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個家庭興旺來臨時,往往有這三個跡象,即使只有一個,也要賀喜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流傳下來的精髓,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並且得到了良好的繼承,以及不斷創新發展,是有利於下代的發展的優秀道德遺產。

《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其中齊家的意思就是使家庭成員能夠齊心協力、和睦相處。齊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而當家庭成員能夠齊心協力、和睦相處時,就是一個家庭興旺來臨之際,往往體現於孝、善、勤三個跡象。

何為孝?清代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提出:“百善孝為先” 。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孝, 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陸績,他是三國時期的吳國吳縣(今蘇州)人。他的父親陸康曾經擔任廬州太守並與袁術往來密切。陸績六歲時,在九江拜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來招待他們,陸績在懷裡藏了三個橘子。臨走時,陸績彎腰告辭袁術,橘子掉落在地上。

袁術便開玩笑,說:陸家小兒郎作賓客,還要懷揣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嚐嚐。”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以後就決定重用他。

後來陸績官至太守,對天文和曆法很精通,曾作《渾天圖》。孝是“摸得到看得見”的,從一個人的財富並不能看出他的價值,而孝不同,它賦予人的東西是無價的。

”善“的概念需要從利他性上體會,所有的含義都由此衍生。具有深刻的倫理學、哲學和佛學內涵。中國傳統倫理有豐富的勸善內容,《吾思/聖神賢》詩曰:

深思熟思,必有奇思。信師行師,自可名師。聖學博學,方成絕學。知善致善,是為上善。性勿惡,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

對他人善同樣也是對自己的善,中國人大多信佛通道,行惡之人死後進入地獄,下油鍋這些都是從小就能耳聞的,這亦是變相勸人心存善良的方式,玄學的東西,越是富有的人越是相信,當家財萬貫之時,越是散財,幫扶他人,極為自己打造了良好形象,也求得個心安。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勤能補拙,中國古話對勤奮的描述亦是多不勝數,“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許多時候,尤其是在天賦不及他人之時,只有依靠超出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愛迪生說過:“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現代人總會認為百分之一的靈感才是最為重要的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世間千千萬萬的人其實論先天智慧,差距並不是不可扭轉的。

即使先天聰慧之人,也不見得後天成就就能多高,相反,沒有人會遠離勤奮的人,人之所以不幸福,有很大的原因是“太閒了”。我們無需成為天才,只需要成為最好的自己,家族興旺並非是家財萬貫,“孝”“善”“勤”,你做到了麼?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中國古代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