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明朝人怎麼過元宵節?明朝的活動豐富不亞於現代

元宵節雖然不是我們國家的法定假日,但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且古代人們對元宵節的重視,要遠勝於現在,可以說元宵節是古代的狂歡節和情人節,因為只有在元宵節男女老少都會出來賞燈,放煙花、飲酒、看戲等等。

這其實跟我們現代人的元宵節都很像,其實很多讀者都很好奇,古代的元宵節到底是怎麼過的,今天我們就藉助明朝的小說《金瓶梅》來看看明朝人是怎麼過元宵節的。

《金瓶梅》雖然是一本小說,曾一度是禁書,但卻是明代市井生活的大百科全書,裡面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有很多明朝人的生活細節,因為古代史書記載較多的都是帝王將相,而對於老百姓的記述比較少,《金瓶梅》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缺憾。

從《金瓶梅》中的描述來看,明朝的元宵節活動跟現在都差不多,包括賞花燈、放煙花、走百病、宴會飲酒看戲。

賞花燈

賞花燈是元宵節的正牌節目,沒有賞花燈,那就不能是在過元宵節,明朝人也是如此。在《金瓶梅》第十五回“佳人笑賞玩燈樓,狎客幫嫖麗春院”,吳月娘同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坐著四頂轎子,穿著妝花錦繡衣服,來到獅子街燈市。她們來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當然是賞花燈,第二個就是給李瓶兒過生日。這些人“搭伏定樓窗往下觀看,見那燈市中人煙湊集,十分熱鬧。當街搭數十座燈架,四下圍列些諸門買賣。玩燈男女,花紅柳綠,車馬轟雷,鰲山聳漢。怎見好燈市?但見:山石穿雙龍戲水,雲霞映獨鶴朝天。”這花燈一點都不亞於現代的花燈,看花燈的則是人山人海。

第四十二回則有這樣的描述:“西門慶與應伯爵看了回燈,才到房子裡。樓上除了六扇窗戶,掛著簾子;下邊就是燈市,十分熱鬧。打了回雙陸,收拾擺飯吃了,二人在簾裡觀看燈市,但見:萬井人煙錦繡圍,香車駿馬鬧如雷。鰲山聳出青雲上,何處遊人不看來。

由此可見,賞花燈是明朝人過元宵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而當時的繁華程度可見一斑,足見當時人們對元宵節的重視。

放煙花

現代人一年中能集中放煙花的時間很少了,唯有春節和元宵節,現在隨著禁令,城市都不讓放煙花。古代的元宵節也放煙花,不過古代叫煙火,早在漢代已出現,湖南瀏陽的煙火,在漢代就有“十戶九爆”、“瀏陽花炮響天下”的美譽。而現代意義上的煙火,是從宋代興起來的,宋朝的時候產生了真正的火藥,應用於軍事上,這是在煙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到明清時,煙火製作工藝更趨先進,當然火藥就慢慢落後了。

《金瓶梅》中對放煙火的描寫是在第四十一回,西門慶吩咐管家賁四叫花匠扎縛煙火,在大廳、捲棚張掛燈籠,做好過節準備,而在第四十二回則是放煙火,西門慶吩咐玳安和來昭在獅子街街心放煙火,“那兩邊圍看的,挨肩擦膀,不計其數。都說西門大官府在此放煙火,誰人不來觀看?果然扎得停當好煙火。但見: 一丈五高花樁,四圍下山棚熱鬧。……由此可見,明朝的煙花其實是可以定製的,當然這也是大戶人家的專利,普通老百姓誰定製的起。

透過這個描述 ,其實我們能想象的出當時的 煙花 有多漂亮,而也能得知大華人家是怎麼過元宵節的,這比記載王侯將相過元宵節又更加接地氣了一些。

走百病

走百病在現在很多地方也還流行,但是在古代,元宵節走百病也是古代民間一種意在祛病驅邪的元宵節風俗。《金瓶梅》中有兩次寫到元宵節走百病,分別是第二十四回“經濟元夜戲嬌姿,惠祥怒詈來旺婦”和第四十六回“元夜遊行遇雪雨,妻妾笑卜龜兒卦”。第二十四回中“走百病”活動是在正月十六家宴後,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及宋惠蓮、玉簫等人在陳經濟的陪伴下往大街上“走百病”。“ 當下三個婦人,帶領著一簇男女……出來跟著眾人走百媚兒。”此處的“走媚兒”就是“走百病”。第四十六回中的“走百病”,是正月十六西門慶妻妾們在吳大妗子家吃完酒後不坐轎子,而一路“走百病”回家。

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對走百病這個活動還是非常的重視的,可能跟當時的醫療水平不高有關係,像西門慶這樣的有錢人家都要走百病,更不要說普通老百姓了。

宴會飲酒與歌舞遊戲

從古至今,每逢節日,親朋好友都會聚在一起飲酒作樂。在《東京夢華錄》有記載,民間歌舞雜耍等娛樂活動,宋朝就已經有了,而且是元宵節燈會中重要的節目,到了明朝,鼓樂戲曲之類的遊藝活動已極盡繁榮。

《金瓶梅》對於這樣的活動也有挺多的的描寫。在第十五回中,有兩個場景,一個場景是西門慶的妻妾們在獅子街燈市李瓶兒住處邊賞燈邊飲酒“還叫兩個唱的董嬌兒、韓金釧兒,彈唱飲酒”,而另一個場景則是西門慶也同應伯爵、謝希大到李桂卿處吃酒彈唱,且在此回最後眾人吃完酒,寫道“西門慶看著眾人在院內打雙陸,踢氣球,飲酒”(這裡的氣球就是古代蹴鞠),由此可見,除了宴會飲酒外,各種娛樂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異常熱鬧。在第二十四回,開篇即寫到正月十六,西門慶一家闔家歡樂飲酒,一派富貴熱鬧景緻。

明朝的元宵節活動已經非常的豐富,除了花燈和煙花在技術上有所不同之外,幾乎跟現代沒有區別,甚至要比現代更加豐富,因為古代的娛樂活動比較少,可見明朝人過元宵節一點都不枯燥,反倒比我們現代人過的更加豐富,更加有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