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國粹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武術

中國文化

武,從字形上看,第一種解釋是:“一個正,一個弋,正弋是武,意為,沒有任何攻佔是以邪惡之名發起的,沒有任何攻佔不是以‘正義’、‘正弋’名號發起的。”

第二種解釋是:“一個止,一個戈,但絕對不是什麼”以暴制暴“的意思。止,古代同趾,就是腳趾;戈,是武器。武字的本意是指,打鬥時的要領是把腳站穩,站好打鬥的身勢,就是俗話說下盤要穩,這樣才能取勝。

中國武術文化是一種樸素的傳統體育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極為豐富多彩的理論和技術中反映出較為深刻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高尚文明,體現了質樸的民族精神和智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它集技擊、藝用和體用於一身,並賦予深刻的道德情感思想,成為一種獨特的人體文化形式,充滿了頑強的生命力。

古人說透過習武可以強身健體,二來可以防禦敵人進攻。習武之人以“制止侵襲”為技術導向、引領修行者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傳統教化(武化)方式,是人類物質文明的導向和保障。

中國武術不僅是一種中國傳統的體育運動形式,而且是一個完整的文化意識形態,它涵容了中國古典哲學、倫理學、美學,醫學、兵學等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成分和要素,滲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武術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

武術是國粹,是一種優秀的民族文化,武術是一項體育運動專案,也是一種文化形態。它既具備了體育專案的共性,又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徵。道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基礎,而武術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即全面而又深刻的。

源遠流長的中華武術在發展演進的過程中,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和特點,蘊含著深厚道德觀念。“做人有道德,習武講武德”。所謂武德,即武術道德,是從事武術活動的人在社會活動中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所應有的道德品質。

“末習武、先修德”,“未曾習武先學禮”是中華武術的傳統,由於受到“仁義”和“禮樂”等孔子思想及其他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影響,武德則表現出“愛國、守信、重義、有禮”等思想。

中國武術文化在金庸的筆下,武術造詣描繪的精彩絕倫:少林、武當、峨眉、崑崙、崆峒五派,各有千秋。在幼時記憶中,是李小龍先生靠著拳腳在世界打出一片天地,享譽海內外,1972年,他以“截拳道宗師”身份,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名人堂,為我國在世界上爭了一口氣。

中華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華夏子孫優秀文化遺產、同時是修習一門制止侵襲的高度自保技術;讓武術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期待中華的武術文化走向全世界,根深人們的心中。發揚中國武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