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該國帶頭解體蘇聯,如今人口銳減四分之一,將來可能會消失

30年前,紅色帝國蘇聯解體,是二十世紀最重大的事件之一。這也是現代世界“大國伐謀”最讓人深思的案例。美蘇爭霸半個世紀,最終美國以“和平演變”的手段,不動刀兵就擊倒了令其寢食難安的對手。

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

人們都說蘇聯解體是葉利欽一手造成的,因為他支援分裂蘇聯。其實,早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敗局就無可挽回。對那段歷史稍有了解的同學都知道,蘇聯的經濟差了美國一大截,卻硬著頭皮與對手搞軍備競賽,自己焦頭爛額,美國卻氣定神閒。

一邊是蘇聯政府加速腐化,一邊是蘇聯民眾的生活直線下降,國家財政捉襟見肘,這樣又能維持多少年。所以到戈爾巴喬夫上臺時,雖然大刀闊斧搞政治改革,已經於事無補。以葉利欽為代表的分裂派隨之發展壯大。

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有兩百萬人手拉著手,組成跨越三個國家首都的“人鏈”,以和平集會的方式要求脫離蘇聯。其中立陶宛是帶頭脫離蘇聯的國家。體育迷都知道,這個國家的籃球隊是歐洲勁旅。

立陶宛的方位

波羅的海三國都不大,加起來約有17萬平方公里。立陶宛面積6。5萬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統計279萬。

立陶宛的祖上也“闊過”,在十三世紀時形成統一的立陶宛大公國,領土曾經覆蓋今天的西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地區。十六世紀後期,立陶宛和俄國打了很多年的仗,期間與波蘭成立了波蘭立陶宛王國。後來立陶宛就走下坡路了,到十九世紀初,絕大部分領土被俄國吞併。

立陶宛風光

一戰和二戰期間,立陶宛兩次被德國佔領。1944年,被蘇聯佔領後,立陶宛成了一個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了蘇聯。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東歐幾個親蘇政體先後垮臺,而蘇聯國內問題嚴重、經濟日益惡化,自顧不暇。作為蘇聯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之一,立陶宛率先謀求獨立。

1989年聲勢浩大的“人鏈”運動引起了蘇聯高層的警惕。當時蘇聯還是戈爾巴喬夫主政,態度很強硬,不允許他們獨立。但立陶宛鐵了心要分家,無視蘇聯的警告。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議會投票通過了重建國家的獨立法案。

蘇聯高層為此吵了很久,最後軍方強硬派勝出,決定動用武力迫使立陶宛就範。

1991年1月8日,一支蘇聯軍隊開往立陶宛。同時,戈爾巴喬夫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撤銷獨立法案。但立陶宛總理等人斷然拒絕。3天后,蘇軍進入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佔領了該國的國防部。

維爾紐斯事件

立陶宛反對獨立的派系趁機組織了臨時政府,但支持者甚少。立陶宛的武裝力量無法與蘇軍抗衡,大量的民眾湧向街頭,保衛首都的一些重要據點。蘇軍隨即開炮打傷了一些人。

但這沒有嚇倒立陶宛人,更多的民眾參與保衛首都,幾萬人不分晝夜與蘇軍對峙。蘇軍第二次開炮,造成立14個立陶宛人喪生。然而還是無法驅散人群。

最終,由於立陶宛民眾的誓死對抗,及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蘇聯不得不撤走了軍隊。1991年2月9日,立陶宛舉行的獨立公投中,贊成票超過93終於獲得獨立。正是在小國立陶宛的帶領下,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揭竿而起”宣告獨立,一發不可收拾。同年12月25日,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全部分家了。

獨立後的立陶宛先加入了歐盟,後又加入北約,在經濟上有不錯的發展。2018年,立陶宛的人均GDP達到1。9萬美元。這在歐洲屬於中下等,但比俄羅斯強多了。不過,立陶宛獨立之後,人口卻持續減少。

1990年是立陶宛的人口最高峰,資料顯示,當時的人口有370。4萬,1991年還維持在370萬的水平。到2018年,該國人口竟然下降到279萬。也就是說,不到30年,立陶宛的人口急劇減少了91萬,大約四分之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最主要的原因是立陶宛的人口外流嚴重,大部分都是移民國外。以立陶宛統計局2016年公佈的資料為例,人口比上一年減少了3萬多,佔比超過1其中70上是移民流失,自然死亡不到30

關鍵是,立陶宛近三十年來一直是這樣。國內新出生的人口根本無法抵消連年下降的趨勢。立陶宛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上人口負增長最嚴重的國家。而且,聯合國機構和立陶宛某大學人口研究中心預測,到2050年,該國的人口會下降到210萬,到本世紀末將減至150萬。

這還是比較保守的預估。有些國外機構則認為,按照立陶宛目前的情況,大約70年後,這個國家就沒人了。

那麼,立陶宛人為什麼拼命移民國外呢?主要的原因是該國的物價過高,民生並不算多好,大多數移民都到選擇了更發達的國家定居。立陶宛雖然頒佈了生育獎勵政策,但收效甚微。該國的民眾不論男女都喜歡喝酒,生育率不見提高,自殺率卻排名歐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