但當時國庫緊張,財政根本沒有這筆錢,崇禎一心勵精圖治,又加著年輕,也就沒有著急此事。再說,十三陵裡所有風水好的地方,都被佔滿了,為了找個好地方,這事就一直拖了下來。

誰也沒想到,這一拖就拖到了李自成打到了京城。崇禎面對衝進皇宮的李闖王,他最後的掙扎就是自縊在煤山之上。唯一幸運的是,李自成為了籠絡明朝的官員,沒有讓崇禎死無葬身之地,命人把給他安葬了。

不過,李自成並沒有為此撥款,自然沒人搶著去做。於是這個差事落到了一個叫趙一桂的小吏身上。本來趙一桂是個不入流的吏員,皇帝駕崩他連跪在路邊哭的資格都沒有。

但趙一桂對崇禎還是有點感情的,雖然上頭一分錢都沒給,但是他仍然盡力把這事給辦成了。沒錢不要緊,他號召本地的商人富戶募捐,籌得223兩半的白銀。這筆錢被他全數用在了崇禎的陵墓上,一個銅板都沒有貪汙,全都有清晰的賬目。

由於之前崇禎沒有給自己挑選好陵墓,趙一桂只好把崇禎埋到了他的寵妃田氏的墓地中。田貴妃也沒有想到自己身後竟然會得到與皇帝合葬的“殊榮”。

為了重新開啟田氏墓地的墓道,就花費了200兩白銀,佔了所有費用的大頭。這還得說找了一個良心工頭,收費十分合理。趙一桂又花費四兩蓋了幾間小棚,買紙錢和貢品等又花了十餘兩,還有點錢,用來招待派下來檢查陵墓修建情況的官員。

多虧了趙一桂這個小吏的精打細算,崇禎才算是入土為安了。最後他又在葬禮現場搞了一場眾籌,弄到5兩銀子,這才給崇禎的陵墓包上了一圈磚石,讓他的陵墓不至於跟荒郊野外的孤墳一樣。兩百多兩銀子就能修個皇陵,趙一桂絕對算是個能臣。

根據記載,田氏的墓地中,陪葬品不僅少,且質量也不好,正常隨葬的應該是金銀器物,不知為何都成了銅製品鉛製品,錦被一面是絲綢一面是棉布,寒酸極了。別說這是皇帝的寵妃,普通富戶家的媳婦也比這多幾分體面。

就這標準,現在還被崇禎給降低了不少。由於這點錢只夠買副棺材,趙一桂便把田妃的外槨騰出來,用來裝崇禎。這樣一來,等於田妃的喪葬標準又給降了。不過,能與皇帝合葬,夠可以的了。

即使這樣寒酸的崇禎陵,竟然也有盜墓賊光顧,並且被偷了不止一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民間傳說中崇禎是被李自成斬首的,後來明朝大臣用金子做了一個頭代替,算是留個全屍。這是純粹的胡說,崇禎的死因十分清楚,那顆歪脖樹還好端端的在那呢。

可架不住盜墓賊沒文化啊,幾次三番的折騰,使得原本就沒兩件陪葬品的崇禎陵墓中,最後只剩下一口銅缸。明朝皇陵落魄成這樣,在歷史上也實屬少見。

本文開頭的那個盜墓賊,好不容易進到思陵裡面,卻發現實在沒啥可偷的,最後只好拿了一對石燭臺,算是賊不空手。看來,做賊也需要有文化啊。

【參考文獻:《明史》、《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