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二人為何還是失敗了?

漢末黃巾之亂的時候,因為朝廷力量的衰弱,湧現出一大批的地主豪門,譬如孫堅、董卓等,還有一個另類,就是自稱漢朝宗室的劉備,不過在袁術口中,不過是個織蓆販履之輩。

他的出身比劉邦還要低,但是他不輕言放棄,屢敗屢戰,顛沛流離最後在荊州劉邦的屋簷下才逐漸發展起來。

在荊州的時候,劉備不僅獲得賴以生存的地盤、眾多的兵士以及很多文臣武將。其中就有號稱臥龍鳳雛的諸葛亮和龐統。在司馬徽的口中,這兩個天才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劉備的心願,也就是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正因為如此,劉備也不恥下問,多次拜訪諸葛亮。或許劉備的誠心打動了上天,先後諸葛亮、龐統都投效劉備,在得到他們的時候,或許劉備樂開花。畢竟自己多年的抱負可以實現了,這時候已經四十多歲的他突然間容光煥發,感覺人生充滿希望。

希望有多大,失望有多大,劉備顛沛流離半生以為可以光復漢室,誰知道。此後十多年間雖然先後奪取西川、東川、荊州,但是龐統先是斬殺雒城,自己病逝白帝城、諸葛亮病死五丈原。他興復漢室的希望化為泡影。

為什麼,劉備得到兩個人之後也沒有安天下呢?

漢末三國時代,正是士族方興未艾的時代,積累了幾百年的豪門大族已經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每一個豪門都有自己的郡望,這一個郡望就是這個豪門的立身之地,相反朝廷的命宮如果沒有和這一些大家族搞好關係,那這個地方他是呆不久的。

而漢末三國的這股風氣,並不是隨著漢室傾頹而颳起了的,實際上,正是漢朝的選官制度造成了這股風氣,它就是察舉制度,本來行之有效的方法經歷四百年,已經變成家族之間互利互惠的唯一通道。

經過這個制度舉薦起來的人,慢慢的就成了某地幾個有名望的大家族私事,因此逐漸形成了士族,正因為察舉,被推舉的人需要在地方上有很高的聲望和影響力。對於掌握話語權的世家大族來說、這不是什麼難事。

他們的應對方法就是名門望族之間互相吹捧,不管咋樣,今天你吹我,明天我捧你。總之禮尚往來,這種品評人才的風氣也是在漢末魏晉之際非常流行,翻開《世說新語》,各種小故事不絕於眼。

正是這種背景之下,未來彼此的聲望,很多人話淨撿好聽的說,何況司馬徽和這兩人都是世家,雖然不是至交,也有私益,吹捧一下沒啥問題。何況夸人總比罵人好。

很明顯,司馬徽的吹捧之詞有太多的水分,而另外一方面曹操、孫權太過強大,起步太晚的劉備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進一步擴大。而龐統籌劃了奪取西川的戰略,後來諸葛亮維持了蜀漢的局勢,不得不承認兩人都有一些才能,不過還不到司馬徽吹捧的那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