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窮苦人家,娶不上老婆,怎麼延續香火?所用方式違道德倫理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慢慢變得開放了,像結婚生子,不再遵循傳統的思想,有一小部分人想好要過獨居生活的打算,並不打算結婚生子,認為這樣的方式也挺好的,但仍會有聲音會說,這是一種自私不孝的行為,之所以有這種聲音出現,或許源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其實兩者都無對錯之分,畢竟每個人的出發點和想法不一樣,自然會產生不同。

不想結婚生子,實際上也是現在很多人內心的真實想法,認為是最理想的生活狀態,自己的人生大事,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但放在古代,人們對結婚生子看得很重要,尤其是男性,不娶妻生子便會認為是斷了自家的香火,難以將家族傳承下去,難以給祖輩們一個交代,所以娶妻生子和延續香火非常重要。

不論古代還是現代,娶妻生子必然需要錢,沒錢可沒法結婚,但又必須得延續香火,這可怎麼辦?實際上古人早已有辦法,那便是“典妻婚”,這是一種違道德倫理的行為,但在清朝尤為盛行,是一種特殊的存在。

典妻婚是封建時期婚姻的特殊形式,最早源於漢代,後期便逐漸發展為普遍現象,儘管這種行為已經嚴重挑戰到社會道德底線,但仍在每一個朝代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因為這對於窮困人家來說,是一種很好延續香火的方式,清朝雖然有所禁令,但在民間的貧苦家庭經常發生。

這些窮人用一些餘錢,讓媒人幫忙找需要典賣自己妻子的人,而需要典妻的人剛好也是窮人,便會藉此賺取錢財,而僱主也正好需要結婚生子,這也滿足了雙方各自的需求,最終透過訂立契約的方式來完成“交易”。其中契約會明確一些條件,比如典妻不得在規定的時間裡,返回原夫家庭生活和看望孩子等,都會一一列舉清楚,避免過後發生糾紛。

另外典妻的期限一般在三年左右,一到契約時間,便能解除所謂的夫妻關係,各自恢復到原先的生活狀態,雙方互不干涉,不再聯絡。

古代典妻婚的方式很不可取,但也存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因為這畢竟是窮人用以延續香火的有效方式,所幸的是這種封建的結婚方式已經消失了,人們的思想得到了改變,擁有了結婚與否的自由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