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山西絳縣周家莊遺址2007~2012年勘查與發掘簡報

山西絳縣周家莊遺址2007~2012年勘查與發掘簡報

選自《考古》2015年05期,中國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2003~2006年,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運城盆地東部開展了拉網式區域系統調查,旨在探索晉南地區早期國家與文明起源等相關問題山。周家莊遺址就是此次調查發現並確認的先秦遺址中最大的一處。在前期調査及小規模試掘的基礎上,自2007年開始我們對周家莊遺址進行了持續的勘查與發掘,本文主要就2007-2012年的考古工作、主要發現和收穫進行簡要報道。

周家莊遺址位於山西絳縣橫水鎮周家莊、崔村及其附近地區,地處運城盆地東北部的涕水河北岸黃土臺堀上,北高南低呈緩坡狀,地勢開闊。北靠紫金山與侯馬市、曲沃縣相鄰,南望中條山同垣曲縣相接(圖一)。遺址兼有仰韶、廟底溝二期、龍山、二里頭、二里岡、周代、漢代等時期遺存,總面積500餘萬平方米。其中以龍山期遺存分佈面積最廣、堆積最豐厚,面積達450萬平方米(圖二)。這裡主要報道龍山期的考古發現,其他時期的遺存擬另文發表。

因周家莊遺址面積很大,為了對遺址有全面的瞭解和總體把握,2007-2008年在有選擇地發掘的同時,對遺址進行了大規模鑽探。鑽探集中在周家莊村北地勢開闊平緩的梯田上,往北延伸到了崔村的部分地段,鑽探總面積近200萬平方米,但大部分割槽域探孔較稀疏,探孔間距約10米。周家莊村南坡度漸陡,僅小範圍進行了鑽探。在有了一定線索後,經過加密鑽探、追蹤,並結合地表地貌的勘察,在遺址周圍發現並確認了環壕的存在,這是鑽探、勘查取得的最大收穫之一。

一、周家莊遺址近年考古工作概況

周家莊遺址正式的田野考古發掘與鑽探始於2007年秋季。根據最初鑽探發現的跡象,2007年秋首先選擇在周家莊村東北、遺址中部偏東南處進行了發掘,共佈設10米x

10米探方4個,揭露出數處房址和眾多墓葬(圖三)。隨後兩年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鑽探和對遺址佈局的瞭解,但在2011和2012年我們又返回到這個地方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發現這裡在龍山較早時期主要是一片與生產陶器相關的居址,到龍山較晚時期變成了一片墓地(下面稱為“房址、墓葬集中分佈區”)。這批資料將另文報道。

2008年春秋兩季,對深埋於地下的東部壕溝進行了解剖性發掘,共佈設探溝5條(TGI、TG2、TG3、TG5、TG6),證明環繞遺址的長壕溝確實存在,而且周家莊遺址存在一處龍山期大型環壕聚落。為進一步瞭解該壕溝不同地段的結構,以及溝內與溝兩側的堆積狀況,2012年春我們又加設兩條探溝(TG12、TG13),對東部壕溝再次進行了解剖發掘。受篇幅所限,關於壕溝的解剖情況也將另文報道。

為了對周家莊遺址不同方位的堆積有初步的瞭解,2008年春在遺址東南高地“走馬嶺”佈設了一條探溝TG4,2009年秋在遺址中部、周家莊村北佈設了10米x

10米探方5個,並在其東南佈設了兩條交叉的十字型探溝TG7、TG8,2010年秋在遺址中部偏東近壕溝處佈設探溝TG9,2012年春在遺址中部偏東南佈設TG10、TG11和TG14。這些探溝或探方都是根據鑽探提供的線索,基於不同目的進行的解剖或較大規模的發掘,除了位於遺址東南走馬嶺的TG4,其他探溝和探方都較為集中地分佈在周家莊村北和東北,即遺址中部及其偏東南的一片地域。下面概要介紹這些不同區域的文化層堆積、遺蹟與遺物的出土情況。

二、遺址堆積與遺蹟

通過幾年的鑽探和發掘可知,周家莊遺址規模大,文化堆積分佈較連續,埋藏也較深,但各地點文化堆積狀況不盡相同。遺址中南部的地層堆積一般深2~3米或更深,而一些壕溝、灰坑等遺蹟深則達4、5米以上,遺址北部及邊緣地帶相對較淺。不同地段遺蹟的種類、分佈的密度也都有差別,反映出遺址不同功能的區劃和形成過程的差異。下面分割槽域報道文化層的堆積和出土遺蹟的情況(上文所述“房址、墓葬集中分佈區”和東壕溝的解剖情況除外)。

(一)2009年發掘區

首先介紹2009年秋集中發掘的一片區域的堆積狀況。此片區域靠近遺址中部,共佈設5個10米x

10米探方(IIT6545、IIT6644、IIT6645。IIT6744。IIT6745),實際發掘面積約450平方米。此地文化層堆積很厚,地表距生土深一般為3米左右,發現的遺蹟有灰坑、房址、陶窯,並出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遺物。具體堆積情況以IIT6645南壁剖面為例,簡要介紹如下(圖四)。

第1層:淺灰褐色土,質地疏鬆,水平狀堆積,厚0。15-0。2米。包含植物根莖、瓷片等,為現代耕土。

第2層:淺灰黃色,質地疏鬆,堆積較平整,厚約0。4米。出土物有青花瓷、碎瓦塊、鐵釘等,為近現代堆積層。

第3層:淺褐色土,質地疏鬆,堆積高低不平,厚0。45-0。75米。出土物有青花瓷、碎瓦塊、鐵釘等,為近現代堆積層。

第4層:淺黃色土,質地疏鬆,厚0。4~0。7米。包含物有白瓷碎片、瓦塊等,為宋金時代堆積。

第5層:淺紅褐色土,質地疏鬆,厚0。12~0。3^o出土少量陶片,為龍山期堆積。該層下疊壓的遺蹟有H77等,H77又打破H93。

第6層:黑褐色土,較緻密,厚0。3~0。45米。出土較多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盆、肆、甌,為龍山期堆積。該層下疊壓的遺蹟有H78,H78又打破F12。

第7層:分佈於探方中部區域,南壁不見。淺黑色土,較緻密,呈坡狀堆積,厚0。1~0。4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屬龍山時期堆積。

第8層:淺褐色土,質地疏鬆,主要分佈在探方內北部,厚0。2~0。45米。出土少量陶片,為龍山期堆積。

本發掘區龍山期的遺蹟主要有6座房址、1座陶窯和眾多灰坑(圖五)。房址規模都很小,有地穴式和半地穴式,形狀有圓形袋狀、圓角方形或不規則形。有的室內有灶,有的無灶,除個別發現零星柱洞,多數則沒有柱洞。個別的有白灰地面,多數則無白灰地面,顯得比較簡陋,其中有些不像是普通的居住房屋。在該區域中部發現一個巨型灰坑H82,在坑南壁上建有一座陶窯Y2。H82內分為多層堆積,其中很多是燒窯的殘留物。在本發掘區的東部邊緣還有含大量灰燼、燒土的灰坑,或許與發掘區以外的其他陶窯有關。這裡的大部分遺蹟中很少見到儲存較好或可復原的器物,這與該遺址其他發掘區的情況相同,反映在聚落使用過程中人們很少因各種活動而有意埋藏或丟棄完整物品,而最後廢棄也是人們主動遷移或人為干預的結果。以下介紹幾種典型遺蹟。

1。房址介紹2座。

F13位於IIT6645東部,是一座地穴式房址,疊壓於第7層下,被H88打破。開口為圓形,袋狀坑,直徑1。3、底徑1。96~2。9、深約2。15米。底部中心略偏北處有一長方形灶面,經解剖可知,該灶面為長時間燒結形成的紅燒土。已發掘部分未見明顯的門道(圖六)。房內堆積為黃褐色土,土質疏鬆,出土遺物很少,可辨器形有鬲、盆、罐等。

F14位於IIT6644中南部,部分在探方南壁外,是一座半地穴式房址。該房址被H97、H98打破,自身又打破生土,壁微斜,殘存最大徑1。9、殘深0。56米(圖七)。房內近中部有一柱洞,直徑0。22、深0。32米,橫截面為圓錐形,洞底部填充有碎陶片,較為堅硬。房內堆積為紅黃色花土,土質疏鬆,夾雜有料硬石、木炭等,出土物有陶片、石塊、獸骨等。

2。灰坑介紹2個。

H89位於IIT6645中部偏東,疊壓於第8層下,被H82打破,自身又打破H96。為圓形圜底坑,坑口徑2、深0。7米。坑內堆積為黃灰色土,質地較疏鬆,包含陶器、石器等遺物(圖八)。陶片多為夾砂灰陶,紋飾以繩紋為主,可辨器形有鬲、罐。石器有鑿、刀等。

H99

位於IIT6645中部,疊壓於第8層下,被H82、H95打破。坑口平面呈圓形,為桶形平底坑,口徑2。35~2。6、底徑2~2。3、深1。25米。坑內堆積為黑褐色填土,質地疏鬆,出土物較少(圖九)。

3。陶窯僅介紹1座。

Y2建於H82南壁。H82是Y2的操作坑,很可能也是取土坑,坑內的部分堆積當來自燒窯的廢棄物。H82開口於第7層下,被H84打破,並打破H96。H82為跨越4個探方的巨型不規則形坑,長14、寬11。7、深3餘米,已清理部分的堆積可分為9層(下面還有少部分堆積未清理)。第1~4層為水平狀堆積。第1層為淺紅褐色土,較緻密,厚0。15~0。4米;第2層為紅黃色花土,略疏鬆,厚0。55-0。9米;第3層是淺灰褐色土,質地疏鬆,厚0-2~0。5米;第4層為黑黃色雜土,質地緊密,厚0。25-0。5米。這4層堆積均出土一些陶器、石器和骨器。陶器可辨器形包括鬲、學、罐、豆、扁壺等,第2層還出土數塊扁平狀類似鋪地磚的器物。第5~8層呈斜坡狀堆積,大多存在區域性交錯疊壓現象。第5層為淺灰色土,較疏鬆,厚0。2~0。5米;第6層為紅褐色土,質地疏鬆,最厚處0。45米;第7層為黃褐色土,土質緻密,最厚處0。6米;第8層為紅褐色土,質地疏鬆,厚0。55米。這4層包含物甚少,僅見少量陶片,器形多不可辨。第9層為深褐色土,土質緻密,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等。從坑內堆積的形狀和包含物判斷,第5層以上部分,特別是第3、4層含有較多的燒土,當與陶窯使用時的殘餘堆積有關,而第5層以下部分形成的時間或許早於陶窯的建造和使用時間。

陶窯由火膛、火口、火道、窯室等四部分組成。火膛為長方形豎坑,長約0。6、寬約0。34、高約0。5米,四壁均為青色燒土,火膛以三個火口與火道相通至窯室。火口位於火膛頂端,寬0。47、高0。25米。窯室內有三條主火道,每條寬0。1-0。2米,兩邊的主火道外側還各有兩條分支火道。窯室略呈圓形,弧壁袋狀,上部已遭嚴重破壞,底部直徑約1。54米。Y2內堆積為淺灰褐色土,質地疏鬆,夾雜較多炭屑及青紅色燒土,出土少量陶片、骨頭、石塊等(圖一0)。

(二)TG14

TG14發掘於2012年春季,位於2009年發掘區東南500餘米處,距東壕溝近300米,長60、寬3米。該區域地表距生土面深度一般為1。2米左右,屬遺址中埋藏較淺的區域,地層堆積簡單,遺蹟也較稀疏,耕土層下便是龍山時期文化層及少量灰坑、房址等遺蹟。其中包括龍山期灰坑17座、房址4座,一些灰坑含大量灰燼、燒土和碎陶片,為附近房內居民的生活垃圾。儘管只有零星房址發現,但也說明當時有人在此居住生活,只是由於時間短或人員少,導致遺蹟不多。現將這一區域內比較典型的房址和灰坑介紹如下。

1。房址僅介紹1座。

F40位於探溝中部,疊壓於第2層下,被H280和H296打破,同時又打破F42和F43。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殘長2。2、寬2、殘深0。7米,坑壁陡直,底部平整且堅硬,應是長期踩踏使用所致。在房址中部偏西發現直徑約0。7米的圓形灶面,殘厚約0。1米。房內堆積可分兩層。第1層為黃褐色土,夾雜少量黑色花土、白灰面碎片,土質疏鬆,厚0。2~0。3米。第2層為紅褐色土,夾雜褐色花土,厚約0。4米。兩層堆積出土遺物基本相同,均包括大量陶片及獸骨,陶器可辨器形包括鬲、罐、扁壺等(圖一一)。

2。灰坑僅介紹1個。

H287位於TG14中部偏西,疊壓於第4層下,打破H289。該坑為圓形直壁平底坑,直徑0。9、深0。8米。填土為淺灰色土,土質較疏鬆,岀土少量陶片和獸骨。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另有少量夾砂灰陶,紋飾以繩紋為主,另有少量素面陶,可辨器形有鬲、罐等(圖一二)。

(三)TG9

發掘於2010年秋季,南北長30、東西寬4米,位於遺址東部,西距TG14約250餘米,靠近東壕溝。這裡的龍山期遺蹟包括1座陶窯、14個灰坑,其中包括體量較大的灰坑,形狀不甚規則,或與燒窯取土有關文化堆積以TG9東壁北段剖面(圖一三)為例介紹如下。

第1層:黃褐色土,土質疏鬆,厚0。25~0。35米,包含較多植物根系、料磕石。出土一些陶片、瓷片等,為現代耕土層。

第2層:淺灰褐色粘土,區域性有較為明顯的踩踏面,在探溝東部較厚,西部漸薄至消失,厚0。25-0。9米,夾雜有料疆石。岀土少量陶片、瓷片及瓦當,為宋金堆積。

第3a層:深灰色土,質地疏鬆,厚0。25~0。9米,夾雜料僵石、炭粒、燒土塊等。出土較多陶器、石器和骨器,為龍山期堆積。

第3b層:分佈於探溝南段,東壁北段附近不見。深灰褐色土,土質疏鬆,厚0。35米,含有少量料疆石。出土少量陶器、石器、骨器,為龍山期堆積。

第4a層:分佈於探溝西北部,不見於東壁附近。黃褐色花土,較緻密,夾雜料僵石、炭粒等,厚0。5米。出土少量陶器和石器,為龍山期堆積。

第4b層:灰褐色粘土,較緻密,最厚處0。75米,含少量料珊石。出土一些陶器、石器及獸骨,為龍山期堆積。

第5層:分佈於探溝西部,不見於東壁附近。淺灰色花土,土質緻密,厚0。3米。出土少量陶片,為龍山期堆積。

第6層:黃褐色粘土,土質疏鬆,厚()。2~0。5米。出土少量碎陶片,為龍山期堆積。

TG9中的遺蹟舉例介紹如下。

1。灰坑僅介紹2個。

H105位於TG9西北部,部分延伸進入西壁,疊壓於第5a層下,打破F15、Hlllc平面略呈圓形,坑壁袋形,底部較平,直徑約3。1、底徑約3。7、深1。75-2。95米。坑內堆積為灰褐色花土,質地疏鬆,包含少量陶器、石器和骨器。陶器多為夾砂灰陶,紋飾包括繩紋、籃紋等(圖一四)。

H1O7位於TG9西南部,部分延伸進入西壁,疊壓於第4b層下,打破H108、H109,從顯露部分看略呈橢圓形,直徑約3。3米:灰坑的北壁上部為直壁,下有三級生土臺階與坑底連通:南、東壁不甚規則,西南部存有臺階‘J南、東壁相接,最深處約2。3米。坑內堆積為灰褐色土,包含人骨和少量陶片C人骨靠近灰坑東壁,上距坑口約1。2米,無墓坑,骨架完整,仰身直肢,頭向南,面朝東:出土陶片多為夾砂灰陶,紋飾以繩紋為主,可辨器形有鬲、罐、盆、豆等(圖一五)。

2。陶窯僅介紹1座:

Y3位於TG9中部略偏東北,部分壓在東壁內,疊壓於第3a層下,被H106打破。平面略呈卵圓形,操作坑已被破壞殆盡,殘存火膛、火口、火道、窯室四部分。火膛為橢圓形,直壁,平底,短徑0。75、長徑1。35、高約1。15米。窯室已被破壞,殘存底部,內有三條主火道及兩條支火道,主火道寬0。1-0。14米。Y3內堆積為深灰褐色土,夾雜青色窯壁燒結塊及紅燒土塊,出土少量陶片,紋飾以繩紋為主,還有少量籃紋,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圖一六)。

TG4位於遺址東南部當地人稱為“走馬嶺”的一塊高地上,處在龍山期東部環壕以外,是一處在環壕以外的發掘區。該區域內有較多漢魏等時期的墓葬,但大多已被盜掘-從地層堆積看,現代耕土層下就有漢代、龍山文化層*其中第4~10層為龍山文化層,下面疊壓的龍山期遺蹟主要有一段寬而深的壕溝G4,內有多層堆積,但其總體長度和走向還不清楚。另外,還發現幾座疑似墓葬的長方形小坑,坑內僅有少量散碎人骨,不見隨葬品。該區域還有少量灰坑等遺蹟,只清理了1座漢代墓葬。

G4位於TG4南部。疊壓於TG4第9層下,打破生土,略呈東南-西北走向,寬3。9~7。4米。溝壁不甚規整,北壁為斜壁,南壁東部為袋形,西部則是斜壁或斜直壁,平均深度約3。4米,溝底西北高、東南低。溝上部有數層堆積蔓延到溝外,暫編為地層。溝內堆積可分15層,各層堆積大多為質密而堅硬的紅白花土,其間夾雜少量疏鬆的灰褐色花土,出土大量龍山期陶片、殘碎的動物骨頭及少量殘石器等(圖一七)。

(五)TC7、TG8

根據鑽探提供的線索,我們瞭解到在遺址中部偏東南,即I區“房址、墓葬集中分佈區”的北面存在很大一片特殊的灰褐色土分佈區(約長60米以上、寬40餘米),並且可能與其南面發掘區內的G1和向東延伸的一條壕溝相連。在此佈設一組十字形探溝(TG7和TG8),因埋藏較深,探溝狹窄,而且下部堆積較單純,故此未解剖到底,下部的堆積僅透過鑽探了解其質地和深度。從已發掘部分看,兩條探溝的堆積可分為11層,其中第8~11層為龍山期堆積。龍山期堆積均有比較明顯的靜水環境產生的“蟲孔”現象,而各層大致均為質密、堅硬的灰褐色土,推測這裡曾經是蓄水的池塘,總深度約為5。6米。以下選取TC7南壁西段剖面(圖一八)介紹如下。

第1層:黃褐色土,土質疏鬆,厚0。15~0。25米,為現代農耕土匸

第2~4層:分別為淺黃褐色、黃褐色和黃土,土質均較緻密,普遍分佈於TG7、TG8之中,厚度均在0。14~0。4米:這3層的包含物相似,均見有煤渣、碎瓦塊、青花瓷片及鐵器等,為明清至近代人類活動的堆積。

第5層:淺黃色土,土質緻密,夾雜少量顆粒較小的料礎石,偶見煤渣,厚0。45-0。77米。出土物有布紋板瓦塊、泥質素面灰陶罐片和黑白釉瓷碗片等,推測為宋金時代的堆積。第6層:淺黃褐色土,土質緻密,厚0-0。4米。出土含少量繩紋和素面陶片,還有一些厚瓦塊等,應為漢代堆積,

第7層:淺灰褐色土,土質緊密,厚約0。32米,主要分佈於TC8的東西兩邊。出土少量泥質和夾砂陶片,可辨器形有高柄豆、罐等,為東周時期的堆積。

第8~11層:大體呈灰褐色土,各層僅土色深淺有異,土質緻密且堅硬,有靜水環境下產生的“蟲孔”現象,各層厚度均不超過0。55米。包含物也比較接近,均為少量陶片、燒土塊和獸骨。陶片除素面外,紋飾有繩紋、籃紋等,可辨器形有肥足雙鑒鬲、圈足罐、單把杯等,為龍山期堆積。

三、遺物

周家莊遺址所見龍山期遺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等。經過初步整理,根據遺蹟間的疊壓打破關係和各類器物的變化規律、共存關係,可將本遺址龍山期遺存分為早晚兩大期。因本文涉及的各發掘區出土陶器多很破碎,可復原的器物很少,這裡的介紹暫不分期。

(一)陶器

陶器質地以夾砂灰陶和泥質灰陶為主,還有少量夾砂褐陶和泥質黑陶等,除素面外,紋飾以繩紋為主,還有籃紋、弦紋、方格紋和附加堆紋等。陶器多為手製,僅少量泥質陶器有輪制痕跡,器類有雙鑿鬲、單把鬲、斂口肆、顛、折肩罐、溜肩罐、鼓腹罐、圈足罐、深腹盆、淺腹盆、豆、圈足盤、單耳杯、單把罐、碗、扁壺等。

鬲均為夾砂陶,多為灰陶。飾繩紋,大多三足連襠處貼泥條加固。可以分為雙鑿鬲、單把鬲兩類。雙鑿鬲又可分為肥足鬲、瘦足鬲兩種。

肥足雙鑿鬲領較矮,高襠,領下接三個模製肥袋足,領腹間置雙鑿。H84①:3,侈口,斜方唇。唇上飾橫向繩紋,領上部粗繩紋區域性被手指抹壓,領下部貼一週附加堆紋,腹部飾粗繩紋。口徑28、殘高8。8釐米(圖一九,6)。H89:5,領較直,唇面近平。唇部繩紋被抹,領飾斜行繩紋,腹部飾粗繩紋。口徑28、殘高8。8釐米(圖一九,7)。

瘦足雙鑿鬲均為侈口,袋足略瘦,領相對較高,襠相對較您,雙鑿置於領部或上腹部。G4⑧:5,高領,尖圓唇,三袋足略外撇。沿外側繩紋被抹,腹部飾中繩紋。口徑16、高25釐米(圖一九,4)。H96:2,高領微外翻,方唇,微束頸。通體飾繩紋。口徑21。2、高34。2釐米(圖一九,9)。H82①:4,高領微外翻,方唇,領部有雙鑿,三袋足微內斂。唇部及沿外側均飾紋理清晰的中繩紋,腹部飾印痕較深的中繩紋。口徑18。4、高32釐米(圖一九,10)。單把鬲形制與瘦足雙鑿鬲相近,但無雙鎏,在口沿外側和上腹部之間置一橋形把手,領部大多較高。H96:5,侈口,束頸。通體飾繩紋。口徑14、高20釐米(圖一九,1)。H96:6,侈口,斜高領,束頸,鼓腹,單把較寬。腹部飾方格紋。口徑12、高22釐米(圖一九,2)。G4⑨:6,高領,尖圓唇,口微侈。腹部飾繩紋。口徑12、高21。6釐米(圖一九,3)。

甗數量較少。TG9③a:21,夾砂灰陶。器體上部已殘,整體較肥胖,腹部微鼓,袋足鼓凸,腹部置雙鎏。袋足為模製,捏製足跟,甌腰內側有隔。通體飾印痕較深、紋理清晰的絃斷中繩紋。殘高35釐米(圖一九,12)。

斂口斝均為夾砂灰陶。器體飾繩紋。折肩,多數器身呈斜腹盆形,少數器身略直呈罐形,下接三個袋足。依據口沿特徵可分兩種,一種口沿外側為素面,另一種口沿外側飾弦紋,製作相對精美。口沿外側為素面者,如H103②:1,肩微鼓,上腹部置雙鎏。沿外側繩紋被抹成素面,腹部飾絃斷繩紋。口徑32、殘高9。6釐米(圖一九,5)。H110:2,肩腹交接處飾一週附加堆紋,上有一週斜向戳刺紋,腹部飾中繩紋,腹與袋足交接處亦有一週附加堆紋,袋足飾繩紋。口徑20、殘高15。6釐米(圖一九,8)。口沿外側飾弦紋者,如G4?:1,唇部飾一週弦紋,沿外側飾三週弦紋,肩飾雙壑,腹飾中繩紋,腹與袋足交接處繩紋被抹,袋足飾繩紋,印痕較淺,不甚清晰。口徑24、殘高19釐米(圖一九,11)。

折肩罐多為泥質灰陶。均為侈口,折沿,尖圓唇。G4⑨:2,肩部飾麥穗狀壓印紋。口徑15。2、殘高16。4釐米(圖二O,2)。G4?:6,素面。口徑17。2、殘高5。2釐米(圖二O,13)。

溜肩罐為泥質或夾砂灰陶。均為侈口,折沿。H89:8,尖唇,口部表面經磨光。口徑28、殘高9。2釐米(圖二O,3)。H84①:6,沿外側飾一週附加堆紋,上腹部飾一道弦紋。口徑24、殘高7。2釐米(圖二O,4)o

H89:9,圓唇,沿面較寬。沿外側飾籃紋,肩部為素面。口徑36、殘高8。4釐米(圖二O,6)。

鼓腹罐大口,腹微鼓,無明顯肩部,形體較胖。TG9③b:3,夾砂灰陶。方唇。沿外側繩紋被抹,腹部飾印痕較淺的中繩紋,上部飾兩道弦紋。口徑32、殘高10釐米(圖二O,5)。Fl

1③:1,泥質灰陶。圓唇內翻:。沿外側飾藍紋,腹上部為素面,腹中下部飾籃紋。口徑42、殘高28釐米(圖二O,I)。

高領球腹罐H82⑨:1,泥質灰陶。侈口,圓唇。領部飾一週弦紋,領腹交接處飾一週弦紋,腹部為素面。口徑11。2、殘高8。8釐米(圖二。,19)。

單把罐為泥質或夾砂灰陶。形體較小,侈口,尖圓唇,鼓腹,有一連線口、腹的橋形耳。腹部一般飾斜向網格紋。G4⑥:1,折沿。口徑10、殘高2。8釐米(圖二O,14)。H82②:11,底部微凹。口徑9。6、高11。2釐米(圖二O,15)。

圈足罐TG9③a:22,夾砂灰陶。殘存卜腹及圈足,圜底,圈足上有三個圓形孔。

飾印痕較淺的絃斷中繩紋。圈足徑13。2、殘高12釐米(圖二O,24)。

盆均為泥質灰陶。敞口,寬沿,平底。H77:8,圓唇,弧腹微鼓。素面。殘高6釐米(圖二O,23)。TG9③a:25,尖圓唇::素面。口徑24、殘高6釐米(圖二。。20)。

豆均為泥質灰陶。H103①:6,殘存豆盤,盤外側為素面。口徑24、殘高4。4釐米(圖二。,17)。G4⑨:7,盤腹微鼓,柄較粗矮。盤外飾弦紋。口徑22、殘高4。8釐米(圖二O,18)。C4⑦:7,盤外側殘存輪制痕跡。素面。口徑16、殘高2。8釐米(圖二O,25)。

圈足盤F12③:9,柄較粗。表面經磨光。底徑22、殘高8。4釐米(圖二O,21)。

碗均為泥質陶。尖圓唇,斜腹,平底。G4⑧:4,素面。口徑10。1、底徑4。9、高5。9釐米(圖二O,7)o

TG9③a:17,素面。口徑8。9、底徑6。4、高6。5釐米(圖二O,8)o

TG9③a:15,腹部籃紋被抹。口徑14、底徑9。2、高6。2釐米(圖二O,9)。

單把杯均為泥質陶。侈口,圓唇,平底。素面。H95:3,灰陶。斜腹。口徑11。6、底徑6、高6。4釐米(圖二O,10)。H82⑧:1,黑陶。斜腹。表面經磨光。口徑12。4、高5。6釐米(圖二O,11)O

H95:2,黑陶。曲腹。口徑12、底徑5。4、高7。2釐米(圖二。,12)。

三足杯TG9@a:3,灰陶。敞口,尖唇,雙把,腹中部收束,下腹部凸岀,平底下有三個乳狀實足。口徑9。8、高8。4釐米(圖二O,16)。

扁壺均為夾砂灰陶。方唇,口部略呈半橢圓形。H103①:3,直口。唇部繩紋被抹。殘高4釐米(圖二O,22)o

H96:3,侈口,一側沿外有兩鑿,微束頸,鼓腹,平底。通體飾繩紋(圖二O,26)。H96:1,侈口,一側沿外有兩鎏,微束頸,鼓腹,平底。通體飾繩紋(圖二O,27)。

紡輪均為泥質灰陶。整體呈圓形,中部有一小穿孔。nT6645⑦:1,整體扁平,製作粗糙。直徑4。5、厚0。9釐米(圖二一,1)。TG9③a:4,器身一面凸起,一面扁平。通體磨光。直徑4。4、厚1。2釐米(圖二一,3)。

磚狀物均夾砂褐陶。器體扁薄,一面磨光,看起來像是鋪地磚。H82②:2,一面邊緣齊整。殘長13、殘寬11。7、厚3。3釐米(圖二一,5)。H82②:3,殘長14、殘寬7。8、厚2。5釐米(圖二一,4)。

管H89:4,通體磨光。長4、直徑3。7、壁厚0。7釐米(圖二一,2)。

(二)石器

石器包括刀、嵌、鑿、錚等,其中以刀和鐮的數量為最多,製作方法是先打製成毛坯,再磨製而成。

刀均為扁平狀,刃部在一側,為雙面刃。通體磨光。根據刀背差異,可分為二型。

A型:刀背經修整,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窄平臺。H103①:2,中部有一圓形凹陷,當為未鑽成之孔,兩側各有一半圓形缺口。長8。4、寬5。5、厚1釐米(圖二二,3)。G4?:1,中部對鑽一孔,刃部已殘,使用痕跡明顯。殘長10。6、寬5。4、厚0。5釐米(圖二X,6)。Y2:2,中部有一孔。殘長5。7、寬4。9、厚0。8釐米(圖二二,4)。

B型:刀背吳尖圓形。H89:2,中部有一孔,已殘斷。殘長6。5、寬4。3、厚0。6釐米(圖二二,5)。

鑿G6?:1,較小,為圓角長方形,兩側打製痕跡明顯,弧形雙面刃。通體磨光。長10、寬3、厚2。2釐米(圖二二,1)。DT6745?:7,形體窄長,頂部弧形,雙面刃。通體磨光。長16。3、寬3。8、厚1。5釐米(圖二二,2)。

打製痕跡明顯,單面刃。H84∶1,整體呈梯形。通體磨光。長7。9、寬4。4、厚

1。6釐米(圖二二,8)。H101∶1,為長方形,製作較為粗糙。長14。4、寬5。2、厚1。7釐米(圖二,7)。

F12②∶2,琢制。直徑5。9釐米(圖二、9)。

圓形鋌。G5②∶1,器身雙脊隆起與鋒等高,呈四稜體。通體磨光。殘長5。3、寬0。9釐米(圖二三,2)。T6645⑦∶7,柳葉形,前鋒起脊,兩側刃鋒利,鋒已殘。殘長5。7、寬1。3釐米(圖二三,3)。

(三)骨器

骨器包括鏃、卜骨等,其中鏃的數量最多,這些骨器多用哺乳動物的骨骼磨製而成

鏃依據整體形態差異,可分為二型。

A型:前身呈三稜體,圓錐形鋌:H89:3,製作粗糙,鋌部磨光。長6。3、寬0。7釐米(圖二三,4)。H82①:1,一面起脊,前鋒收束較緩,鋌亦扁平,末端略呈圓錐形。長7。1、寬1釐米(圖二三,6)G5⑦:1,三稜體已殘。通體磨光:長7。5、寬0。8釐米(圖二三,1)。

B型∶前身呈四稜體,圓錐形鋌。G4⑨∶1,鋌身交接處不甚明顯。通體磨光。長6。4、寬0。9釐米(圖二三,5)。

卜骨

TG9③u∶1,羊肩胛骨。白部、左右側及肩胛岡均未加工,正面有直徑約0。7釐米圓形灼痕。長

20。5、寬11。6釐米(圖二四)。

山西絳縣周家莊遺址2007~2012年勘查與發掘簡報

四、結

2007~2012年,我們對周家莊遺址連續進行了大規模勘探和有針對性的考古發掘,發現了環繞遺址的大型壕溝(南部暫缺),並透過探溝發掘的方式對環壕進行解剖,初步確定周家莊遺址為一處龍山期大型環壕聚落。壕內面積約300餘萬平方米,龍山時期遺存分佈總面積約450萬平方米。這幾年的發掘主要集中在周家莊和周家莊新村北面開闊平緩的臺地上,這一帶位於遺址中部和中南部,並與東部壕溝較接近。

透過勘探和發掘,對周家莊遺址龍山時期的聚落概況和遺存有了一些初步認識。從出十陶器來看,周家莊遺址龍山期遺存的文化面貌與臨汾盆地內的“陶寺文化”

(或稱“陶寺型別”)很接近,年代與陶寺“中晚期”大體相當。兩者共有的主要器類有肥足雙毅兩、瘦足雙鑑鬲、單把鬲、斂口暈、金灶、瓢、折肩罐、鼓腹罐、圈足罐、深腹盆、淺腹盆、單把罐、單耳杯、豆、碗、扁壺等。但周家莊與陶寺也石在一些差異。陶寺的夾砂小口鼓腹罐、大口缸、高領罐、鑲、折腹盆、效口釜形暈等在周家莊少見或不見;陶寺有較多的扁壺而周家莊較少;周家莊相對較多的溜肩罐、圈足盤在陶寺較少或不見;周家莊的單把鬲大多為高領、形體較高,而陶寺的單把鬲則大多為矮領、形體也較矮胖。總體來看,周家莊遺址的龍山期遺存可歸人“陶寺文化”(或陶寺型別),但又有一些自己的特點。過去一般認為陶寺文化只侷限於臨汾盆地,而運城盆地屬於“三里橋文化(型別)”

的分佈範圍。周家莊遺址的發掘可以修正這種認識,現在明確至少運城盆地的北部(可能以盆地中部的鳴條崗為界)仍然是陶寺文化所分佈的區域。

周家莊遺址規模龐大,龍山時代的文化堆積豐厚。幾年的勘探和發掘表明,這裡龍山期的堆積連續,聚落的發展存在由小到大的擴充套件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無疑有著統一的規劃和管理,聚落內大型環壕的出現親證明了其背後強大的公共權力的存在。迄今已發現多處居住區和幕地,而且製陶等手工業生產也分散在多處。其中墓葬的發掘還揭示了社會等級存在一定的差異。周家莊遺址的田野考古工作為時不長,關於遺址的內涵、聚落格局等很多問題還不甚清楚,這些都有待將來持續的發現與研究去解決。

附記∶

本發掘項 目得到國

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專案“中華文明探源及其相關文物保護技術研究(2013-2015)”之“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區域聚落與居民研究”(課題編號2013BAK08B05)的資助。周家莊遺址的考古工作得到了山西省運城市和絳縣各級政府文物局的大力支援,在此一併致謝!本文線圍由王文武、呂趙力、申紅俊繪製。

執筆者

戴嚮明 田 偉 莊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